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学习的先锋

  近日,江西软件技术大学高位推动,召开专题会议,出台“书香伴成长”活动方案,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进一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这是学校“五个先锋”校园文化之一“学习的先锋”的一个缩影。办学20年来,学校坚持探索学习之道,为学生成长成才搭桥铺路。

  用网络的方法,学习网络知识

  2024年5月5日,江西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公布了第六届江西省高校图书馆超星杯“一书一世界,共读不孤独”移动阅读活动获奖结果,江西软件技术大学在全省92所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该项活动优秀组织奖单位,成为14所获此荣誉的本科高校之一,这也是学校连续三年获此项荣誉。活动使用了超星“学习通”APP 中的定制模块,该模块集在线阅读与学习行为积分管理为一体,准确记录参赛者登录、阅读、读书笔记等阅读行为。

  学校作为软件企业创办的软件大学,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习、工作、生活一体化的校务通智慧软件。同时,用好“学习强国”平台等大型学习平台,引导师生用网络的方法,学习网络知识。在“三好一专、十一工程”培养体系中,师生们努力做一个勤于学习的人,每月读一本好书。学校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将阅读培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习成为一种信仰。

  教的都是新的,学的都是用的

  “教学内容实时更新,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学习支持方式……”学校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深入阐释“教的都是新的,学的都是用的”的丰富内涵。

  学校连续多年举办先锋讲堂,2024年4月26日,两万名江软师生通过线下与线上参加第70期先锋讲堂《AI与未来》专题学术报告会。大家追溯AI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大语言模型的现状,探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背景下未来高校师生面临困境的解决方法。全校师生共同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方法,与时俱进,勇敢尝试,为“制作”精彩的人生履历奠定基础。

  在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时代,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所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在职业教育道路上蓬勃发展,秉承“创业创新、知识管理”校训,坚持教的都是新的,学的都是用的。2015年初,学校开始探索在区块链方面的研发、应用和人才培养等。2019年6月,成立了全球第一所区块链学院。此后,又招收了全球第一批区块链技术本科学生,推动成立了江西省区块链行业协会、江西省区块链学会等。学校始终聚焦和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里“屹立不倒”。

  校企融合,产学互动

  自办学以来,学校坚持“用企业家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请工程师当老师、拿真实的项目进行实训”的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思路,以“校企融合、产学互动”培养模式为导向,实施“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0万余名。

  2024年4月24日,学校携手头部企业360集团,共谋产教融合新篇章。双方就学校井冈山新校区(筹)共建360数字安全产业学院的设想和计划谈了意见,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数字安全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建设了区块链专家小村,通过校企融合方式,引进企业工程师、专家入驻,建立了80多个工作室,学生们通过参与实际的项目研发,接受专家指导,真正做到“产、学、研、用”一体化。

  多年来,除了充分发挥软件企业办软件大学的优势以外,学校还与成百上千家企业开展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中,学生们既是学生又是员工,打通了与社会接轨的最后一公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夯实基础。

  学好软件,报效祖国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软件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事业,倡导师生牢记“学好软件,报效祖国”初心使命。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是学校每个专业的特色,各兴趣小组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指导老师。比如:区块链技术专业学生参加企业和学校的“区块链+教育”“区块链+政法”等真实项目实践。师生们通过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推进政、行、企、校深度融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学校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比武,每年组织师生参加华为ICT大赛、“蓝桥杯”比赛、世界大学生电子竞技联赛等大型赛事,促进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2023年,全校师生在各类软件竞赛和科研项目中获得佳绩,共获奖523项,包括: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竞赛45项;《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中的84个赛事获奖325项;各类协会等机构组织竞赛获奖147项;其他比赛获奖6项。这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教育实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成果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尹祖国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