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人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二)

  二、立志向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告诫世人:“君子可以无功,不可以无志。”此话告诉我们,志向对人十分重要、非常必要,一个人的志向决定其能走多远。立志是目标,明志是目标之因,成志是目标之果。所以,我们每个人必须立志,立志要先明志才能成志。今天,我们要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志向、立志向?二是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好?三是为什么要立志向即立志向的价值意义是什么?四是怎样来立志向?五是如何来实现自己的志向?这五个问题解决了,本节内容就圆满了。

  什么是志向、立志向?志向是关于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志是志气,向是目标。立志向就是下定决心做某事而确定目标和制定方案。如,老远老远看着山峰,说,我要爬上那个山尖尖,从南面攀爬,不爬上去,不罢休。志向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具有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有不同的志向。一个高尚而想有所作为的人所立志向一定是崇高而远大的。从个人来说,志向主要通过选择职业来体现,个人应选择社会需要的、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作为志向,并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奋斗。也就是说志向是一个人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志向是心愿所往,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所在。

  王阳明在《示弟立志说》中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人的命,树的根,水的源头,在王阳明心中,志,何其重要!水源不疏通,那么川流就会停息;根本不予培植,那么树木就会枯萎;性命不延续,人就会死亡;人不立定志向,就会气质昏浊,无所作为。所以,君子做学问,无时无处不以立志作为要务。立志,仔细琢磨,我认为并不是一个高大上,高大到我们凡夫俗子难以企及,而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一种规划思维。比如,计划用五年的时间换辆新车,争取每周踢一场球,戒烟、戒酒、减肥………都是立志。“立志”通俗的话来说叫目标,用浪漫的话来说叫梦想。叫法不同,本质一样,只是人的所需和目标大小有所差异而已。由此可见,志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人们常说: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古人云:“人无志,非人也。” “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人人都应该立志,有大志之人,才能做大事,古今中外,大都如此,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诸葛亮志当存高远;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陆游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罗曼·罗兰为了高尚的目标,多大的代价我也愿付出;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毛泽东从小胸怀大志,从小就有崇高的志向,他曾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些名人名言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信心,更要有志向。“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一个人没有志向,就好比大树没有根一样,他就没有生命力,没有光亮。人,有志向,成功时,不会醉倒;失败时,不会倒下,不会灰心丧气,不会怨天忧人;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关卡,依然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好局面。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干大事,揽难事!立个志向,树个目标,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心在那里,路就在那里;有了志向,才有做人的本事、气魄和胆略。所以,做人需要我们的志向与信心。

  人活于世,是应该有一点志向的,比如唐僧,他的志向是到西天取得真经,然后回故土,为家乡的佛经佛法做点贡献;比如三国时,刘备的志向是:痛心“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所以立志“欲信大义于天下。”唐僧本是平凡人,是一个认真学习经文的僧人。因为想完善家乡的佛教经文,所以,立志到佛法起源处寻求真经。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不只是妖魔鬼怪要取唐僧的性命,就是自然界中的山高水险,还有狼虫虎豹,哪一样不是要命的危险?还有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等等困难,哪一样不折磨人?但是,有志之士有为无畏!有志者,事竟成!刘备虽系汉皇室,但穷困潦倒,走投无路,投奔多人均以失败告终,也成了一穷人,他却人穷志不短,发誓要光复汉室。于是亲自招兵买马,通过桃园三结义,有了关羽、张飞,后来又有了赵云、赵子云、诸葛亮等。像唐僧一样,刘备志向坚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对诸葛亮说:“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曰。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刘备有这样的志向,所以吸引有能力的关羽张飞赵子龙诸葛亮来辅佐他,共谋大业。有志向者,自带人格魅力。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但是集结了众人的力量,就没有成不了的事。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古文,文章里讲了一个故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这个故事很简略,僧贫者一路上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发生了什么故事都没有写,但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立下志向,下定决心,付诸行动,方有可能成功。你看,富僧多年想去南海,并且很有条件去,由于没有立志和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所以一直未能如愿;而穷僧条件差,很难去,但由于他立志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终于去成了。唐僧、刘备、穷僧由于立志向、下决心,并付诸行动,他们都成功了,真应验了那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些告诉我们:只要立志向,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每一个时代都会出一些有志向的人,每个人在实现志向的路上都会发生许多精彩的故事。故事中有艰难,有险阻,更有许多人相助,甚至一路相随。有精彩故事的人生值得炫耀,立志成事的人值得帮助。

