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人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五)

  五、慈悲心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会说:“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是妇孺皆知的名词,“慈悲为怀”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但是如果进一步去探讨,就会发现有许多人其实不了解慈悲的真正意义。佛教的三藏十二部虽然有无量的法门、教义,但是皆以慈悲为根本,佛经上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可见慈悲思想与佛教关系之密切,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萨道,不外是慈悲精神的实践与完成。佛经云: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激发慈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很多藏传佛教的弟子终生持诵四无量心几十万乃至数百万遍。即: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憎住平等舍。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一是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二是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三是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 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

  慈悲心是一念之起所产生的同情、怜悯、喜悦、满足感,这一念是由恶转善、由错转对、由黑转白的过程。《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里的恻隐之心便是慈悲心,不过是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因此,慈悲心是每个人都应当常保持的心理,因为它是走向真正人生追求的起点。慈悲心是指要将天下的所有,乃至禽兽昆虫草木都视作如同己出,跟自己是同体同生同命从而爱护,这就是一种慈悲心。关心爱护所有的人,并且连同我们不应当损害的禽兽昆虫草木,这种慈悲心可以说是建立最完美和谐状态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状态、人与社会和谐状态的一个重要之心,就称之为慈悲心。

  今天人为何一提到“慈悲”,反而会有所排斥?特别是年轻人,往往将慈悲与软弱、妇人之仁、滥慈悲等画上等号,这真的是大大地曲解了慈悲的精神。慈悲一词源于佛教,通常指佛菩萨因爱护众生而给予众生欢乐慈爱(慈),因怜悯众生而拔除其苦难(悲)。这是佛教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在不同人群、不同发心程度的表现上也各有区别。究竟什么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佛菩萨又是怎么将慈悲善巧地应用在利益众生中的?当我们认真学习了佛经的一些知识后看完,也许会重新定义慈悲,也一定能对慈悲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让我们抱着探索的热情与理性的态度感受一下慈与悲。每当我们听到或者提到“慈悲”的时候,往往认为是在形容菩萨慈眉善目,但实际上真是这个样子吗?不一定。有时候,菩萨也会显现愤怒相,而愤怒相也属于慈悲的一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菩萨需要慈悲与方便。慈悲,是菩萨度众生的根本,也就是大悲心,如果没有大悲心,就跟声闻圣者没有区别了;如果只有慈悲而没有智慧,那就跟凡夫没有差别了。所以,慈悲与方便是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

  什么是慈悲?就是对于万事万物的哀悯之念。慈悲,是佛教用语,慈指给予众生安乐;悲指拔除众生的痛苦。为慈与悲二者的合称,在佛教中为基本教义之一,也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大乘佛教中,佛、菩萨以追求慈悲及智慧为最高目标。 慈悲,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慈悲的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亦谓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彼等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所以说,慈悲是佛道的门户,诸佛的信念。想要入得佛道,必须要有慈悲心。大家是否听说过“为利有情愿成佛”这句话?那么,为什么要去度众生呢?为什么要去成佛呢?就是为了要去度化众生而成佛。为什么要成佛了再去度众生呢?因为众生无量无边,根器各式各样,想要度化众生,就必须要有各式各样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说的“方便”,也就是“慈悲”。《南本涅槃经》中讲:“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虽然说佛呵斥声闻圆觉的圣者们为“自了汉”,但这仅仅是相对于菩萨的发心而言的。这并不是说声闻圆觉就没有慈悲心,他们有,只是心量有限。《观无量寿经》里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护众生。”这里的“佛心”是什么呢?佛心就是大慈悲,以无缘慈来涵摄一切的众生。所以,慈悲是万善的根本,众德的伏藏。《大智度论》中有“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因为有这个大慈悲的力量,在无量阿僧袛劫的生死当中心不厌烦。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件事情做久了心里难免生起厌烦心。但是因为佛菩萨有大慈悲的愿力,所以不会感到厌倦。人活于世都有或说都离不开慈悲怜悯之念,于是就立了悲与智二门。就像我们用慈悲与智慧两门,来表佛觉悟的德行,然后以观世音菩萨来象征阿弥陀佛的慈悲门,以普贤菩萨来象征释迦佛的慈悲门。所以,任何一尊佛都是以慈悲为根本,度众生也都是以慈悲为根本的。如果要发心学佛修道,就一定要修慈悲心。《南本涅槃经》上还讲:“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为众生去除没有利的事情,这叫大慈;想给众生无量的快乐,这叫大悲。所以说“慈悲”两个字,讲的就是拔苦与乐。就是我们常讲的“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前面也讲了,慈悲可以分为声缘慈、法缘慈与无缘慈,叫三种慈,也叫三缘之慈悲。声缘慈只是小慈悲;法缘慈是中等的悲心;无缘慈是大慈悲。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做好事就是慈悲吗?当我们看到穷人,比较可怜的动物,或者是看到比我们条件差的人或事,就想去帮助他,拯救他。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慈悲,其实这只不过是怜悯和同情,并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接纳宇宙万物,爱万事万物,爱生命、接纳生命的本来样子。无条件的去爱和接纳!老天不会因为你是大树还是小草而对区别对待。太阳也不会因为事物的好坏贵贱而给予不同的照耀。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这就是慈悲。正因为有这样的慈悲,天地能和谐的共存,万物能自发的生长。佛说的慈悲心,有两种:一种是出于众生本欲的,世间的;一种是出于菩萨智慧的,出世的。世间的慈悲心,不用劳烦佛陀老爷子,孔老夫子早就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也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或者上帝说,爱人如己。像爱自己一样,爱每个人,我们不妨认为,这就是慈悲。

