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因为被需要而活着
一个人活在世上需要人帮,也需要帮人,特别当一个人被别人需要时,这个需要就是人的价值,当被很多人需要时,说明这个人的做人成功,人生价值很大实现,或说人生价值特别巨大!人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是被需要,当一个不为人所需要时,这个人基本就没有什么价值,并很快会被人们遗忘。大家在现实生活只要用点心就会发现:任何除了血缘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无论是夫妻关系,恋人关系,情人关系;还是朋友关系;还是工作关系;都因为被需要而存在,都因为被需要关系才稳固。当不被需要后,夫妻会离婚,恋人、情人会分手,朋友将不再联系,工作会被调整甚至被辞退,一句话,关系就会终止。由此可见,被需要是人与人关系的纽带或说是连接点,当不被需要,一切就会断!无论是哪种关系,都是有被需要或说被利用的价值,如果没有被需要或被利用的价值,所有关系就都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每个人来说,被他人需要是活着的一种动力!被他人需要,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而被亲人需要,则让爱有了着落。当我们感觉到被人需要,内心就不再空虚,也由此找到活着的意义。曾直面过生死的人,对于“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深刻的人生问题,都有共同而明确的答案:因为被需要!人在自己都无暇顾及的时候,不可能,也无能力去管顾他人,只会一门心思想着自己如何生存下去。但当人在自身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想着帮助别人,就会思考和探索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时,人就会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人的格局和境界也得到了提升。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有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需要”,这也是你与他人建立联系的纽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最好的印证。寻常日子里与身边人的关系,是我们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情感源。我们会从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里,感受到温暖,以及被需要的存在感价值感,这是我们内心的需求。与人的联系,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助人为乐”这句话,简明的阐释了“被需要”的缘由,帮助他人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感。“被需要”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需求,通过帮助他人,带给自己愉悦和成就感。帮助他人,不仅是付出,更是得到。当我们帮助他人成为内心的需求时,自愿就随之而来,中国三十年多年自愿者服务的发展,也佐证了,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想要实现的自我价值,与帮助他人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公益、慈善活动在社会中推行展开起来,这是人们内心需求得以满足的方式。
纵观古今中外,由于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差异都会让人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所不同,但源于人内心深处的需求都有着相似的样子——需要与被需要。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七章中写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大意是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天地所做的并不是为自己,所以成就了它的长久。因为天地被万物所需要,所以生养万物也滋养天地本身。这是天地之道,也是人之道,人需要“被需要”的滋养。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年少成名,而后被名声所累,成为众矢之的,被孤立被排斥,甚至是被当时的社会环境伤害至深,但他依然给需要的人以帮助,从而得到温暖自己的美好——幸福。在他晚年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一生,说要好好思考下自己的孤独产物,于是他写了一本《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的书,在书中他写道“我不仅心里明白,而且也切身感受到,行善是人类心灵能够品尝到的最为真切的幸福……”暮年的他,带给有需要的人善意与帮助,却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每次想起这段回忆都让他无比满足。从“被需要”到自愿帮助他人,是我们内心对爱的需求,得到的满足,它能直抵内心深处。这是与人的关系,也是与自己内心的关系。
人天生有利他心,这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得以延续的重要条件。这种利他心,有两个层级:一种是自然自需;一种是自觉自愿。第一层是本能,认为自己必须这样做,是自己本能的责任使然,是低级小我的需要。如,我的孩子那么小,不能没有妈妈,所以我必须好好活着,抚养照顾他。第二层是觉悟,认为自己应当这样做,是社会责任使命的担当,是高级大我的需要。如,看到一个小孩辍学,可怜可惜,我给他交学费,看他高高兴兴上学,我很开心。前一种是低层次的利他,让人不得不活着,不敢轻易去死,是基于自身的需要。后一种是最高级的利他,让人敬仰高尚地活着,帮助他人,感动社会,推动进步,是基于对他人的关爱和奉献,是当今社会最好最大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需要。
做人做事不必刻意为之,我们只要把力所能及的身边出现的小事做实就好。人生最大快乐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被需要。人,为自己活着是小我,是独乐;而为他人,是众乐,是极乐。当你竭尽所能去贡献自己的价值,当你努力去做温暖人的好事,当你被很多身边人或者陌生人需要,相信我,你一定会发现活着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也会找到“人为什么活着”的终极答案。
八、为了满足欲望和开心而活着
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欲望,这是人的本能。人其实都是在为了欲望而活!欲望是什么?欲望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说到底就是人们想实现的一个又一个念想!比如说:我想读书、想当官、想发财、想买手机、想买车、想吃水果、想吃牛奶等等。因为要实现这些念想都需要钱,所以人们一生中想得最多的就是赚钱和花钱的欲望。所有的折腾也都是在通过赚钱和花钱带来体验感,这也是人们为什么都想拼命赚钱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钱或钱不够就会实现不了人们的很多念想!人一但实现不了自己的念想就会陷入痛苦或负能量当中,而现实确实是越负能量就越不容易实现!越实现不了就越痛苦!