  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人生志向呢?这个问题最难回答,人各有志,很难说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永远不会有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北宋大儒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可作为我们每个人的志向,不是说要每个人都做到这四点,而是要有这么个意向和韵味,只要有这份意就行了!这四句其气势磅礴,言简意宏,被人们传颂不衰,必将流传千古!同样,这四句话也说出了所有想有所作为人应有的志向与追求,也是我们许多人奉之为座右铭以激励自己的一句话。所有人永远不可能有统一志向,有志向就是好的,只要志向对自己发展有帮助,对他人无伤害,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对人类有益就是正确的高尚的!

  人为什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向是人生的基础,有了它,人生的迷途开始清晰起来,不再随波逐流,不再浑浑噩噩。“立志”是阳明心学重点强调的,他认为无论做任何事,首先都得立志,否则将一事无成,“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没有一个“志”,就好似没有舵的船,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中随波追流,没有方向终将难有作为。“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会成功。所以做人一定要有志向。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人没志气,就会失去斗志,失去意义,失去人生追求的乐趣,更谈不上人生幸福。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志气,就是人生的底气;拥有志气,可使得我们面对困难挫折永不低头,越是艰苦环境,越是向前奋进!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成功与否,主要看他做人是否有志气,即是否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与是否有坚定的信仰信念。一个人要想做大事,成就一番伟业,前提是必须有志气,有了志气,才有前进的胆识和动力,才会愈战愈勇,愈挫愈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人生在世,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无钱,但不能无志!人无志气,就象鸟儿没有翅膀,飞不起,行不远,还会迷失方向。志气是人生的发动机,它会驱使你冲破千难万险直挂云帆济沧海!人,不怕山高,就怕腿软,不怕贫穷,就怕志短,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要想成就大气候,首先一定要有大志向,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以刘邦和项羽为例,表面看,刘邦的能力不如项羽。刘邦最初是个地痞无赖,后来做了个小小的亭长,一点本事都没有,既贪杯又好色。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生得魁梧,力能扛鼎,又熟读兵书,能征善战。但相同的是,这两人都胸怀大志。有一次,秦始皇东巡,到达会稽山时,叔叔项梁带着项羽去看热闹。看到秦始皇的排场,当时才十几岁的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也是如此,他做亭长时曾到首都咸阳出公差,看到秦始皇出行的排场就感叹地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你可以不识字,但不可以不识人;你可以不看书,但不可以不看人。”他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就在于他胸怀大志,并能让天下能人为他所用。人若无志就会过一天算一天,庸庸碌碌度过一生,没有任何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志向就好比一个人的人生动力一样,他有动力去迈向这个目标,每一步都走得明白踏实,走得无怨无悔。那我们思考一下,我们自己有没有坚定的志向,我们的孩子有没有从小立志呢?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一定跟他的志向有关。苏东坡先生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他这个坚忍不拔的意志就是他已经立下的为国为民的志向与誓愿,这一生都不会改变。做人志向要大、要坚,心要细、气要和。当然,“志”是要利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是与道义、恩义、情义相应的。假如你立定的志向是为了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那这个叫“卑志”, 卑下的志向,那这一生就没什么意义了,可能就变成欲望的奴隶了,所以我们要立高志、壮志、大志。我们作为父母,立定的志向也会影响我们孩子的志向。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责任感?一讲到下一代的情况,那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那个是结果,原因出在哪?我们有没有把立志,有没有把人生的格局,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我们的孩子呢?还是孩子从小也是以追求人生的享乐为他的目标呢?那他要有大志、要有责任感就很不容易了。范仲淹先生的祖上,从汉朝的范滂起,都是以“天下为己任”,才能出这样的后代。范公的后代这八九百年,每一个人心中都以他这样的教诲来作为人生的态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身为父母,为人师表,以至于为人领导,或者在一个地方推广传统文化,那我们就要真正做到孔圣人所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我们学习儒家的教诲,目标就是做君子,再提升做贤人,终极目标是要做圣人。我们听到“圣人”两个字,有没有觉得好遥远啊?是啊,我们今天就是因为几十年来顺着自己的想法做错了很多事,甚至于染上了很多不好的习气,生活过得不自在、不快乐。现在有机会跟孔圣人学习,那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那样的人生快乐,是我们要去效仿、去契入的。孔子,我们刚刚讲到,我们既然要跟孔圣人学习,那就要放下自己错误的想法,要随顺圣贤的教诲,这是学习时非常重要的态度。我们学归学,怎么烦恼还是顺着我们自己的想法,那这样要受益就很困难了。《孝经》里有一段话非常好,“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就是一个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都想着有没有符合圣贤人的教诲。一个人能时时是这个态度,他三年就会有所成就了。每一天都这样地观照自己,慢慢地就习惯成自然了,处事待人接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部都跟孔老夫子的教诲一样。所以孔老圣人又讲到,“不学礼,无以立”, 一个人要立住道德,立住人品,首先他要学礼。而这些礼,其实就是圣贤人立身处世的所有原理。