  什么是慈悲心?慈悲心是指一个人对某人某事或某事怀有不忍之心。慈悲心是希望所有众生获得快乐,使所有众生脱离痛苦,这样的心愿就是慈悲心。无我布施,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不忍众生苦,且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这就是慈悲心。无我布施,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不忍众生苦,且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这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忏悔心能消解业障、阻碍,甚至是魔障,我们“要包容别人,如果你的母亲做错事情,你会原谅;如果你的孩子做错事情,你会原谅。为什么同样一个跟你母亲一样大年纪的人,他做错事情,你不能原谅他?为什么一个跟你孩子一样大的年轻人,他做错事情,你不能原谅他?”尝试去理解他人的行为,尝试从整体角度去分析所发生的事情,甚至尝试联想到自己至亲的时候,瞋恨心与负面的情绪就会消散许多。所谓他人的不善,往往能折射出自己心中的罪恶,“是别人害了我,是别人对我不好”,而真正让我们感到愤怒的,是因为自己曾经想过或者对他人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即使别人对不起自己,自己也要忏悔,忏悔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我们正视自身的问题,关注自己的内心,从而离佛菩萨越来越近。中国古象雄文化的宗教体系经过幸饶佛陀和不同时期的佛陀传播,将慈悲心、灵魂不灭、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等象雄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更有效和深入地在中亚等广大地区传播,影响着古时印度教、耆那教和后来印度佛教的产生。佛典上总讲:中国有大乘根器,是佛法归处。藏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布丹、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仍然有很多古象雄文明中产生的宗教文化的遗迹和寺庙、僧侣,从藏区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古象雄佛法。中国古象雄文化是世界佛教的起源。大慈,是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是拔一切众生苦。故而,慈悲是特指对众生而言的。只有菩萨,才有慈悲。不是出离这个世界,而是深入这个世界,和一切有情站在一起。正因为一切有情都有他的执着心,伴随着执着心,烦恼才源源不断地像大海中的波浪将众生裹挟。众生为了从陷溺在有情执的烦恼海中拔出,唯一的手段就是大悲修行。说白一点,俗世是无限烦恼的来源,因为俗世有无穷多的束缚和局限;在俗世生活,而不断突破俗世的局限,就叫大悲修行。

