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7日,福建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中国航天基金会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启动仪式会议在福州市召开。来自航天、海洋界的院士、专家、会员等1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内容共四个部分: 1)协会秘书长杨华主持召开福建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屈强会长、中国航天基金会吴志坚理事长致辞。 协会各项审议和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杨子会长向大会做述职报告(内容附后)。
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原副主任主持中国航天基金会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启动运行仪式。 中国航天基金会原理事长张建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致辞; 张建启副部长致辞如下: 女士们、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在杨子博士精心的运作下,在中国航天基金会大力支持下,中国航天基金会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正式设立!我表示热烈的祝贺!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提出天、地、人一体,我理解:地,主要还是指海洋,因为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左右。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在对太空的探索与开发方面,在人体科学,在海洋的探测与利用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引领了国家的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民生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三个领域,我们的认识研究仍然是肤浅的,仍然有大量艰苦长期的研究工作要做。中国航天基金会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的设立,必定在这三个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做出极大的贡献;进而,在我们国家建设航天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方面做出极大的贡献;在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的历史征程中做出极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中国航天基金会吴志坚理事长做了重要讲话。吴理事长强调,希望专项基金在管委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好桥梁纽带、助力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助力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侯秀峰宣读了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启动运行文件,在航天、海洋领域多位领导、专家及全体参会代表的见证下,中国航天基金会吴志坚理事长,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发起人、常务副主任杨子博士进行揭幕,专项基金正式启动运行。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子博士做了专项基金成立情况汇报(内容附后)。 3)会议邀请了航天、海洋、新材料的权威专家作了高端专业的报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博士主持专家讲座。
1.中国工程院蒋兴伟院士做了《海洋卫星组网观测与应用》的报告。
2.自然资源部原总工张占海做了《联合国“海洋十年”与科学变革》的报告。
3.中国航天基金会吴志坚理事长做了《中国航天发展的成就与海洋强国建设》的报告。
4.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做了《玄武岩新材料在航天与海洋领域的应用》的报告。
5.海南省海洋厅李东屿厅长做了《天海融合通导遥技术助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报告。
6.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屈强会长做了《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状况与认识》的报告。
7.福建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杨子博士做了《道藏》与中国文化的报告。部分内容节选自公众号“道藏研究”。
4)弘扬航天精神、宣传航天文化,航天纪念品抽奖活动。
①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周年邮票及纪念封(10份)
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纪念封(3份)
③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亲笔签名的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周年邮票及纪念封(2份)
④由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共同签名的中国空间站神州十二号飞行返回成功纪念封(2份)
⑤由联合国邮局、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出版的火星探测邮票限量珍藏(1份)
杨子博士工作报告:
附1、福建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杨子博士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会员及会员代表、朋友们:
感谢大家前来参会支持!感恩全体会员及理事会的信任与投票。现在,我向大会作述职报告: 自上一届换届会议,我开始接任省协会的运营工作。在省海洋厅的指导下,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协会正式与体制脱勾,从此开始了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探索。时逢机构改革、围填海政策变化、疫情等等因素共振,协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举步为艰。但我深知,这些都是不可抗力因素,是所有涉海单位共同面临的困难。所以没有因为市场低迷而失去信心。相反,通过几年的沉淀与积累,在各方的通力支持下,协会原来的专家库得到了扩大与升级,目前已具备一支全国海洋界的精英专家团队和技术力量,形成了一个包括海洋战略、生态、环境、生物、地质、水动力等海洋全科智库和技术力量,为海洋高端咨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协会处理海洋工程的疑难杂症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智慧保障。省协会有今天,靠的就是“精英专家团队”和服务高效的技术团队。 2022年1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协会开始实施“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废弃牡蛎壳整治再利用推广项目”。该项目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牡蛎壳整治和再利用的体系。通过这一体系,为沿海乡村牡蛎壳污染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与此同时,牡蛎壳相关产品的创新研发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今天,咱们会务用的伴手礼,除了洗发水是《道藏》本草生发乌发的原方配制之外,T恤衫、肥皂、手提袋、面霜、面膜等,都是受到《道藏》文献启发而制成的牡蛎壳创新产品。 疫情过后,协会的市场服务工作快速启动,不仅为省内审批的海洋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更为报国家审批的大型海洋工程进行专业和周到的技术咨询,比如:核电、风电、上汽、宁德时代、漳湾铁路、海洋生态修复等涉海工程。目前为止,协会服务过的所有客户对于我们的专家和技术团队都是尊敬有加、满意非常。在此,我特别向协会的专家团队致敬!感谢你们多年来对协会及我本人的扶持与信任!感谢协会和公司的同事们这些年高效和出色的工作! 新的一届,我将在顾问、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与各位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一起,继续做好协会的各项工作,服务好全体会员,积极把省协会的优秀会员单位推荐给国家协会。如刚才屈会长已提及的,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的海洋数字化分会、滨海核电分会即将成立,牵头单位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广核,两个分会目前正进行最后一批会员的招募,有意加入这两个分会的会员请联系省协会会务组或国家协会会员部。 未来的日子,协会将更加重视智库和技术力量的建设与升级,持续提高服务意识,把协会的海洋高端咨询这一品牌服务做得更加务实、高效。 言有尽,意无穷。在此,我代表福建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再次向在座各位真诚致谢!谢谢大家!