为了爱,为了获得爱,为了爱别人;为了金钱、财富,也为了名声、功名;为了享受,为了权利,为了成功,为了这些欲望,我们不断地追逐不断地奋斗。人活着,就是图个念想,没钱的时候希望有钱,生病的时候希望健康,孤独的时候希望陪伴。人正因为有了念想,才有了生活的勇气。人无欲望万事休。人很大程度上是为欲望而活着,人无欲望等同死亡,或犹如行尸走肉,或行将就木,没有欲望的人类是不可想象的。所谓支撑不住无非就是欲望能否达成而已,达成了快意人生,达不成心灰意冷。人就因为活着、爱着、奋斗着、享受着,所以幸福着。
人是欲望的生命体,人活着是充满着欲望的,在不同的时空会有不同的欲望,每个人的言行都是欲望的驱使。欲望有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有公欲私欲、有好欲歹欲、有善欲恶欲,还有高级低级、有高尚庸俗之分。公欲、好欲、善欲是高级高尚的;歹欲、恶欲是低级庸俗的;私欲属中性,不能讲其好坏,正常正当的私欲是受法律保护的,倘若私欲通过非正常非正规和非法手段来实现则是要受到道德和法规的谴责与处置。欲望是人的驱动力,欲望无所不包,探寻人生真相是不是欲望?这不过是外在欲望和内在欲望的差别而已,不要害怕欲望,也不要贬低欲望,更没必要丑化欲望,欲望本身无对错,欲望的失控才是问题,欲望的过度才是问题,任何东西过度就是毒,失控就是灾难,追求什么都是如此。哪怕修行,哪怕健身,这些看似健康的追求,只要过度或者失控,也会带来灾难和毁灭,关键都在于自律,自控,自觉。有这么一个故事,不得不引起人们对欲望的警醒。曾有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禅师说:“欲望!”那个人满脸疑惑。禅师说:“听我讲个故事吧。”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僧人说:“太可怕了,我在树林中挖出了一堆黄金!”两个人心里忍不住说:“这真是个大傻瓜!挖出了黄金,这么好的事他居然说太可怕了,真让人想不明白!”于是他们又问那个僧人道:“在哪里挖出来的?请告诉我们吧。”僧人说:“这么厉害的东西,你们不怕吗?它会吃人的!”那两个人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它吧。”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树下面。”两个朋友就立刻去找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那些金子。一个人就对另一个说:“那个僧人真是太愚蠢了,人人都渴望的黄金在他眼里居然成了吃人的东西。”另外一个人也点头称是。他们于是讨论怎么把这些黄金拿回去。其中一个说:“白天把它拿回去不太安全,还是晚上拿回去好一些,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一些饭菜来,我们就在这里吃饭,然后等天黑了再把黄金拿回去。”另外一个人就照他说的去做了。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把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就好了!等他一回来,我就用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就全是我的了。”回去拿饭菜的那个人也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给他的饭里下毒药,他死了,黄金就全是我的了。”结果等他拿了饭菜回到树林里时,另一个人就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把他打死了,然后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我这么做的。”接着他拿起那个人送来的饭菜,大口地吃起来。没过多久,他感觉到很难受,肚子里像火烧一样,他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真是太对了!”这真是应了古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贪念惹的祸,欲望把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死敌!禅师说完了这个故事,便闭目不语,而那个人已经从故事中知道了答案:原来这个世上最可怕的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越不满足;就会越不快乐;就会越多烦恼。
一个人若无欲无求了,则意味着生命已终结或即将终结。人生的过程就是欲望不断产生不断实现的过程。人活在世上,当欲望没有实现或没有得到满足则会痛苦难过,当欲望得到实现满足则会感到舒服快乐甚至幸福。但一个欲望满足了一段时间后,一般就会产生新的欲望,若无欲无望时间长了,则会空虚无聊,甚至会颓废堕落。人生就在痛苦快乐和无聊之间摇摆,我们只有树立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生的意义,才可以避免我们陷入痛苦与无聊之中。奋斗的人生总是充实积极而有价值和意义的。为了生活,为了事业和未来,人活着必须要有追求,如果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将会迷失自己,会活得很空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其实我们要的很简单,我们要的只是幸福。幸福是什么?它没有具体的概念,也许是一种感觉,也许是精神,也许是物质,我觉得两者都不可少,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但是,精神上的富有,显得更重要。