  修行不只是为了修身养性,多做好事,增加一些同情怜悯心,这只是狭隘的理解。修行是修得一颗无二无别的心!修行,是为了让我们生起慈悲心,去热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本来。去感受生命的寂静,去接受,万物的本来。当你与万物的本源合一,你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是造物主杰出的创造,你会体悟到万物之美。你在万物中也可以看到自己。你会体悟到死亡和出生一样的美丽。死亡仅仅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开启,花开花谢是生命的本来样子,没有花谢我们怎么能欣赏花开的美丽和娇艳!所以没有评判分别的去接纳一切!生命就是一场体验!我们也会体悟到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也一样蕴含着生命之美,一切都是圆满的生命的一部分。没有潮落我们怎么欣赏潮涨的雄伟和壮观?不经历黑暗我们怎会看见你内在的光芒?不经历卑微怯懦我们怎会活出独立和力量?当我们真正升起慈悲心,你的内心是平静而喜悦的。深深的喜悦!纯净而富足!你会觉得再也没有比此时此地更好的世界了。这就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爱满自溢的生发!人要有智慧,更要有慈悲。不恃强凌弱,内心的强大才是最终的力量,力所能及的给予他人帮助与救济。“常怀慈悲之心,度己且能达人”,做人要有慈悲之心,慈是善良,悲是拔苦。做人,要在心田多播善的种子,内心就会清净,美德从善良中产生,智慧从清净心培养。一个人的心中,善的种子越多,他就会越幸福、越快乐、越成功。这就像地里一样,庄稼越茂盛,杂草就越少。人生不过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人只要你心怀慈悲之心,只要有能力,有机会,就出手帮助一切生命,日日行善,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分善念,一辈子都不懈地身体力行,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一个人,生在天地间,做人俯仰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安详,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不甘落后快乐的呢?一个人,活在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当中,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人为什么要慈悲?为什么要有慈悲心?佛陀说:“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拔苦予乐,即为慈悲。人生,慈是宽容,是仁善,是慈爱,是体恤,是善良,是给予众生快乐,而悲是能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心是一种对他人的深深理解和同情,是一种愿意付出爱和关怀的态度。它不仅仅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慈悲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它不求回报,只希望能够帮助他人,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安慰。慈悲心也是一种包容和理解,它让我们能够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经历。当我们遇到与自己不同的人或事时,慈悲心让我们能够放下偏见和敌意,以一种宽容和友善的态度去面对。这种包容和理解不仅能够缓解社会矛盾,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慈悲心还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它让我们能够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慈悲心让我们能够勇敢地承认并改正,而不是逃避或掩饰。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在现代社会中,慈悲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联系紧密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挑战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而当我们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时,慈悲心让我们不会视而不见,而是会伸出援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慈悲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治愈人们内心的创伤,给予他人温暖和支持;它也是一种智慧,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和世界,以更加宽容和友善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让爱的力量治愈人心的创伤,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个人有了慈悲心和感同身受之后,才会从内心发生共情的心理,才会想到去以自己的一己微薄之力,帮助别人或者改变这个世界。若是没有慈悲心和感同身受,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而在这种冷漠中我们虽然身体是有生命的特征,而我们的灵魂已经变得僵硬了,那就是说我们的灵魂已经失去了感受的能力。我们经常争论一个话题,争论得很厉害,就是:到底是富有的人容易产生慈悲心,还是贫穷的人容易产生慈悲心?在激烈的讨论中,一部分人认为只有富有的人才会容易产生慈悲心,并且有能力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的人,那些穷苦的人,自己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怎么有能力去帮助那些穷苦的人?不相信就看看那些援助非洲的国家和个人不都是富有的人吗?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只有那些曾经受过穷苦困扰的人才会明白贫穷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所以会更加容易的去帮助那些和自己经历着相同境遇的人。到底是富有的人更容易有慈悲心还是穷苦的人更容易身感同受,最后争论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在一个视频里,一个有着千万个粉丝的博主在自己的视频里明确地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个世界没有感同身受,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当然这是他个人的感受吧,我们也毋庸置评。