2024年8月17日
附2、中国航天基金会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发起人杨子博士专项基金成立情况汇报
尊敬的吴理事长、侯理事长、各位专家、朋友们:
感谢大家对专项基金的支持!今天的会场,群贤毕至、气象高华。 多年前还在国资系统工作时,我分管的一家下属单位是航天工程的设备供应商。工作原因,我第一次去了卫星发射基地,切身体悟到了中国航天工程的伟大。当时让我最震撼的不是发射塔,而是戈壁滩上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基地的领导介绍说,那是第一批航天人夜以继日用铲子挖出来的,作为基地的水源补给。基地之外,满目荒凉。戈壁滩上,只有风沙和石子,偶尔可以看到几棵胡杨。一位大校介绍说,胡杨“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就像航天精神。我说胡杨生命力这么强,还这么少量,可见这里的自然条件多艰苦。他说,当年在基地服役的一位战士,在复员时,坐车离开的途中,突然看到一棵胡杨,于是他大喊停车,然后奔过去,抱着那棵树,嚎啕大哭。因为他当兵几年,负责边哨站岗,满眼没有活物,不要说人了,连棵树都没见过。这件事,是我对航天精神、航天文化最深刻的记忆,因为那是我们在各类媒体上看不到的航天人的付出、艰辛与感动。在叶帅的墓前,发射场的官兵们整齐列队、鸣枪、行军礼,那种虔诚与庄严,表达着航天人的忠诚与信仰。在发射场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是我接受过的最早航天精神教育。航天人的格局、胸襟和情怀在我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把我的思维带入了对未知空间和自然大道的思考。当我们把视角拉到太空时,地球,这个婆娑世界的一切,都变得如此渺小、微不足道,人世间的成败荣辱、世态炎凉也都淡如云烟。于是,我开始努力做一个达观的人,真性情的人;努力做到情随情迁,朴素自然;并且深信----大道永恒。 从此,我开始关注航天与卫星发射。有一年,蛟龙号问世,我们一位海洋界的前辈与航天的专家聊天,他说“您是上九天揽月,我是下五洋捉鳖。两个不同的系统。”这位专家说着无心,我听后脑子里立即有了天海合作的画面感。于是,我想以某种方式尝试航天与海洋的合作,但由于当时供职的单位是上市公司,而且国企的资金是不能随意投资或捐赠的,于是不了了之。但我心里,却留下了种子。 命运的神奇,我后来入了海洋系统,这一晃,也是多年过去了。 航天与海洋事业,都很高端、优秀、神秘。而两大系统的沟通与合作空间,潜力无限。基于我个人对航天与海洋的认知与思考,去年初,我在北京,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的领导们商议,我们合作发起成立一个公益专项基金,作为促进航天与海洋沟通的桥梁,团结精英专家,建立一个高端智库,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让生命更精彩。专项基金得到了基金会领导们的支持,吴理事长还亲自为专项基金命名。 天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的宗旨是促进航天与海洋的沟通与交流,不但有技术、信息、产业的对话与合作,更有航天精神、海洋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因为我始终相信,一切有形实相,皆有无形的精神所引领,由大自然的规律所创造和支配。没有精神,无事可成;没有文化,不可持续。 专项基金的智库由来自航天、海洋、中科院等系统的精英专家组成,目前分为五个组:战略组、航天组、海洋组、材料组、文化组。 专项基金隶属于中国航天基金会;管理与运营,由管委会负责;办公地设在北京。但成立仪式我们放在福建召开。原因是: 一)在我与航天系统接触的日子里,越来越感受到航天人的胸襟与情怀。航天事业是通天的,但基金会的工作却是朴素的、务实的、接地气的。基金会的公益活动遍布全国,包括那些繁华灯火照不到老、少、边、穷地区。举例:在江西的一个县级市的中学,基金会捐建了一个航天元素的钱学森书屋,学生们看到各种航天模型、和航天精神、航天文化的展列,那种新奇与激动洋溢在脸上,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有机会感受到航天的力量。我由此看到了航天的种子在萌芽。于是更坚定了专项基金的公益心念和务实心态,专项基金要走到地方来。 二)福建,有情之地,花土芬芳,底蕴深厚,环境优美,海洋经济活跃,航天技术相对稀缺。我想把航天元素引到福建来,是我对这片土地表达的感恩,感谢这些年来,福建海洋界对我这个新客家人的接纳与友善。同时,也是想把这片温暖的海洋世界、文明福地介绍给我们的航天人;以及,有心想把相关资源分享给协会的全体会员,大家若有合适的机缘,能相互合作的,也是协会的服务诚意和我个人的朴素心愿,更是专项基金的使命与责任。 专项基金成立后,未来大致做哪些事,我简单汇报一下。 一)公益讲堂;这是经常性项目。我们将邀请航天、海洋领域内热心公益事业、德高望重、有资力、有阅历的精英专家,以自身专业和经验为基础,生动活波地科普航天精神、海洋文化、传统文化,弘扬正义、良善与真诚。该活动会通过线上、线下的讲座、书法、音乐、纪录片、健康咨询等公益方式体现。 二)沟通桥梁;专项基金将不定期邀请航天、海洋领域的相关单位、专家开展双向的拜访、沟通与学习,为航天人看海、海洋人看天提供便利与支持,促进天海相关单位的技术、信息与精神文化的沟通,务实地当好桥梁与媒介。
三)专项公益;即每年都有创新和变化的项目。比如:今年将启动一个课题是:《航天技术如何服务于海洋强国发展》;明年将启动一个公益平台项目,专项基金将与相关单位一起,与有缘的地方政府部门合作,逐步建立、完善一个高新技术展示和推广的公益平台,向社会与投资者展出最新公开的航天、海洋、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相关信息与技术,为企业投资提供前沿的技术信息,助力地方政府的招商,务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其中,涉海工程的最新技术将从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每年评出的最新奖项中优选。欢迎在座的技术单位申报中国海洋工程科技奖。
酷暑炎天,人间有情。欢迎在座各位共同参与到专项基金的公益活动中来,我们一起为社会的美好而愉快地合作。希望我们今天都能真诚沟通,不负相识,不虚此行。谢谢!
2024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