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意念是神奇的,只有精神富有,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人要有物质追求,生活的质量才有保障,但不可以为物质所迷惑,物质的背后是对理想的执著。我们只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的人,活得洒脱点。人生时刻面临困境和挑战,敢于面对生活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时刻准备着,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为我们深爱的和深爱我们的人好好活着。人一生在实现人生目标和自我价值的过程犹如一场登山,这种攀登不是那种看不到头的攀登,而是完全可以登上山顶的,这个山顶就是一个人能力智慧的充分发挥。让人感到最幸福的时刻,一定不是那些吃饱喝足的时刻,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肯定也不是吃过美味的食物。真正让人难忘的,一定是那些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能力水平,解决某个棘手的问题,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帮助的时刻。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不是肉体的快乐所能相比的。当然,肉体快乐是精神满足的基础,当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自然不可能去追寻精神层面的富足。
人欲望得到满足和实现,就快乐就开心,所以人们常说,为了开心而活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着的理由。但不管怎么活,我们都要让自己快乐开心,但仅有这点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让家人、众人快乐开心,众乐乐才是真乐。人活在世上,命运自己主宰,开心自己做主,不要受外面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影响我们的心情,如果我们活着连开心都不能自己做主,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但如果只为了自己的开心而活着,那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因为快乐开心,所以活着。人活着应当开心。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开心”,活着不开心还不如死。当然,如果只为了自己的开心而活着,那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真正的开心是能给你旁边的人,给大家带来开心。因为快乐开心,所以活着。但是,也有不快乐不开心,甚至痛苦的时候,当一个人面临家人的离弃、爱人的舍弃、朋友的抛弃、众人的嘲笑,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千万不要因此而沉沦,要昂扬起来,因为你还有未来,还有奋斗。有言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困难,越要坚强,越要挺住;越是不堪,越要坚持;越是这样,越要活着,更要证明自己;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要用东山再起证明自己,让家人、亲戚、朋友、众人和社会重新认识你认可你。这就是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开心,这样活着更具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要坚强活着。许多人觉得,来到这世界上就是为了自己、也为人别人开心,每天做些有意义的事,比如为自己或为别人做些力所力及的好事善事,让自己快乐,也为别人带来开心,因为快乐开心所以活着。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发现自己在小时候特别单纯非常快乐,可长大了却很难快乐或说总快乐不起来,明明没有什么特别令人伤心的事情,但就是不快乐。这是为什么呢?经过细思沉思深思,发现不快乐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欲望也在增长,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以才不快乐。而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不满足就会有痛苦感,所以,人长大了总是不快乐!但是如果人活着不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满足欲望其实并不是人们想要的,人们想要的是满足欲望痛快淋漓的快感惬意与舒服的过程!满足了代表欲望的湮灭,而原始的欲望让人痛苦,这痛苦湮灭的过程恰是人们想要的快感。欲望是苦,那满足欲望又怎能不是灭苦呢,灭苦又怎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人活着不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快乐吗?为此,人总是痛并快乐着。人们就是为了享受快乐快感而活着,想着那些生命中一个个欲死欲仙的享乐过程与真真切切快感快乐,有谁会舍得去死?!这就是人们为了满足欲望和开心而活着的根本缘由。
2024年6月10日作于旅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