  慈悲心和感同身受是一种高级的捕捉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谁都拥有的。这种能力有的时候是天生自带的能力,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有这种能力,能够获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又被称作“他心通”。拥有这样的能力的人,自然就能够获得他人的感受和所遭遇的经历,而产生同理共情的心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拥有这样能力的人,并不是以身处富有和贫穷来划分的,那更多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把自己变成一个为这个世界服务的工具的能力。在我们绝大部分人内心中,是不肯这样做的,别人的悲苦和自己有什么关联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连同情心都会收起来,这个世界更多是这样的人,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而不想去过度的关心他人,即使有这样的能力也不想去过问,因为怕从自己的世界中惊醒。更多的人倾向于关注自己的快乐。然而当有些人天生就是拥有这样的素质,那就是当有了慈悲心和感同身受之后,才会把自我中执着于自我的地方去除,去投身于作为一个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比如我们都所熟知的德兰修女,她就凭借自己的这种慈悲心和感同身受的能力,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善贫苦人的生活环境,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德兰修女的个人资产极为有限,却创建了慈善基金和慈善学校、慈善医院,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当一个人拥有了慈悲心和感同身受的同情同理心的时候,才会肯放下身段来为这个世界改变做出贡献。

  做一个有感恩之心,慈悲之怀的人,可以让我们心中有爱,眼里少恶,自己活得更舒服。因为人只有修了慈悲心以后,才会放过自己,才不会事事抓着自己不放,凡事会看开。慈悲之怀,是感恩的基础,也是爱的根本。弘一法师说:“心有慈悲,没有看不起的人;心有智慧,没有看不惯的事;一切随缘,缘生缘。寒来暑往,真心不变;修行,只在于持续不间断;净化自己的内心,别无其他。”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经历中成长,在磨砺中坚强。世间哪有两全之策,人生不过三万多天,只不过都在教人学会取舍罢了。人生需要努力,但是不要着急,繁花锦簇硕果累累也需要一个过程。不知道哪一个人哪一件事,会最终成就你。所以每一段经历,都要格外珍惜。人生不是想象中那般美好,但也不是你担心的那样糟糕,我们都曾渴望命运的精彩绝伦,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用慈悲心看世界,则心无所铮;用惭愧心看自己,则不生烦恼。对顺境逆境都心怀感恩,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静能生定,定能生慧,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修一颗善良的心,养一张有情的嘴,做事有德,行为有品,就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成功只是偶然事件,不如意才是人生常态。一次顿悟不足以改变人生,静心修炼,沉淀自己才能厚积薄发。当你明白凡事皆有因果缘起,你就没有理由再怨天尤人了;凡事发生,一切皆有利于我,你将会允许一切发生,接纳所有的好事和坏事。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透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心灵的宽度,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一生修行,修行一生,修行,先修心,渡人,先渡己。坚持修心,自在一生,若不是心宽似海,何来人生的风轻云淡,早日回归生命的宁静与淡泊,必得你超然的人生。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情感纠葛的时候,慈悲之怀更为重要。我们总是对家人有诸多不满,比如,爸爸妈妈不会说话办事,姐姐弟弟过不好自己的婚姻生活,我们会轻易地评判他们,脾气倔强,性格不好,不断地指责他们,教育他们,甚至会背后议论他们,彼此之间抱怨对方。生活总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已经在承受生活给予的重担,因为人们的认知局限和个人能力已经让他举步维艰,比如,事业艰难,人际关系不稳。每个人其实都不容易,无论在你眼中,他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他都已经在承担生活反馈给他的苦难了。作为家人,即便我们没有能力去支持,至少,我们也应该心怀慈悲,不去碰触他们的痛点,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恩赐。家,是一个人的港湾。愿意看见,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宽宥,因为宽宥,所以接纳;因为接纳,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感恩。如果我们能懂得他人成功背后的艰辛,便少了嫉妒,多了祝福,因为嫉妒的根源往往在于我们觉得他人做得比自己好,得到的比自己多。实质上,当我们看到别人付出的时候,便会更接纳别人得到的是他值得拥有的。如果我们能看到他人的弱点带给他的生活重担,便不再忍心苛责。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他的坚持,他的抗争。我们才更愿意赋予他力量,而不是施加更大的压力。可能有人认为,感恩之心,慈悲之怀,这是鸡汤,然而,只有你去尝试拥有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内心悄然发生的改变,也才会发现,自己看待他人的角度和你自己的待人接物会有所不同。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成就自己。

