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绍君初论人的需求

  人,只要活着就有欲望和需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需求。需求的内容包罗万象,难以言尽,也无以穷尽。人因为有需求才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行动和奋斗。但追求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还有高低层次之别。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或正常的人,我们要尽力、尽量追求正当、合法、高尚的需求,远离不当、非法、庸俗低俗需求。

  我们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必须了解人的需求,根据不同人不同时候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做好相应工作,这对我们把人做好、把事办好、把官当好、把工作处理好有很大的帮助。关于人的需求理论有很多,有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三级阶梯”理论、有弗洛伊德的需求理论、有克雷顿·奥尔德弗三种需要理论、有戴维·麦克利兰的高层次的成就、权力与亲和的需求理论、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等,当然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研究分析了人的基本需求后提出了人的五大需求理论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目前国内外有各种不同的评论与说法。我认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个理论既有其积极因素,也有其消极因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人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但是,马斯洛是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观点就难以适合不断发展的现实及其他国家的情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趋势。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改变需要层次的主次关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的需求满足是阶梯式的,是一个需要满足后再追求下一个需要。只是我并不觉得人的需求有着如此强烈而严格的界限划分。难道人除了追求基本需求之外,人就不能逾越需求的界限去渴望新的超越?或者说,平凡的人除了对生活中简单层次需求的追求之外就丧失了自我实现需求的追求?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也会因之产生超越基本需求的动力。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认为人的第一种需要是生存的需要,这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它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社会和地位的需要的满足是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的,它们与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对应的;第三种需要是成长发展的需要,认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包括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层次中所包含的特征。用3种需要替代了5种需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1955年对马斯洛理论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战,对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实现”有无充足的根据也表示怀疑。认为人很多的需要都不是生理性,而是社会性的,且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需求当然就不同,所谓“自我实现”的标准也不同。马斯洛的理论过分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内省和内在价值,忽视了来自社会的影响,失之偏颇。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及亲和的需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达到”这两点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人的需求理论是十分丰富多样的。这些理论都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性,但也程度不同存在片面性、狭隘性与局限性。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与欲望,有的强烈,有的淡薄,看似人的欲望复杂多变,其实所有的欲望都基于人的本质需求发展而来的,为此我认为研究人的需求一定要从人的本质需求出发,将人本原化,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文明属性和逐利属性等方面来讨论分析。同时,要兼顾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要考虑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境地的人,欲望与需求的侧重点和满足感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的欲望与需求也会随时间、地点、身份、处境的变化而变化。士别三日该刮目相待。

  二是人的欲望与需求有特定的规定性和依附性,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

  三是个人欲望与需求的满足有赖于集体、国家和社会。

  四是人的欲望与需求是不断提升的。

  五是物质欲望及追求和精神欲望及追求是相互转换、促进和制约的。

  六是每一个欲望与需求都是多层因素的组合,都有高低级之分,且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对人的需求研究讨论就会相对准确科学合理些。

  .我认为,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具体的、变化的、发展的,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等的不同而变化发展。人活在世上有着种类繁多、层次不同的诸多的愿望与需求,但总括起来,人主要有以下六种需求:

  一是基本生存需求。人活于世,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人若不能生存则一切无从谈起。人都有七情六欲,都要吃喝拉撒,这些就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人在这方面的需求主要是生理、生存的简单而低级的一些基本条件和要求,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大大改善,生存生理条件的档次日益提升,如,吃、喝、穿、住、行等方面日益向高级高端发展。

  二是依附合作需求,人活在世上都要有所依附(靠)和凭借,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是相互依托、相互关联的,特别是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日益明细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形成,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这个需求有三个层面:1,相互依附发展,人类早期为抵抗外来侵扰和伤害,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以确保安全稳定,后期为了共同的利益,需要相互依附,彼此合作,以确保利益最大化,此时大家都是相对平等的;2,一部分人生存发展享受依附依靠另一部分人,主要是老弱病残幼者依附依靠强势者、劳动者依附依靠雇主和大部分人依附隶属小部分人即大众依附隶属当权者。如小孩依附父母长辈,老人依附投靠自己长大成人的儿女;民工依附地主、工头、作坊主、工场主、老板、公司;民众依附部落首领和个人服从组织领导、下级服从上级等;3、小部分人要求大部分人依附其即归附或归顺,成为其附庸或下属,不归附就不让你好好的生存发展或处置你、消灭你,主要是统治者或领导者要求被统治者、被领导者服从统治领导或臣服归顺,统治与被统治、领导与被领导也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只不过有的是平等、有的是不平等或不自愿的、有的是依托国家机器强制的。

  三是学习交流需求。学习交流无处不在,人之一生要学习交流的东西很多,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交流各种心得体会及情感友谊,只有不断学习交流,才能不断丰富丰满和提高升华,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与认可。求知欲与交流愿是人与生俱来的。成长成熟和走向社会后,这种求知欲与交流愿日益扩大和增强。

  四是发展表现需求。每个人都有天然的发展追求和表现欲望,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最好理想、最美愿望、最大追求和最高目标,但发展与表现有时是不均衡、不平等的。一个人的发展表现是受着许多主观、客观条件及综合因素制约影响的,不是随心所欲的,条件好又抓住了机遇的人发展得好些、表现得充分些;条件不好又无机遇或错失机遇的人,发展和表现自然要差些;有些人不敢表现,还有的人甚至没有表现的机会,终生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五是享受娱乐需求。人努力奋斗最基本要求和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和家人及亲人能过得好些,能享受更多更好的人生乐趣;崇高的要求和愿望是希望他人和人民及人类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无论是最基本的要求还是高尚的要求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不但追求物质方面需求,还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时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各种人即各层面的人都有向往和追求享受娱乐的愿望,都希望得到最大的享受和娱乐的满足,所有的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自己的享受目标、满足自己的欲望及娱悦的需求,但社会资源和财富是有限的,不可能均贫富,更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享受娱乐需求和愿望;通常是强势者、统治者利用社会管理规则和法律来强迫强制弱势者和被统治者用智力和体力来实现其享受目标,满足其娱乐欲望需求,同时,强势者和统治者也会给予弱势者和被统治者一定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享受满足,以达到一定社会的相对平衡和稳定,进而稳固、维护、延续其统治或管理。

  六是荣耀声名需求。主要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超越前人、他人成就感的满足,以得到社会和人们及历史的认可与尊重。此时人们更多追求精神层面、荣耀方面的需求。如尊重、评价和声名、荣誉及成就等,甚至致力追求死后的荣耀,如名声、价值、评判及历史地位影响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和人后留名、雁过留声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等都体现了这种需求。人从追求饱、暖、稳到真、善、美,再到追求价值、超越、荣耀,一路过来,一路艰辛,人就是在不断追求不同种类、不同层次需要的过程中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实现更高档次和更高层次的和谐幸福。

  2024年5月25日作于差旅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