  人要有志向,志向决定着一个人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志向的大小决定人生的高度。文天祥有一句名言:“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志向,是成就这一切的关键!战国末期,李斯从一介布衣崛起为秦国决定性人物,助秦王歼六国、削重臣、夺军权、振宗室,何其辉煌。但改变了李斯一生,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却是一件偶然的小事,或者说应该是李斯不甘平庸的志向。李斯青年时曾为郡中小吏,主管乡中文书事宜,他常常在厕所中见到老鼠辛辛苦苦地觅食,但得到的仍是污秽不堪的可怜的一点点食物。饥寒交迫,且又常受人和猫狗的惊扰,惶惶不可终日。再看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人囤积的好粮谷,住的是高楼大厦,而且没有人和猫狗的干扰,饱食终日,无忧无虑。于是,李斯感叹说:“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这老鼠,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理想的目标环境。”这对他的一生取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后来,他投到当时大儒荀卿名下,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他看到楚王胸无大志,不足与之为谋;又看到六国日渐衰弱,无从建立号令天下之奇功。只有秦国,经历了秦孝公以来的六世,特别是秦昭王以后,已经奠定了雄踞七国之首,有可对诸侯国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可望代替已名存实亡的周室而一统天下。于是,李斯对荀卿说:“秦王想呑并诸侯,一统天下,成就帝王大业,这是智谋之士奔走效力、建功成名的大好时机。处于卑贱的地位而不思有所作为去改变这种境遇的人与禽兽无异,人的耻辱莫大于卑贱,悲哀莫甚于穷困。我将西行入秦,为秦王出谋划策,建功立业。”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去世,太子子楚继位,就是秦庄襄王。吕不韦当上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羸政继位时年龄尚小,大权握在太后赵姬与丞相吕不韦手中。李斯投到吕不韦门下,一直勤勉谨慎,蝉精竭虑,终于得到吕不韦的青睐,被任为郎,从此参与政事。后来,李斯有机会与羸政会面,得到羸政的赏识,被羸政称为“客卿”,进入秦国领导集团的核心。南宋词人辛弃疾曾经感慨:“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的孙仲谋就是孙权。孙权少年时期即有大志,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孙权未满20岁即继承父兄基业争雄江东,但他并不满足于占有东南半壁江山。尽管他对阵的是拥有“卧龙”诸葛亮、五虎上将的刘备,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曹操,他也敢于去拼、敢于去夺。他始终牢记少年时的志向:“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这就是他贯彻一生的“志”,他追求的是“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最终使得一代枭雄曹操也不得不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诸葛亮也说:“志当存高远。”成大事者需先立大志,因为人的行动总是被意志、理想所决定和支配。意志一旦树立,就会变成行动的方向和动力。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个人的发展方向及长度,他会沿着志向指定的方向做出自己的努力。志向是成功的向导,是生命奇迹的源泉,志向远大的人最容易成功。细数身边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从小立下志向,拥有梦想的人。所以,民间就有“有志者事竟成”的谚语。对于有志成才的人来说,很难想象没有梦想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比尔盖茨从小酷爱读书,除了童话故事,他最喜欢的书要数《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常常一读就是几个钟头,对书的迷恋和狂热真是无人能比。盖茨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这在同龄人中是罕见的,无论游戏还是比赛,盖茨总要争个高低。盖茨就读的中学是美国最先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在这里,盖茨如鱼得水,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凡能弄到手的计算机书刊、资料,盖茨总是百读不厌,还能举一反三。同窗好友常向盖茨发难和挑战,坚强的意志力和强烈的进取心使他俩成为知己。好友曾说:“我们都被计算机能做任何事的前景所鼓舞……盖茨和我始终怀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也许我们真的能干出点名堂。”从比尔盖茨的青少年时代我们就可以看出,也许盖茨最早所具有的梦想与一般人相差无几,财富、成功、金钱对一般人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而已,但盖茨却能够将这一梦想与自己新接触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得他的梦想有了坚硬的基石。盖茨还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志向:将来,在每个家庭的桌子上面都有一台个人电脑,而在这些电脑里面运行的则是自己所编写的软件。正是在这一伟大志向的催生下,微软公司诞生了,正是在这个公司的推动和影响下,软件才发展到今天这种蓬勃兴旺的地步。伟大的志向造就了天才,并促使那些天才们经常追逐自己的幻想和梦想,最终走向成功。