  每一个主动寻求改变的人都是充满能量的人,我愿意陪他走过一段艰难的路。在我看来 悲悯心众人皆有,只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中,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有些人在见得多了后便逐渐变得麻木,很难再刺激产生这种悲悯的感觉,或是不相关的人和事比较难引起他们的悲悯心,毕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是我是不愿相信有人生来就有一颗残忍的心,而关于无法提供帮助时是不是就假慈悲,不是,因为这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在外面看到一只流浪的小猫很可怜,这时就产生了悲悯,人们大致会有三类行为:一是心里默默想一想就过了;二是给它一些物质帮助;三是养它。其实没有人那一瞬间的感情流露会是假的,只是有人不想为不相关的事物耗费什么罢了。有人乐意在能力的范围内为它做更多,再比如之前我遇到一个朋友的母亲需要做手术发起了众筹,可能很多人也会觉得心疼会希望病情好转,大家都帮忙转发,但是仔细看看并没有几个转发的同学捐了款或捐款很少。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关乎到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人有义务去做这件事。 “我也希望我身边的人都好好的 可是他们过得不好也和我无关,我并不乐意买单。”这大概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毕竟不可能感同身受,除非有过相似经历因的人才会共情共鸣。但是每个人在那个时刻都会有内心的情感选择,我认为这就是人人都会有的悲悯心。但是在这些情境下,都会有一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觉得这种情况见得多了,况且又不关乎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利益,别的什么都无所谓,其内心毫无波动。对于这些人,我们也无法指责。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最在乎自己的。这个问题要从大的方面来说。佛家讲悲悯,讲慈悲。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就是说对于天地来说,人与草芥都是一样的。那么同为草芥,当然都有生存的欲望。当亲眼看到身边的草芥被死亡,作为人类肯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恐惧。因为害怕自己死亡,所以看到别的生命的死亡会感同身受,内心充满恐惧不安,以及唇亡齿寒。那么,这种求生本能的衍化就变成了怜悯之心,怜悯之心的作用更多是出于本能的求生意志以及安全感。孟子说:人之为人,就在于“怜悯之心”,很好理解。如果我们对一个生物没有怜悯,那么对于自己来说也没有多少唇亡齿寒的恐惧;同样,没有恐惧就会犹如天地一样,会把他人的生命当做草芥。那么对于人类,或者种群来说就是有害的。当人类的安全感爆棚,或者感觉自己像神时,其实是没有怜悯之心的。比如,我随意的杀死一只蚊子,或者踩死一个虫子,那么它们的生命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如草芥的,不会有什么不同。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有怜悯之心的。

  人之初性本善,人只要有善心就会心生悲悯之情怀。人的悲悯情怀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条纽带,是人与人之间友善沟通的桥梁,是人与人共同相处的准则。否则的话,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残忍冷漠,就会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就会破坏社会的友爱团结和谐稳定的局面。悲悯情怀,是一个人对于他人和其它生命都有一种怜悯、仁慈、珍视的心理感情。悲悯情怀是一个人认识、修养达到一定水平和境界的一种体现。我认为,人具有悲悯情怀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也是珍贵的,人死而不能复生,因此珍爱生命。 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和其它生命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众生平等,今日之他必是明日之我,所以珍视他人便是珍视自己。认识到珍视他人,他人也会珍视自己,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不把事情做绝,今日留一线,明日好相见。 按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物理定律,有怜悯情怀和行为,也是利人利己的,常安好心、常做好事,更是能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思想境界。其实,人在很小的时候,对人、对动物都是有怜悯之心的,因为他认为自己跟他们都一样,只是长大了以后,或者因为认识、或者因为教养,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了。

