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孟子的君臣之道
前面我们谈了孔子为人之道、老子的处事之道和庄子的养性之道,因为时间赶紧,写得很仓促,待出书之时再作深论与完善,但大家依然反应很好,这是对我的莫大的鼓励与激励,在此谢谢大家。今天,我们来谈谈孟子及其君臣之道。说到孟子,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他,可谓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他与孔子齐名,孔子是圣人,他是亚圣,人们把他俩合称孔孟,他们学说思想称为孔孟之道,他们是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思想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生卒时间不详,大约是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之间,与庄子一样活了83岁,也是高寿,他与老子(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0年,享年101岁)和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相差一百多年近两百年,与庄子(公元前369年至少公元前286年,享年83岁)是同一时代的人,大家可能发现他们是都是中国文化名人,都高寿,文人专心专注,志存高远,献计献策,著书立说,广泛交流,生活充实,与世无争,名气一出,达官贵人甚至国君皆与其交往,天下事了然心中,不致迷茫无所为,自然心态好寿命长。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国,就是孟子的祖先。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研学、周游列国。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中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没有讲他的老师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其受业于何人,自汉代以来颇有争议,但关于他的老师传说中有三个人:一是认为师从子思;一是师从子上;一是师从子思之门人。朱熹云:“私,犹窃也。淑,善也。李氏以为方言是也。人,谓子思之徒也。”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而且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子思的父亲孔鲤(孔子之子)生卒年,鲁穆公的在位时间进行推算,孟子受业于子思是难以成立的。由此看来,孟子师从子思之门人较为妥贴。关于孟子的父亲更加缺乏资料,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认为孟子“宿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样,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孟母教子的故事,史书上记载颇多,其中“孟母三迁”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至今仍在传扬,孟母的言传身教对孟子成为“亚圣”具有巨大的作用。孟子对孔子尊崇备至,高度认可,他在《公孙丑上》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为传承弘扬孔子理念及儒家文化不遗余力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同各种败坏损害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学派和学士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当时与儒家争鸣者,以墨家和杨朱学派的势力最大。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又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孟子痛斥杨、墨学派,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卫)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他说,他这样严厉地驳斥杨、墨的异端邪说,是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个圣人的事业,他要正人心,就必须辟杨、墨。他的弟子公都子告诉他,别人都说他好辩论,他说:“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与孔子一样,早年以贤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希望天下能施行。当时的贤士能人及思想家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学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先后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他游历列国的具体时间,史书没有准确时间地点记载,后世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大体上了解或推断其时间和情况。孟子大约是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受到各国君王的高度重视和盛情款待即史书上所说的礼遇,他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献计指导,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受到百姓的尊崇。刚开始国君诸侯们都认真听取他的治国理政建议,他游说的五个国家中,其中游说齐国宋国比较成功。他先后三次去齐国,前面都未游说成功,到齐宣王主政时,听取并采纳了他的治国建议,终于使齐国成为当时最富的国家,他就是根据齐宣王善良仁慈的性格特点,用春秋五霸的史例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推行仁政。在游说过程中孟子还专门用“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诗句来打动说服齐宣王爱护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生产,齐宣王听取采纳了其意见,齐国成为战国当时最富国,也成为强国。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敏锐智慧的思想家,他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我认为孟子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仁政,他游说各国都是在推广推行其仁政思想和理念,就是要当政者爱护爱惜人民,体恤民情民力,安抚善待好百姓,让百姓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这样国家才会兴旺发达。这个思想理念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后世国家社会治理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规模气势都蛮大,他也是处处受到诸侯权贵们的优待,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就有点膨胀,有占得意忘形了,在游说诸侯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不懂得尊重人,不像孔子一样做到克己守礼,常逞嘴舌之快,对诸侯们颐指气使,横加指责,自以为得意,他不管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在其著作和史传中可见一斑。加之,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都希望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所以他的很多政治主张没有被采纳和接受。其实他的仁政与强国争霸及统一没有矛盾,主要是他那趾高气扬的作派让诸侯们非常排斥特别反感,这可能是他游说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所以,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谨言慎行,学会尊重人,不能逞口舌之快,凡事要三思而后言、而后行。他的游说除了在齐国宋国产生了一些影响外,其他地方没有产生决定性或实质性影响。于是,六十多岁时,告老还乡,孟子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孟子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他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教育家。
