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星辰大海梦想之约——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主旨报告会发言摘登

  潮涌闽江畔,门纳万千客。15日,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榕开幕。主旨报告会上,国内外航海装备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围绕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等议题交流分享经验,深化合作共识。福州日报摘登部分与会专家和代表观点,以飨读者。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主旨报告会现场。

  合力打造绿色数智化海上交通体系

  招商局集团董事、总经理 石岱

  当前,绿色化、数智化浪潮席卷全球,深刻重构航海装备产业,重塑海上交通体系,重写全球航运板块。招商局既是航海装备的制造者、使用者,也是航海装备的推动者、受益者,我结合招商局的探索,分享从“点、线、面、体”着手,立体打造、一体推进绿色数智化海上交通体系的实践和思考。

  在“点”上发力,港口是海上交通最关键的枢纽,深圳妈湾智慧港作为国内首个由传统码头升级改造而成的自动化码头,汇集了招商芯、招商ePort、5G应用、区块链等9大要素。其中,招商芯操作系统实现了自主港口操作系统“0”的突破,成功应用到斯里兰卡、巴西、吉布提与希腊的多个港口。

  在“线”上延伸,我们通过优化船队结构、加大绿色科技探索、强化数智科技支撑,推动LNG、甲醇等新能源动力船型谱系产品开发,推出船舶绿色升级改造方案,加快船舶更新换代,不断提升产业“含绿量”“智慧度”。

  在“面”上拓展,招商局推出“丝路云链”项目,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技术,一站式打通大宗商品端到端关键业务场景,大幅提升效率,从根本上减少大宗商品贸易过程中的资源损耗。

  在“体”上构建,招商局连续三年举办世界航商大会,搭建全球航商深度交流的平台,共同讨论国际航运标准规则,共同应对绿色化、数智化等行业变革,加快推动行业国际规则的同步创新。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福建特别是福州,是产业发展的一方福地。我们将更好地发挥交通物流综合优势,竭尽“招商所能”,携手“福建所长”,加快推动绿色数智化海上交通体系建设,为建设海洋强国、推动全球航海装备及相关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快海洋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盛纪纲

  海洋装备产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海洋强国、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柱,其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面广、国际化程度高,必须加快高端智能绿色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装备供给。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分享三点思考。

  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海洋装备发展的新趋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海洋装备拓展新的应用场景,特别是近年来高质量科技供给的增加、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加快,有力推动海洋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聚焦海洋装备创新发展,中国船舶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船舶集团。近年来,中国船舶集团全球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中高端船型和绿色船舶占比不断提高,动力机电装备自主研制能力取得重要突破,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高水平自主创新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船舶集团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海洋装备转型升级;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丰富海洋装备应用场景,与各方共享海洋经济利益。

  建设海洋强国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我们期待与福建省、福州市以及各方伙伴在海洋装备领域开展深入、务实、全面的合作,共筑海洋强国梦。

  技术创新推动航运效率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中国欧盟商会主席 彦辞

  航运联通市场,并促进经济增长,全球近90%的国际贸易通过远洋运输完成。当前,航运业面临着环境可持续性、运营效率、可靠性及经济竞争力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确保航运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无疑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先进的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与诊断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增加正常运行时间,提升运营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实时分析天气模式、交通情况和燃料消耗等信息,优化航程规划和航线管理,不仅能够降低燃料成本和排放,还能提高准时交付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创新战略的核心,使用绿色甲醇的双燃料船舶不仅更环保,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更具成本效益。今年,马士基投入运营了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相信未来的燃料路径不是单一而是多元并存的。

  然而,技术创新并非万能的,要真正发挥技术潜力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培养合作和持续学习的文化,通过分享数据、客户解决方案等,推动整个行业共同进步。二是提升员工技能,让他们在技术驱动的进程中茁壮成长。三是提高船员的舒适度和促进船员多样性,为船员创造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空间,提升士气和整体的生产力。

  航运业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关键时期,马士基期待和大家一起迎接挑战,推动航运效率的提升,共同致力于发展可持续、更高效的航运业。

  自主航行技术是航运强国建设重要抓手

  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主席 张宝晨

  航海装备是航海事业发展的基础,它服务于传统航海技术应用各领域、水路交通产业链各环节。

  自主航行是指船舶在不同程度上独立于人的干预的航行方式,是人类航海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有遥控驾驶、机器驾驶两种航行方式。自主航行技术是全球应对航运业突出矛盾的出路与选择。航运业突出矛盾包括船员供给日益短缺、人因事故不断发生、安全环保成本持续上升。目前,挪威、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等都是自主航行技术先行国家。为了让自主航行技术应用合法化,国际海事组织2022年启动了MASS规则制定工作,预计明年通过非强制性的规则,2030年通过强制性规则,2032年实施强制性规则。

