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做人要有风险危机意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们常说,明天和不幸不知哪个先到来,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有风险危机意识。人活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懂得保护自己,才能走好人生之路。孟子曾经说过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顺境当中的时候,一定不要得意忘形,要时刻保持风险危机意识,不断自我更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小到个人,大到团队、国家都要有风险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残酷的现实里和剧烈地竞争中活下去站起来,艰难胜出,成为幸运者。

  危机意识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和生存发展的根本,居安思危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民间也有言,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未雨绸缪是指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居安思危是指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比喻时时要提高警觉,预防祸患。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具有深刻广泛的提醒警戒意义,无论对治国、理家或其他事业都适用,因而广为人们称道和引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或事情是突发的多变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有时没法去评判和预计,为了稳妥,我们只有制定各种可能发生情况的预案,以变应变,以不变而应万变,提前做好应变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稳坐钓鱼船。的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未雨绸缪。

  人生多磨难,随时可能步入险地,或许此刻形势还是一片大好,下一刻就寸步难行,不早思虑,你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唯有居安思危,你才能够自如应对,过险峰如履平地。做人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自己留点退路,不要总是孤注一掷。养兵千日,用兵一朝,你已往做好的一些准备,说不定关键时刻就能派上大用场。任何事,提前做准备,往往更容易走向成功。说话前做好准备,便能思路清晰妙语连珠;做事前做好准备,便能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出行前做好准备,便能规避意外出行顺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但世上从来不缺优秀的人,优秀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复一日提前下足功夫蜕变而来的。不怕你不优秀,怕的是你根本不懂得提前准备做好各种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懂得未雨绸缪的人,会因事情可能出现的坏处而做准备,努力取得好结果,如此,方能遇事不慌,从容不迫。正如《朱子家训》中所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凡事提前做准备,才能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战国时期齐国田氏王族中的田单便是这样一个人。当时,燕国攻破齐国,齐国都城里的很多人纷纷逃跑,田单也不例外。不过只有田单提前为逃亡做了准备,他命人把车轴两端突出的部分全部锯下来,再按上铁箍。在逃亡的路上,为了让自己更快逃走,很多马车因为抢道引起多次碰撞,导致车轴纷纷断裂,无法继续前行,最终被燕国军队俘虏。而田单因做了充分的准备,和族人们逃过了这一劫。墨家学派“鼻祖”墨翟说:“心无备虑,不能够应卒。”告诫人们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发的事故。凡事提前做准备,未雨绸缪,才能在遇到事情时,运筹帷幄,从容应对。否则,事到事边,大难临头,就难能以应变,到时悔之晚矣。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跳了出去,死里逃生。后来,试验者又把青蛙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和忽略警觉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后来感到热度难忍时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著名的“煮蛙效应”或“温水煮青蛙效应”。实验中的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和缺乏警觉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被煮熟。这只青蛙失去警惕,没有危机意识,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青蛙效应说明了培养和树立风险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与此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蛙未死于沸水而亡于温水”的结局,很是耐人寻味,试想若是锅中之蛙能时刻保持警觉,在水温刚热之时迅速跃出,也为时不晚,就不至于导致被煮死的结局。同理,一个人如果丧失了风险危机意识,那么就会像被水煮的青蛙一样,在麻木中遭受灭顶之灾。所以,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感知,牢固树立风险危机意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千万不能贪图享乐,安于现状,麻痹放松,否则当你感觉到环境已经使自己不得不有所行动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早已错过了行动的最佳时机,等待你的只是悲哀、遗憾和难以估量的损失。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一帆风顺,不希望遇到风险与危机,但上天总是难如人愿,正如人们常说的,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到。很多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预测无法把握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时刻警醒自己,居安思危,增强风险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在心理上及实际行为上有所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有了这种意识,或许不能让问题消除,但至少会有应对举措,不至于手忙脚乱,可把损害降到最低,为自己打开生路。所以,我常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风险危机意识,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风险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倒闭;一个人如果没有风险危机意识,随时可能倒霉遭殃。但有风险危机意识,也不是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只是脑子里要有风险危机这根弦,保持警惕警觉而已。说实在的,风险危机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危机并不代表灭亡。我认为,从辩证法来说,危机是危险和机会的交结点,具有双重含义。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危险与机会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以,危机有时恰恰可能是一种契机、一个机遇,我们要开动脑筋,捕捉信息,寻找一切可能的方法和途径,将危机化为契机,转为机会机遇,步入正常轨道,迈向成功的坦途。客观上讲,风险与危机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魔鬼,当它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往往能激发潜伏在我们生命深处的种种能力,并促使我们以非凡的意志做成平时不能做的大事。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新鲜的活鱼。鱼市里活鱼的价格比死鱼高出好几倍,所以渔民开动脑筋想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经过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运输途中因窒息而亡。某一天,有位渔夫灵机一动,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了一条鲶鱼(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果然,沙丁鱼见了鲶鱼之后,十分害怕,快速游动,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便解决了,原本奄奄一息地沙丁鱼就活蹦乱跳了一路来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危机感的存在,可以让人充满斗志和动力。竞争的存在,如催化剂一般,可以更大地激发个人的潜能。沙丁鱼不是受到生命威胁,它们都一个个的死亡,而当它们感觉到死亡的威胁时,反而奇迹般的活下来了。所以,与其在平庸中浑浑噩噩地生活,不如勇敢地承受外界的压力,过一种更具挑战力创造力的生活。