下面我们来谈谈君臣之道,什么是君臣之道?君臣之道指君臣之间的相处法则与规矩的总和。包括君主的德行与仁爱、臣子的忠诚与操守、君臣间的礼仪礼节、分工合作、互动原则、责任义务、公平公正、赏罚分明、教化与德治等。中国古代对人在社会关系的群体性非常重视,具体表现为"五伦",即五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据《礼记·中庸》记载“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其中,君臣关系摆在第一位,可谓是重中之重,它能够直接反应出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状况。君与臣是相伴而来的,有君即有臣,离开了对方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君臣体系是有别于一般统治阶级成员的特殊利益集团,是政治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历来受人们的关注。君臣关系问题也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早在《尚书》中,就已有很多君臣对举以及期间关系的论述,但是对君和臣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出具体的思考,直到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动乱,政治不安,人们才真正开始审视君臣之间的关系。孔子和孟子在君臣之道上都颇有建树。孔子的君臣之道是温柔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是孟子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德高于位,关于君和臣,孟子有自己的见解。
下面我们来看看孟子的君臣之道,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的君臣之道是建立在“民贵君轻”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丘民”就是众民。所谓“得乎丘民”,就是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可以成为天子。如果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就必然会失掉天子的地位。“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社稷,在古代是祭祀土谷之神的所在,也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诸侯危害了国家政权,那就要改立诸侯。土谷之神(社稷)接受祭祀仍然不能免除水旱灾害,那就改立土谷之神(社稷)。诸侯和土谷之神之所以被改立,就是因为危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天子的地位之所以失去,就是因为他失去民心。可见“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天子是为民而设,所以“民贵君轻”。孟子君臣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君臣平等。孟子认为君臣间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以礼相待。孟子曾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所谓投桃报李,士为知己者死。又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贤明的君主总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比如说刘皇叔用关羽、张飞、诸葛亮,至今传为美谈。孟子认为,君臣关系不是君尊臣卑,而是相互对等的:君主把臣下看成手足,臣下就把君主看成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狗马,臣下就把君主看成路人;君主把臣下看成土芥,臣下就把君主看成仇敌。孟子特别强调:在国家的政治行政运作之中,君主犯有大过,大臣反复劝谏,他还是置若罔闻,以致四境不治、怨声载道,异姓之卿可以辞职不干了,贵戚之卿可以另立新君,即使杀了他,也只是听说杀掉了像商纣那样的独夫民贼!
二是君臣要摆正各自的位置。关于君臣应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说话做事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要搞得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孔子曾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说一个国家,作为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作为臣子就要谨守臣子之礼;作为父亲就要有着父亲的样子,而作为子女也要谨守子女之礼,若想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而森严的上下等级关系,而这种关系不能被打破或是逾越,否则只会落得君将不君,国将不国,这不仅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封建伦理关系的集中体现。君不君,臣不臣,则不成体统。孟子也曾说:“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说,工匠做工匠的事,乐师做乐师的事,君王做君王的事,臣子做臣子的事,大家各自守好自己的本分,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国家才会正常运转,才会大有希望。孟子还说:君臣之道,所谓投桃报李,士为知己者死;又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贤明的君主总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不然的话,反目成仇,两败俱伤,也就君不君,臣不臣;领导不领导,被领导不被领导了。
三是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王要关爱体恤臣子,臣了要尊重忠诚君王。孟子曾说,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认为臣下如何对待君王,取决于君王对待臣子的态度。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君王把臣子当家人,臣子就会把君王当主子当父母。孟子曾对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腹心;君主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臣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齐宣王说:“礼制规定,已经离职的臣下也应为过去的君主展孝。君主要怎样做才能使他们为他服孝呢?”孟子说:“臣下有劝谏,君主接受;臣下有建议,君主听从.政治上的恩惠下达到老百姓。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打发人送他出国境,并派人先到臣下要去的地方作一番安排布置,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就叫做三有礼.这样做了,臣下就会为他服孝。如今做臣下的,劝谏,君王不接受;建议,君王不听从。政治上的恩惠到不了老百姓身上。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把他捆绑起来,还想方设法使他到所去的地方穷困万分,离开的当天就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种情况叫做仇敌。君臣之问像仇敌一样,还有什么孝可服呢?”