  发展自主航行技术的价值意义有许多。在应对挑战方面,少人化航行和无人航行可以减缓海员供给短缺的矛盾;在增进安全方面,减少人的直接操作,避免误判断、误操作等;在职业友好方面,基于视觉增强和自主避碰的辅助驾驶,可以减轻船员劳动强度,遥控驾驶可以改变海员和引航员的工作状态,实现在办公室开船或者引航;在提高效率方面,可减少绕航和能源消耗。不过当前,自主航行技术仍然面临法律、导航、通信等方面的挑战。

  自主航行技术将导致航运系统和业态再造,也会给打造航海装备新优势带来机遇,是新时代航运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未来十年是自主航行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了加强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还面临标准、立法、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多重任务,需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提供解决方案 加速构建低碳航运生态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毓群

  绿色、低碳、智能是航运业发展新趋势。目前,液化天然气、甲醇等绿色燃料应用最为广泛。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在电池研发、电动船舶等领域持续发力,期待为航运业低碳发展带来新的解法。

  在电动船舶领域,已有超700艘电动船舶搭载了宁德时代电池,应用于货船、客船、景区游船、公务船、工作船等。同时,电动化在内河运输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宁德时代正积极扩展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应用场景,我们联合了很多国内外的公司,共同研究码头运载设备电动化、绿色化路径,减少噪声和碳排放,营造良好的环境。

  船舶电动化面临复杂环境的挑战,对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有诸多严苛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宁德时代的电池已经做到十亿分之一的缺陷率,我们致力于打造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高价值的电池,为电动船舶保驾护航。立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宁德时代联合下属企业,建立了整套可回收的电动船舶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构建了从原料供应、零部件制造、电池设计、电池生产、电池使用、电池回收、电池再制造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船舶电动化提供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助力水域生态文明建设。

  大型远洋集装箱船是地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之一,要让全球的远洋货轮实现电气化,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障碍。眼下,宁德时代正着力研发新的电池,除了高能量密度电池用于短途电动船舶外,我们还在思考,能否以海水作为电解质,研发新型储能技术,助力远洋货轮实现电动化。

  抢占智能船舶技术高地 推动内河航运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严新平

  水路交通承载着全球90%以上的进出口运输任务。在此过程中,航海装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航海业近几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欧洲启动了先进、高效、绿色的多式联运系统项目,国际海事组织正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航运技术。

  智能化是航运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为抢占智能船舶技术高地,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船舶智能化、自主化,发布指导性战略文件,开启“船舶智能系统”“智能航行”“岸基驾控”等关键技术研究。近年来,我国的智能船舶技术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与国际智能船舶技术没有代际的差距。绿色智能船舶将是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关于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当下存在几个突出问题,比如个体经营者大量存在、大型央企和国企作用发挥不充分、内河运输门槛低。建议实施长江省际干散货船运力调控与我国内河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淘汰政策;统一我国内河船舶技术标准和技术检验体系,实施船舶安全绿色技术水平分级标识和区域限行;督促船舶和航运公司规范化经营,进一步规范市场与安全监管,从而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我认为,发展内河高质量航运,要集约组织、培育市场,这是高质量航运的有效保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江海联运,形成规模化、有组织、善创新的航运企业;要注重环境友好、生态保护,这是高质量航运的重要体现,不仅要关注船舶的能源替代,还要高度重视对于水域环境和水中生物的保护;要以人为本,提升船员素质,这是高质量航运的根本体现,重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从而催生“岸基驾控、船端值守”的船舶运行新模式,变革航运业态,重塑船员的从业模式;要重视预防事故、安全生产,这是高质量航运的最终体现。

  聚焦科技前沿 培养海洋专业人才

  欧洲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林间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学界对海洋的研究少之又少。我从三个方面,分享如何开展海洋研究、引领海洋创新发展。

  第一是聚焦国际海洋科技前沿。现代科学是高度交叉的,在我们做海洋相关研究的时候,必须联合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海洋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才能准确计算、还原海洋现象发生的路径。这样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研究,才能让海洋科学体系得到重大发展。

  第二是壮大海洋产业。没有科技、没有产业,海洋就无法发展。目前,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高端工程装备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现代金融服务业等,都是海洋产业新风口。福州也在积极布局海洋产业,其中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三是培养海洋人才。深圳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人才培育方面迈出了先行先试的步伐。目前,深圳海洋大学、深圳海洋博物馆、深海科考中心正在建设中。其中,深圳海洋大学将采用“631”的教育模式——60%的力量侧重于工程技术,以解决行业中的关键问题;30%的力量致力于科学研究,从而支持工程技术的发展;10%的力量则关注其他相关领域。深圳海洋大学的创办将对培养海洋专业人才、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深海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的海洋是更深、更远、更绿色、更智能的。福建拥有海洋DNA,福州正依托高精尖技术发展海洋、经略海洋,在这个海洋强国的时代,相信福建、福州将有更大作为。

  (记者 蒋雅琛 潘倩 图片由记者林双伟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