  综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伟大的志向。正是这志向,在其前进的过程中,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和打击当中,激励着他们勇敢地向前,不断坚持,从而走向成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欣赏做事积极主动的人,可是,往往会有人认为,主动出击的做事方式可能就是自讨折磨,因此,这些人常不愿主动地去做事,更厌烦为此指挥自己的人。其实,主动出击往往会主宰自己的未来,我们应该感谢迫使自己主动的人。“时势造英雄”之说固然不假,但英雄年轻时肯定有超越常人的宏伟志向。伟大的目标造就伟大的人物,志向渺小的人注定会走平庸的人生之路。胸无大志,焉能铸造辉煌的人生?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强调的正是立志和守志的重要性。守志就是必须坚持对所立之志的一贯性和持久性,不可朝三暮四,一日三志,要持之以恒。守志虽然重要,但立志是守志的前提,是守志的基础。立下大志,不一定可以成大事,但成大事的人,肯定都立过大志。少年当有凌云志。志向是成就这一切的关键!成大事者需先立大志,因为人们的行动总是被意志、理想决定和支配。意志一旦树立,就会变成行动的方向和动力。人要有志向,不能庸庸碌碌、浑浑噩噩,让青春年华在琐屑而繁忙的生活中渐渐逝去,让意志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悄悄消磨。在这方面,让我们谨遵先贤们的警言:欲成大事,先立大志,立志守志,方能成大事!

  人无志向,柔弱无刚。没有志向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成功人士无一不是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拼搏成就辉煌人生的。俗语说:为人有志,前途有望。做人应先从立志开始,志向也是人生希望的开始。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境界,在对志向的追求过程中有了很好的体现。立志的人和没有志向的人,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大不相同。然而,志向并非出生就有,它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确立的,尤其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反叛中形成的。每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常常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尽管很多人看到了这一点,但却因为更多的原因失去了改变现状的勇气和信心,更不能为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立下高远的志向。曾国藩与别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仅看到生活无奈和不如意的一面,还能因自己所处这样的环境而迅速觉醒过来,并为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立下了远大志向并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实现它。曾国藩曾很有感触地写道:“《礼记》中说,君子庄敬日强。我每一天都过着安逸、放纵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人渐渐失去斗志,精神上也慢慢衰颓下来。正如那些草木,志之不立,本之拔矣。”由此番话可知,曾国藩也认为没有志向,生活就了然无趣,人也会因此而堕落。人要有成,先须立志。志向是一个人给自己划定的人生境界,它限制着自己人生的道路、生活的内容和成就的规模。由于立志规模的不同,现实的人生也会不同。曾国藩出身寒微,曾为了读书四处筹钱。为了买到一部自己喜爱的书,把御寒的衣物垫在当铺里,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在自己处境十分糟糕的情况下仍然如此自强自立。在他后来功成名就之时,做人更是不忘自强自立。在曾国藩的头脑里,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立”。在他看来,一个人能够“自立”,方能于事业上真正有所成就。曾国藩还认为,一个人整天沉溺于过度的自虐和自责里并非积极的处世方法,其关键在于自身的觉悟,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由“悔”字诀而升华出来的修身智慧。