  出门带伞,才不至于被雨淋湿;平时多练兵,战时少流血;不打无准备之仗,才不怕被人突袭和偷袭;凡事深谋远虑,才是一个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素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谨慎,从不打无把握之战,在起义初期,知道不是元军对手,基本从不主动出击元军,相反总是示好问候。尽管元军元帅不理会,但他一点也不气馁,反而每次帮助元军主帅分析国内形势,哪一个才是你的主要对手。暗中使劲,提前准备。在攻打张士诚的时候,稳打稳扎,先取两翼,最后围困苏州。预谋求稳,是朱元璋最重要的战略手段。在朱元璋的战斗生涯中,只有与陈友谅一战,属于被迫应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其余皆非常稳妥。建国做皇帝后,对于国家大事,朱元璋依然是全面谋划,提前布局,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是朱元璋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具体体现。

  除了“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还提出了三点防备: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墨子这四点告诉我们,只有有备无患,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居安能思危,路途方平坦。有一则这样的寓言故事:狐狸看到狼在地上磨牙,便对狼说:“天气这么好,快来和我们一起玩吧!”狼没有理会,继续磨牙,渐渐地,牙齿变得又尖又利。狐狸不理解没有任何危险的狼为什么要这么辛勤地磨牙。狼说:“现在是没有危险,但当猎人或老虎追我的时候,还有机会磨牙吗?”是呀,提前做好准备,才不怕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和危机。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尚书·商书·说命中》亦云:“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告诫我们事先有准备,方可免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懂得居安思危的人,必然是目光长远的人,对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了然于胸,并提前做好准备。这样的人,命运之途往往更为平坦。唐朝名相房玄龄也曾说:“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有远见的人,能够在平安时看到潜在的风险,提前谋划,想好应对之策。再如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之时尚且年幼,鳌拜作为辅政大臣,逐步权倾朝野。待康熙14岁,宣布亲政后,鳌拜依然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康熙岂能容忍如此,但又不能拿鳌拜怎样,于是,康熙暗中提前准备除鳌之策,一方面迷惑鳌拜,天天选一些体格健壮的少年玩乐,假装每天都沉迷于武力游戏,麻痹鳌拜,让他把康熙的行为当作是小孩的贪玩。一方面思考擒拿鳌拜的万全之策。正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终于趁鳌拜没有任何防备时,康熙命令日日训练的少年们,一举将他擒住拿下。试想,若康熙不是早做准备,又怎么能出其不意,抓住身经百战的鳌拜?只有把眼光放长远,提前做好准备,才能万无一失。因为看得长远,所以能预见各种可能出现潜在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应对,这是一种能力,也是最高明的处事方式,它可以让我们主动安稳规避风险,成为命运的宠儿。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危机,这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没有危机意识,或说危机已降临却还不知道。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曾说过:“没有危机感,就是你面临着的最大危机。”没了危机感,所以你才会身处危机当中。真的,意外不可怕,危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感,因为人生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危机意识,这一点,我们都要深刻地明白;另一种是过度过分危机。就是过犹不及,我们始终保持危机感没有错,但不要也不能过度,使得自己惶惶不可终日,同样不好,适度刺激是激励,过度刺激就是内卷内耗了,同样,适度的危机感是紧迫感是警醒,但过度的忧患忧虑和危机就是危险危难,甚至让人终生不醒!很多癌症患者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死的或说不会这么快死的,就是过度危机导致极度忧患忧虑而死的。所以,我们既要有危机感危机意识,做到警钟常呜,但又不能过度,搞得自己吓自己,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树立科学的危机观,正确对待危机。

  做人,要懂得居安思危,要有危机意识,不可懈怠,如果可以安逸,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安逸吧,只是我们无法做到,像猪一样心安理得,而且,选择安逸的结果,往往是凄凉的。人活着,必须努力,就算你现在的生活条件很好,你也要继续努力,不可懈怠,不能安逸,因为你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会到来。所谓安不忘危,居安思危,人活着,一定要有忧患危机意识。没有意识到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世事无常,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凡事提前做好准备,才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长久安稳快乐。人生之路,命途多舛,很多事情就象窗外的天气,看似晴朗,却随时可能有风有雨有雷。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准备,防患未然,以变应变,才是智慧,才是赢者!所以,不管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从最坏处着想,从最好处入手,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动手,居安思危,把目光放远,未雨绸缪,才能使自己趋利避害,趋吉避凶,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为未来铺就一条金光大道。在当今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在变,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们要永远记住孟子的这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牢固树立风险危机意识。

  2024年5月22日作于差旅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