蓝象智联作为技术服务商,配合各家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建设机构,基于隐私计算等技术,让敏感数据在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不暴露隐私的密文状态,这套技术体系目前已在200多家国内头部金融、政务及数据源机构得到生产验证,构建了400多个站点。我们将继续以安全为底座,以数据价值创造为引导,与众多数据要素生态企业一起,共同持续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共创数字中国美好生活。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振林:携手各方拓展气象数据应用新场景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不断健全跨部门、跨领域数字服务新模式,持续拓展气象数据要素应用新场景,在筑牢数据根基、攻关数字技术、推进新兴科技应用、管好用好气象数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气象部门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友好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数据、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与社会各界携手前行、奋发作为。
一是加快构建气象数据规划新图景。将与各相关部门共建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的气象数据应用机制,协同构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地球系统数据资源体系,全力建设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
二是努力实现气象数字科技新突破。将扎实推进数字孪生大气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地球系统数值预报和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业务系统,进一步丰富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体系。
三是充分发挥气象数据要素新动能。将探索构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气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适时推出一批支持气象数据要素创新发展的政策、标准,持续打造典型应用场景,赋能实体经济。
四是切实筑牢气象数据安全新屏障。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气象数据要素流通全链条监管体系,健全气象数据身份证安全监管制度,持续完善数据安全防护基础设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 吴建平:筑牢安全防线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中关村实验室作为国家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使命驱动,聚焦网络安全领域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
我们发现,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拓展了空间,同时认识到统筹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安全十分重要。数据安全是保障数据要素市场有序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要提升安全的技术保障水平,在数据要素流通各环节交叉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建设安全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可信的数据空间,为数据要素流动安全合规提供技术支撑。
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以高水平的开放积极应对,进一步加强数据流动的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数据跨境流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的能力。
不断优化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治理规则也同样重要。需要在充分参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则,妥善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大型互联网企业必须加强合作,形成协同治理的格局。
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 王海波:激发数据创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扮演了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双重身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中国电科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央企创新主体和产业带动作用,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注入动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数据要素驱动,有力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国电科在数字政府、数字水利、智慧民航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助力千行百业提升竞争力。
二是把握前沿技术趋势,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效整合资金、技术、产品、人才和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创新载体的作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数据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坚持开放协同的理念,构建融通发展的数字产业生态。中国电科将积极联合外部力量,形成推动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打造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下一步中国电科将积极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持续深化“一巩固三做强”的业务布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井贤栋:AI服务普惠化便利每个人的生活
科技创新始终是蚂蚁发展的原动力。20年前,我们创立了支付宝,二维码让移动支付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日常。10年前,我们创立了蚂蚁金服,大数据技术让再小的企业也能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下个10年,蚂蚁将聚焦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技术,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
蚂蚁是国内较早布局AI大模型的厂商,自研的百灵大模型去年已通过备案。蚂蚁大模型坚持面向产业、全栈布局,当下重点破局三个应用。
“支付宝智能助理”围绕吃、喝、行、游、办事、买票、娱乐等数十种生活场景,希望做每个人的智能办事助理;全国首个AI就医助理“安诊儿”,运用亚运同款数字人技术,让每个患者在就诊全程都有贴心的数字陪诊员;金融管家“支小宝”提供投资者教育、市场行情、财经资讯等个性化服务,让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私人理财专家。
我们希望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便利每个人的生活,为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蚂蚁将通过三个“管家”,推动AI服务普惠化,同时通过规模化的应用,不断拉练和提升底层模型能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曾毅:以高质量数据供给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几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子围绕数据要素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第一,探索开展数据治理理论研究。中国电子和清华大学多个院系,以及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共同组建了理论研究团队,已经形成了以数据要素概念为主的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组织开展数据流通和安全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构建“3+3+N”产品谱系,已经应用于5个城市和多个重点行业。
第三,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我们在郑州、德阳等地大胆进行了实验,发现有大量的数据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第四,积极推动数据要素生态建设。我们和交易平台、数据产生的部门和单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把多地关联起来,力图构建一个数据要素的初步生态。