  古语有云:“富贵足以愚人,贫贱足以立志。”也就是警示后人:富足安乐的环境可以让人失去奋发自立的动力,从而消磨自身的斗志。相反,贫困艰苦的环境却可锻炼一个人的心志,使其在这种环境中觉醒,从而萌生改变现状的动力。曾国藩处在安适、舒心的生活里,仍念念不忘自立自强,这是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的。环境的好坏对于心境是有影响的,但是并非起决定性作用。人的一生应勤于思,善立志,多想想自己要如何生活、如何奋斗。即使某一天身先死了,也能为世界留下点什么。正因为如此,人活在世上都应自强自立,努力追求那些旁人不敢追求的东西,努力去做旁人不敢做也无法做到的事情,有此自强自立之精神才能报效国家,兴旺家业,才对得起自己。所以,做人的第一根本就是树立志向,以此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让自己振作起来,有了目标和方向,人生才不致陷入迷途。只有远大志向才能不断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一流的人才不一定能干出一流的事业,但能干出一流事业的人必定是一流的人物。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欲成就大事业者,就必须要先立志。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开始时本来有相当水平,然而多年过去之后,他就与别人没法比了,不是他的智力不如人,也不是条件不如人,而是只懂得一味努力付出,而不知道是为什么在付出。没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到头来是“竹篮打水”,空忙一场。人一生如果没有奋斗的方向,便像没有舵的船,只会四处漂流,遇险也不懂避,遇激流也不慎行,终无所成。曾国藩说:“人行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百般苦学,广泛阅读。尤其在翰林院、詹事府任闲散文职时,悉心钻研历代的典章制度和封建各朝治理国家的经验。曾国藩读书如此用功,决非为了求得高官厚禄,更多是为了“进德”、“修业”。曾国藩与平常人一样,也有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目光短浅的时候。一次,他曾无情地鞭笞自己:“没有人生志向,生活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内心也就无法自由,这一切的一切其根本就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我对事情常常持有偏见,往往不能容忍小的事情,因此一些微小的事情也会让我想一个晚上,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没精打采的,这正是我思虑过多的原因。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自己见识又肤浅,想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简直太难了。更何况想的都是粗陋的拙见。在与人交往时爱往小处计较,而引起自身的大不快,又无时间调整自己,长此以往,就是自己在耽误自己啊。”从这里可见,曾国藩勇于面对自己心灵中最晦暗的世界,可以毫不掩饰地对待,反省也很彻底,现代的人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曾国藩说:人要是立有志向,也就能做圣人、做英雄。没有什么无法做到的事,也无需求助于人,这就是强才自强。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曾国藩深信自己如深山中不为人知的巨木,终有一日将成为支撑国家的顶梁柱。他也确确实实现了心中理想。曾国藩的志愿,是和他的治学目的紧密相关的。曾国藩刚到京师时,不免六神无主,导致心神不静,他认为自己心神不静是因为没有志向,后来他发奋立志,改名为国藩,决心为国家之藩篱,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发愤图强,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努力!每个人治学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跻身仕途,或想发家致富,或想陶冶性情,或想消遣自娱,或想著书立说以警后人。正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曾国藩虽然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官位进而得以升迁的,但他对钳制心智、残害性情的科举制度却贬损有加。他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由此可见,曾国藩认为读书对于国家,对于自身都是有益的,大可以报国为民;小可以修身养性,卫身谋食立足社会;可借此展现志向,拼搏进取。三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当然,这里的读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上升为一种理念上的行为,是治学意义上的读书了。一方面,曾氏继承先秦孔子、孟子、墨子的观点,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成为“贤士”、“君子”以至“圣人”;一方面则秉承宋朝朱熹之学说,主张读书要“明天理”。但另一方面曾氏又继宋朝陈亮“经世致用”及北朝颜之推“谋生”之说,认为读书大可报国为民,小可修业谋生,以自卫其身。曾国藩在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继承古代各种观点的合理因素,提出了较为客观切合实际的新的读书观。不为个人荣辱得失,不为功名利禄,不为一家之饥饱,而是志在为国为民。因此他认为读书应以报国为民为最终目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时至今日,也还不乏读书为混文凭之人,读书为混官做之人,读书为装饰脸面之人,读书于他们不过是一纸文凭,一块功名利禄的敲门砖而已。为了这些俗物而去读书的人,虽有所成,但只会成其小;为国为民而读书者,虽路途远,但必将成其大,立其功。把报国立志与读书相结合的人才是有建树的人。曾国藩不是伟人,他只是一名封建士大夫,在国与己的选择中更多倾向于后者。他的进德修身的延伸便是既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其明哲保身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他能够提出读书的最远目的是报国为民,且能志在于此行,如此已实属不易,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立定志向以后,人生的方向就很清楚,凡是跟这个方向没多大关系的,我们就可以把它放下,我们就不去做,这样轻装前进,我们进步就快,成功也快。如果人生没有一个目标、没有一个方向,往往就会像只无头苍蝇,乱飞乱撞,我们每天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的机遇,不知道如何去抉择,所以东搞搞西搞搞,搞来搞去搞到最后,看起来好象样样都没有什么成就,甚至有很多人抱怨说我这一生过下来,或者是过了大半辈子,都不知道一生干了些什么,这样的人生过得就很冤枉。所以,我们做人必须要立志向。

