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君论人性(一)

  熊绍君

  什么是人性?人性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是人通过自觉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切特性,是一切人称之为人的共性。《新华词典》对人性的解释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包含了人的本质特征、行为动机和价值观念,同时受到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人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在哲学和社会学中,人性被定义为人的本质、人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和意识形态,是人类存在和行为的根本基础。人性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依此而得以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人性的表现是多面的矛盾的,既有自私和利己倾向,又有关爱和利他倾向。这种矛盾体现了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性既可以被诱发和激励,也可以被压制和抑制,它受到个体的意志力、道德教育和社会规范的调节。人性的发展和表达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往往受到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和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环境中都会有不同的人性表现,这也使得人性变得复杂多样。深入认识和研究人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更有利于人们彼此之间的合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并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人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派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一直争论不休,观点派系很多,中国古代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外国古代虽然未见有如中国古代就人性善恶的争论,但对人性善恶的见解又会广见于宗教理论、心理学思想与管理学理论之中。在中国人性的争论几千年来从未停息过,主要围绕“善恶”争论不休、争吵不止。有的认为:人性本善;有的认为:人性本恶;有的认为:人性无善无恶;有的认为:人性有善有恶。我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在讨论人性问题上,形成了多种派别派系,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侧隐、善良、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形成:仁、义、礼、智、信的善性。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对“义”“利”之辨也分得很清。每个人应当毫不考虑自己利益,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人应当“推已及人”,这实质上就是行“仁”。孔子虽然讲了这些道理,但是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样做。孟子就切合实际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孟子提出了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最著名的论段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沐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他认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所以应当发展“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真正成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这样孟子就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性善的学说使孟子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二是以战国末期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荀子尊称:荀卿、孙卿,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他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他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与孔、孟相比,他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是中国古代难得的唯物思想家,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和李斯及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学生。其代表作为《荀子》,晚年的杰作《劝学》最为著名。他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他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善性是后天人为的,是伪装出来的。性恶论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是以东周战国思想家告子为代表的“性无善无恶论”。告子,名不害。中国东周战国时思想家,以道为本兼容儒道,曾受教于墨子,也有说其为孟子学生,有口才,讲仁义,在人性问题上和孟子有过几次激烈辩论,他认为“性无善无不善”。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他认为人性犹如湍急的河水,从东面掘开河岸则朝向东流,从西面掘开河岸则朝向西流。人性无法区分确定是善还是不善,犹如水无法区分确定是向东流还是向西流。在告子看来,人天生所具有的仅仅是对于外物的生理上的诉求,如食色之欲等。这样的本性并不具有道德含义,是无所谓善恶的。人之善恶是后天人为塑造、影响而成的。受到好的影响即可以为善,而在不好的环境中即会为恶。佛、道也主张人性本清净,无善无恶,墨子、庄子、王阳明也基本持此观点。

  四是以战国初期思想家世硕为代表的“性有善有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即善恶两性究竟哪方面得到发展,决定于后天的教养。西汉杨雄提出性善恶混的著名论断最为典型,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并具善、恶两种因素,两者混杂。而善人、恶人之分则决定于后天的修养;发扬善的因素则为善人,发扬恶的因素则为恶人。而人的气质,就是向善或向恶的凭借。其说是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折中。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皆言性有善有恶,也与此说相近。董仲舒、王充等也持此观点。

  人性善恶的争论是人类在行为心理上是以利他为本还是以利己为本的争论。人本性是利他还是利已这不仅决定了个体个人的处世待人的态度,还决定了领导者特别是国家统治阶层在制订管理方针政策时是以强行管制为主还是以教育引导为主的趋向。正是由于有“人性本恶”的见解,才有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法治”;正是由于“人性本善”的见解,才有儒家在西汉后推崇的以道德感化为主的“德治”。西方有句谚语:正因人性本恶,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

  在外国古代社会中还未有就人性善恶所进行的激烈的争论过程,他们对人性善恶的见解如前所说主要体现在宗教理念、心理学思想与管理学理论之中。西方某些基督教派认为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这种罪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传给一代,永无停止,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来是来自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为“原罪”而产生了:贪婪、嫉妒、傲慢、仇恨等“罪性”。如:七宗罪。再因为“罪性”而产生了,杀盗假见证等各种“罪行”。如:十条诫命。印度教与佛教都有“业报”与“轮回转世”之说,认为人许多的幸福与苦难都是前世因果报应的结果。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物质利益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以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我认为,人性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依然存在,人性是客观具体的,人只要活着就有人性,并且有善恶美丑之分。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心理特征和外在表露的性格特点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性格的总体根本表现,人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人的本能。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会形成两个本能:生死本能与利益本能,即通常所说的:贪生怕死和贪得无厌。谁都希望自己生活安好长生不老,但生死却始终客观实在地摆在人们面前,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自然在生死面前,人就会生出贪生怕死的念头;而人要自己和家人生活安好长生不老就需要金钱财物来维护,金钱财物越多生活生命就相对越安全或说安全的可能性就越大,自然在利益面前,人就会生出贪得无厌的念头。本能即本性,它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源于自己的欲望与需求,只是在追求利益和欲望需求的方式上,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可相互转化的善人与恶人。从社会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恶美丑的一体两面,两者相互制约彼此交融共处于生命活体中,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与人性本美或人性本丑的观点,都是不全面、不客观的,也都是不符合生命规律和事实真相的。当人性遇到生死与利益时,善恶美丑就会暴露表现;平平常常彼此安好,人性如何就很难发现。所以,人们常常用生死和利益来考察考验人,只有在生死和利益面前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的人性及其本来面目。一般来说,除却生死和利益,人,不会太恶,也不会太丑,展现的大多是善良美好的一面。为此,人和人性需要熏陶洗礼和教育引导,人,只有经过熏陶洗礼和教育引导,才能树立科学的生死利益观,才能正确地对待生死与利益,才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无私奉献!当人性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则具有普遍性,但对于个体而言则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并且还有个性。人性稳定又不稳定,一般来说,人成年后逐渐变得成熟稳重,相对来说其人性也相对稳定;人未成年时尚未形成自己主见和立场,其人性也相对不稳定。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人性还与人的信仰追求与理想信念有关!当一个人有着崇高的信仰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时,就会无私无畏敢说敢干乐于奉献品德高尚!这点,我深有体会,所以,我一直在不断地主张和呼吁全社会每个人都要树立崇高的信仰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我还曾多次建议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学校全面开展理想信仰教育!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活着一定要有信仰有追求有理想有目标有格局有境界!

  人生在世,无论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其都包含利己成分,可人不会只为利益而活,不然就不会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层次划分:舍己为人是为大善;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损人不利己是为大恶。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实,为伪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实,为伪恶。

  人性不可解放,一旦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仇恨、束缚创造力;最好的办法是尊重人性、了解人性、悟透人性、把握人性,而后有针对性进行熏陶洗礼和教育引导,人性自然就会提格升华!

  2024年5月26日作于差旅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