四是君臣要向尧舜学习。孟子曾说:“君臣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说君臣之道为治国管理的重点,作为君主的人要能尽君主之道,能够宽容仁爱,作为臣子的人要能尽臣子之道,能够敬爱忠诚。而作为君主和臣子的典范就是尧帝和舜帝了,不能像舜帝侍奉尧帝那样,则作为臣子的对君王的敬重和忠诚是不够的,不过是为了名声与利益而行罢了,并非真心想要助君成德,为百姓疾苦而行事;作为君主的如果不能像尧帝那样爱护百姓,一心想着让国家能够为贤臣治理,那样的君主就是坑害百姓的。所以治理国家和做其他事情一样需要遵守规则,而作为可以效法的最好榜样,尧帝和舜帝就是我们能见到的君臣之道的典范。
五是君臣要同心。君臣要上下一心,同心同德,相互信任,彼此支持,心心相印,不能相互猜忌,更不同床异梦、离心离德,这样,才能服务好国家和百姓,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过604位君王,其中有秦王汉武这样的千古一帝,也有杨广李煜之流的亡国之君。不管是千古明君还是残酷暴躁的昏君,他们都在史书上留下了或辉煌或耻辱的一笔。古代的臣子有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也有说:伴君如伴虎,最是无情君王家;还有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一些历史故事可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这些,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灭了吴国,三千越甲可吞吴。范蠡对文种大夫说:我们的王只能同苦不能同福,我们还是自己离去吧。文种大夫说天下打下了,国家稳定了,我们是功臣,要封王拜相了。后来,越王对他说:当年你教我很多伐吴的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掉了,其他的计策你去地下教导先王吧!多可怕!这说明为臣之道:要洞悉君王的心思,要明白飞鸟尽、鸟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当年马腾贡献给曹操一盒酥,杨修看见以后当即打开分与众人品尝,后来参与曹植与曹丕对于王位的争夺中被处死。这说明做为臣子不要去揣摩君王的意思,也不要恃才傲物,居高自傲。刘备当年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出来辅助他开辟帝王之业,后来诸葛亮七次北伐,尽心尽力的辅助后主,做君王的也要礼贤下士,知人善任。
六是君臣主敬。在君臣关系的基本方面,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立场,认为君臣之间人格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在这个基础上,孟子提出了“君臣主敬”和“君臣有义”。孟子认为,臣子不是君主个人的奴仆,而是为国家社稷服务的人民公仆,君臣共同目标是为了让国家更加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从此,可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很重视人格尊严,要求君王尊重属下和平民的人格。但依然主张,在君臣关系中,仍然是以君王为主,臣子为辅为次。不过孟子强调在工作中臣子不是完全被动的木偶,君王要听取臣子的意见建议。臣子对君王的态度是随着君王对臣子的态度变化而变化的,君臣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七是德高于位。孟子对待君王的态度与孔子是不完全一样的,孔子对于君王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小心翼翼的,而孟子表现出来的平等独立的,还有点清高傲世的气概,在君王面前也是不卑不亢的。孟子说:“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得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还说:“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候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这些话足以表明孟子对君王的态度,他没有像孔子那样唯唯诺诺恭恭敬敬,而是奉行德高于位,尊德乐道。他游说齐国期间,有次齐宣王召见他,他故意托病不赴,后来见到齐宣王也是直言不讳,畅所欲言。孟子认为,士不失义,不离道,才可以独善其身,才可以兼善天下。所以,孟子主张道尊于势,士方能傲立于世,不附属于人和物;作为人臣,德高于位,从而以德抗位来突显人的道德主体性和个人尊严。孟子对于君王不是谨小慎微,而是大胆面对,他认为居天子之人并非命定,有德有天子推荐也能为之,所以,他认为君与臣德为重。