  志向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如何来立志呢? 首先,欲立志当先明志,不明志为何,何以立志?所以,要立志先要明志,要知道自己准备立什么样的志,而后考虑如何来实现。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拥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往往没有方向,无法准确衡量自己的成就。一个好的目标可以激励我们一步步向前走,去实现梦想。要想确立明确的目标,需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认识。可以从自己的爱好、特长、优点等方面出发,逐渐确定一个符合自己的目标,这是立志第一步。其次,要努力追求。有了明确的目标,就需要付诸实践,并且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人有好的目标,但如果没有努力为之付出,那么就只是一厢情愿。努力并不是简单地刻苦工作,而是持续、积极地追求自己对目标的实现。另外,还需要坚持奋斗,面对挫折、失败,不气馁,不放弃,找出问题并及时纠正,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立志没有早晚。人,什么时候立志都行,都不会晚。要知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立志当立高志,高志激人奋进;善其身达其心,通其思行其志。志长,志气如长虹挂日,气通山河,立志传九天,明志而致远,鞭挞本心而为志存;志坚,立志不怨不言,哪管山河倒挂,乾坤倒转,我志当坚若磐石,不以外物左右;志远,立志难望,志在远方,步步弥坚,也要步步印实。立志根本在于志所求和志在何方。第四,立志前要明白自己所需所求是什么?如何立志?目的或是结果是什么?这个目的结果分几个层次?你的志向又是哪层?根据你的所有和你的条件来立志。 在立志时最要紧的不是不自量力而是畏首畏尾,量力而行在志向面前只是枷锁。第五,我们要认识到立志的重要性。要知道,人无志不可立!立大志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和人民都是有益无害的,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树立崇高而远大的志向!第六,要立长远志向。“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立志并不难,关键在执行。一事无成的人总会轻易地立下新的志向,而有所成就的人,不会轻易变更自己的志向,而是在立下志向后,一直坚持努力去完成志向。第七,无惧艰难险阻,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志向。俗话说,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只有坚守才会达到预期目标。只有方向明确了,在纷扰的世界,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在面对诱惑时,才可能坚守自我;面对挫折时,才会鼓起勇气继续前行。第八,立志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中的天命就是天赋,天赋予的命令。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不神秘。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就是天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我们常说,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在同等条件下,我们无法培养出一模一样的两个人,禀赋各异,人与人之间才形成了差别。所以,战国时期军事家有很多,白起能封神;炒股的人很多,巴菲特能封神;踢球的人很多,马拉多纳能称王…… 关键是,你知道自己的禀赋是什么吗?所以,立志先要了解自己,并从自身实际了发。第九,立志要遵从自己的特长禀赋。求诸于己,从吾所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静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发现自己的特长,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到极致,就是立志的方向。可以说,人生的意义就是找到自己的“天命”所在,找回“本我”的过程。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我们被私欲所裹挟,随波逐流,以致迷失自我。只有找回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千古之问。第十,立志要尊天理守天道。立志需要“碎碎念”。在《传习录》里,王阳明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何为天理?天理在王阳明看来就是天道,就是良知!天理,就是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是简单的不符合实际的我想做什么。说白了就是尊重本我,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各种问题和障碍,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方法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心中时刻不忘以天理、良知为标准,不断调整自己,确保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跑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第十一,不断学习。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一个人的核心素质。学习可以让我们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增加自信心,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同时,学习也是一个终身任务,无论迎接哪些挑战,学习都是我们最好的帮手。