从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来看,我们感觉到理论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要注重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部分。我们衷心希望今后,在国家大数据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多地和民营企业通力合作,共同为国家数据要素资源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自学:“网算数智”全面创新释放数据新要素价值
我们正处在一个加速演进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今天我结合中兴通讯的技术创新及实践,分享几点思考和体会。
第一,“网”与“算”互相促进、逐步融合。网络与算力都是顶层的数字基础设施。两者互相促进,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拉动了AI技术的突破以及算力的持续增长。逐步融合体现在算力均衡部署以及边缘节点融合。产业数字化创新应用,算力需求从通算转移到智算,需要在云计算中心和边缘节点之间均衡部署算力,实现算力在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均衡。
第二,“数”与“智”互相结合、多模融合。大数据与大模型属于中间层的数字基础设施,在不断创新突破的同时呈现了互相结合、多模融合的特点。互相结合体现在数据对于大模型训练而言必不可少,高质量的数据日趋紧缺,而大模型进步,反过来支撑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多模融合体现在多模态数据的利用,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
总体而言,网、算、数、智共同构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关键性问题。中兴通讯作为“数字经济筑路者”,将持续强化底层核心技术突破,持续引领网络技术创新,加快向“连接+算力”拓展,不断推进隐私计算、大模型等技术创新,与广大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共同推进“网算数智”全面创新,充分释放数据新要素价值,共同打造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科大讯飞董事长 刘庆峰:通用大模型底座决定专业模型能力和水平
无论是产业数字化还是数字产业化,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那就是大数据带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全新浪潮。
当前的通用人工智能具有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代码以及多模态能力,推动万物互联时代更快到来,也会实现科研范式和生产方面的重大革命。
通用大模型底座决定了行业和专业模型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没有通用大模型的底座能力,我们所有的行业和场景优势,都是构建在别人的肩膀之上。因此,中国要发展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
今年1月30日,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全民开放大模型星火V3.5正式发布,其总体性能已经达到“GPT-4”95%的水平,部分能力实现超越,而且我们还在不断进步。到6月,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中英文都对标“GPT-4”最好的水平。未来如果“GPT-5”发布,可能会面临短暂的挑战,但是没关系,我们会迅速再跟上。
我想大模型的赋能,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已经落到越来越多场景上,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释放想象力。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柯瑞文: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数字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中国电信从一开始就坚决响应、积极落实。
中国电信网络基础进一步夯实:天翼云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已经全面成形,是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建成全球最大的量子城域网,量子密话用户规模全球领先;在全球率先实现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现在又推出了汽车直连卫星服务;打造千亿参数规模的星辰大模型,推出“灵泽”数据平台等。这些成绩都是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数字中国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电信正结合企业实际,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电信将重点攻关异构云调度、智算网络、云网操作系统等卡点技术,为算力资源高质量供给持续贡献创新方案。在人工智能、量子、网络领域,持续攻关通用大模型和量子计算云平台,加快6G网络架构与标准研究,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于英涛:充分释放数据价值需要发挥多方力量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数”奔跑、乘“数”而上,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在政府及金融、医疗、教育、交通、能源等众多场景发挥乘数效应。
去年以来,大模型牵引下的数据应用,进一步开启了科技与想象的融合之旅,为“数据要素×”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充分畅想AIGC时代数据应用美好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需要进一步解决好高质量数据供给、高可靠数据安全、高黏性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挑战,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数字基础设施制造商、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行业协会等多方的协同合力。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新华三持续强化技术、产品和应用创新,聚焦数据治理、安全防护、数据训练、场景应用“四向发力”,赋能数据要素更好地“动起来、用起来”,加速数据价值涌现。未来,新华三作为数据应用全栈能力的提供者、大模型场景落地的精耕践行者,将继续与相关各方一道,以数据为彩笔,以场景为画布,共绘数字中国产业发展壮美蓝图。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 汤道生:数字业务出海是拓展增量市场必由之路
数字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充分挖掘、释放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在我看来,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应用场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独特优势,数字业务出海是拓展增量市场的必由之路。
以扎实的技术,性能卓越、自主可控的产品,构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我们发布了全链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语言与推理能力和专业领域覆盖都处于国内与国际大模型领跑梯队。
以场景化的应用创新,推动数实融合,增强我国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我们打造了营、销、服一体化的“全域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与近千家头部零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以数字技术出海,助力中国企业开拓增量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腾讯云以遍布全球的云基础设施,助力许多中国企业到海外创业,并服务了欧美、日韩、东南亚的当地企业。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是重要引擎。腾讯将持续聚焦核心数字技术和产品创新,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地区部总裁 曹既斌:通过架构创新 打造AI应用“百花园”的“黑土地”
我们认为,AI应该更多地赋能千行万业。
去年我们正式发布了盘古大模型3.0,定义为“解难题、做难事”,真正解决行业难题,创造行业价值。我们将积极沿着这条路,与众多伙伴、客户一起开展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实践。我们也希望在网络基础设施管理、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三大领域,通过系统架构创新,打造AI应用“百花园”的“黑土地”。
一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实现端云算力协同,释放对端侧算力和功耗的压力,开启更多创新应用。二是持续优化算力的基础设施,以带宽、空间、能源来换取算力,通过大规模的集群和软件调度能力,提升算力服务体验。三是进一步探索可信、可控、可证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我们非常愿意与社会各界一起开放合作、持续创新,共同打造坚实的数据基础底座,加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为新质生产力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本文由记者蒋雅琛、莫思予整理,图片由记者陈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