八是格君心之非。格君心之非意思是纠正君主的错误思想。这是孟子君臣之道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对今天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孟子说:“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意思是说当政的小人不值得去谴责,他们的政事也不值得去非议;只有大人才能够纠正君主的不正确思想。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只要把君主端正了,国家也就安定了。在君主专制时代,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又是人民道德上的楷模,君王一个随意的念头,就可以左右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安稳。儒家关于这一点有很深刻的认识。如孔子说过“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孟子说:“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儒家希望仁政,其实质主要在于君主之德性仁善,那么就要用臣的权利来限制君主,从而避免君主无道、滥用权力,使国家、百姓免遭不幸,那就得真正去解决君与臣的关系。在孟子的君臣关系思想中,具有“大人”德性的人先是君之师,然后才是君之臣,其事君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出君主的过失,格君心之非、攻君之邪心,不断砥砺君主的内心世界,使其归于大道。所以对于君与臣的关系,孟子的态度是尖锐的、强硬的,不是盲从的,而是理性的。孟子这一理念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对现实也有着借鉴的价值。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行驶至汉武帝时期之际,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定为官学,于是儒家顺势而为地提出了“君为臣纲”等纲常礼教,从此以后,这个东西也不曾离开政治舞台,直至封建王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为止。于是,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王朝时期,儒家不断地结合实际,吸纳儒释道各分支的理念,最终硬是将“内圣外王”植入人心,并成为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的“内圣外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所显现出来那种超强的外在能力(外王),这是基于内心深厚的圣学根基,深厚的内在修养;基于“内圣外王”来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的这一理念还是完整地被传承下来了。为宋殉国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文天祥的历史事迹以及其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君臣之道本身,许多人认为这是糟粕、是专制,全盘否定。或者,就古制讨论古制,解释君臣之道是什么样的,有好有坏。我这里想说的是,在现有社会,我们如何看待君臣之道,延伸一点来说,如何借鉴古代的制度、典故、人物等等。 君臣之道,古代也不全是一边倒,必须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没有那么极端。从借鉴的视角理解,就是上下级关系,其中也有二者的互动和博弈。在上的领导,应多学习汉文帝、汉光武和唐太宗,多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和气氛,能够让他们没有负担的畅所欲言;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才通畅;一个机构、单位的管理才有活力。在下的员工或下属,要学习魏征的直言敢言,也要学习翟璜、高允等人的善言巧言,不要激怒领导,让领导难堪,这样提出的建议会更容易被接纳。包括魏征,你去看他许多劝谏,不是胡来找茬的,也很注意尺度的,而且他自己说,要不是因为唐太宗的确是虚怀纳谏,允许和包容他的“胡言乱道”,他怎么敢触龙鳞,捋虎须?所以,古来的君臣之道,在新时代,我们要与时俱进,活学活用,古为今用,既不一棍子打死,认为是糟粕,也不仅仅停留在那个时代,去就事论事,泥古论古,不结合现实。说回君臣之道,如果你觉得君臣之道,仅仅限于古代帝王和臣子之间,他们相处的原则、人性、行为规范等等,那我们现在研究这个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其实在现代,君臣之道可以适用于领导和下属之间,还可以应用于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领导和下属之间,领导按规矩礼仪对待下属,将下属看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下属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最基本的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君主,要自尊自信,承担责任,创造价值,同时保持清醒,关注社会,不要被环境蒙蔽、胁迫。孟子君臣之道,可以灵活地应用到这两个方面,领导和下属,个人和社会,如果展开来说,那也有很多,同样都有借鉴意义。(未完待续)
2024年7月16日作于南方调研采访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