  立志难在哪儿?立志难在两个方面:第一,选出一个自己真的可以终生不渝的志向。好多人,一天就可以立十个八个,换的比裤子还快。第二,坚持坚忍坚守。选出来了,自己也喜欢,不要再改变,可在实现志向的路途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能不能坚持到底,这个才是难上加难。崩溃,哭泣,走投无路,你去看那些北漂的音乐人,大都有过难以磨灭的苦难岁月,锻造了他们的人生,增加了音乐的厚重,可是,在这些故事之外,不知有多少和他们一样有理想有志向的同行者,走着走着就走丢了,走远了,走回去了。没有错,不是批评,而是叹息。志向的坚守,不再止步于心灵的向往和勾画,它是真格的,疼,切肤,坚守,忍耐,说说容易,想想不难,做起来,行起来,才真的难!

  立了志向后,我们怎么来实现自己的志向呢?实现理想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与艰辛的劳动,需要我们坚持,需要我们拥有永不言弃的精神。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人生如同一条长长的道路,我们需要一步步地前行,坚定自己的步伐,而不是急于求成或者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不要总是想着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实现我们的志向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我们要确定自己的准确志向和具体目标,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实现。目标越明确,越容易实现。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规划。第三,制定计划。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这个计划需要包括实现志向的具体步骤、时间、资源等,以及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应对。要把计划写下来,不断补充和完善,让计划更加清晰和具体。第四,要付诸行动。如果我们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必须采取行动,每天做五件能让我们达到目标的事情,并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大部分人不能坚持,如果他们看不到想要的结果,那么就会在一个月或两个月后放弃。而对于那些坚持了足够久的人,他们就能创造出他们想要的惊人的结果,并能实现他们的志向。如果我们想致富,但我们却什么都不做,那我们就永远没办法得到我们生命中想要的东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采取行动。要学会把失败当成反馈,改变策略去创造我们想要的结果。如果结果不好,就要找到原因,不断去改进。第五,要持之以恒。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遭遇到困难和挑战。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那么梦想就无从谈起。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并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方案,让自己以变应变,不断进步。第六,要保持积极心态。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心态的平稳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学会保持积极心态,并寻找激励自己的方式,可以尝试比如寻找朋友支持、听听音乐、出去旅行、刻意思考等方法。第七,寻求帮助。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发现和寻找自己所需的资源和人才,并与专业人士、朋友和家人交流,以获得支持和鼓励。同时还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源和工具,提高自己实现志向的能力。第八,要经常学习。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实现梦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修正和优化自己的计划和方法。可以通过阅读、参加培训、与人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第九,不要怕冒险。实现志向会有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有冒险精神。但是,如果总是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那么志向永远无法实现。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向目标前进。第十,行动要迅速。实现志向需要快速行动,因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制定计划后就要迅速付诸实践,推动自己朝着目标前进。每一步都需要付出行动,每一天都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第十一,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不要被周围环境和他人的看法左右,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做一个有态度的人。第十二,要不断反思和调整。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行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向,以更快地实现志向。这需要保持一种持续的学习状态,不断优化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可能会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要虚心接受这些意见建议,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变得更加优秀。当然,实现志向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事情,还需要我们的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每一个人,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的发展,了解时代的脉搏,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抓住机遇。

  总之,实现我们的志向并非易事,但事事难成事事成,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困难多。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步,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志向,美好的未来必定属于我们!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要树立崇高而远大的志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毕生的精力朝着这个方向奋斗,这是我们立世和做人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目标,有了这个人生的目标,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出偏差,我们所做的一切才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由于生活目标不清楚或不正确,走上了与社会相对立的道路,他们的行为不但毁掉了自己的前程,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做一个好人首先意味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要有一个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动力和价值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志向,都要朝着目标走,都要有着对理想的憧憬,都要无惧任何艰险,这一路会有阻力有诱惑,也有焦虑和疑惑。我们得有照路的火把,有挡风的墨镜,有遮雨的斗笠,有赶路的毛驴,我们还要找到优秀的伙伴去帮助自己进步,最好找到志同道合者携手前行!记住,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持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目标,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管风雨兼程!(未完待续)

  2024年8月30日作于浙江丽水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