  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有慈悲心? 我们有三种慈悲。 到底应该持哪种慈悲心面对这个世界,来处理我与世界的关系?第一种慈悲,是最容易理解的慈悲。普通大众最常有的慈悲,就是这种:看到某个人遭了难,而心怀不忍,这种慈悲停留在不忍上。如,看到乞丐,赤身裸体,瑟瑟发抖,心中不忍,这就是第一种慈悲。这种慈悲,好比某人溺水,你跳下河去,渡给他几口气;第二种慈悲,比之前更上一层,修行者不再由于对方处境可怜而怜悯对方,而是看到众人被欲火灼烧,追逐名利,而感到可怜可叹。无明众人希望脱苦得乐,我与之方便,这是第二种慈悲。 比如说,有人并不缺钱,但是就是爱钱,爱得不得了,此时给他钱,他就开心。这就是第二种慈悲。这种慈悲,是把溺水的人从河里捞上来。第三种慈悲,则是最高级的慈悲,名为大慈大悲。修行者怜悯的是众人无明,而教导众人佛法,帮助众人修行。溺水之人不会游泳,你今天救了他,隔日他又掉下河里。这种慈悲,相当于教会人游泳了,以后再掉水里也不怕,怡然自得,不知苦。所以我们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普渡众生这个事儿,在慈悲里,也是最高级的行为。由此可见,著书立说,弘扬佛法,实在是无上的功德。而回过头来,再说这个弘扬佛法,还是很危险的,因为会有“谤佛”这种大帽子扣上来。例如我对佛家思想的阐述,很多人就接受不了。你弘扬佛法得福报,但是不小心说错了变成谤佛了得业报,我擦,这不成了赌博了?赢了全收,输了全赔?如果你没有觉悟,就不要假装佛陀来说这说那。我对南怀瑾曾经根据传闻评论,至今我都觉得自己不怎么样,说的没道理;凭什么不学习哲学,不学习逻辑的人,张嘴就佛法超越逻辑?佛法还他么超越你全家呢。另外,最好玩儿的是,很多人在知乎争论,《楞严经》是不是伪经。有意思么?伪经怎么了?真经怎么了?不都一样看?什么叫四依四不依?了义经在乎了义而不在真伪,哪怕是后人所作,如果能够言说正见,那也是了义经。按照了义经修行,一样成正果。再说悉达多死了两千多年,当年说的话都没有记录,什么真经伪经。所以,怎么才能弘扬佛法而不谤佛!佛教发展到今天,各种派系纷繁复杂,大乘看小乘不顺眼,中观看藏密不顺眼,互相攻击,喋喋不休。无论我们说个什么,总有人觉得我们说得不对。 但是,这就对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无论谁说,自己得了宇宙真理了,你就怀疑他,批驳他,这就对了!真理不辩不明,一个理论,不仅仅要符合实验数据,同时也应当符合理性。所以谤佛就对了,怕谤佛,还学什么佛经。谁觉得自己觉悟了?成佛了?凡是没成佛的,张嘴就谤佛。学佛本就是个思辨的过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佛学本来就是科学,偏偏有一帮人,自己无法用科学理解佛法,就断言科学理解不了佛法。我未见比这更狂妄的。所以,我认为哪怕是胡说八道,也有价值,也是在行大慈悲。当然,我也觉得,慈悲可以行,只不过,要行得不住相,不要刻意而已。

  人为什么要发慈悲心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位富商非常喜欢自己的独子。他的这个儿子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但是这个孩子年纪还小,玩耍的时候掉进了粪坑里。孩子的母亲虽然也非常爱他,但却没有办法救他。然而父亲有救人的能力,最终他把儿子从粪坑中救了出来。这个就是我们的父亲。他不但有慈悲心,而且还非常勇悍。这里的“非常勇悍”象征什么呢?如果是声闻乘、缘觉乘的圣者,虽然能看到众生陷入生死当中,但却没有办法把他们救拔出来,这就像故事中孩子的母亲。但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可以做到,因此把父亲比作勇悍的菩萨。把众生从不净坑中救拔出来的能力,就是我们说的福德与智慧。度众生一定要有福德。如果福德不够,将非常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弘一法师,他出生于天津富商之家,年轻时非常聪明伶俐,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还是中国近代美术、话剧的奠基人。所以,他还在家的时期是非常富有且才华横溢的;出家之后,他的发心与修行也非常勇猛。他有两位妻子,一位是中国人,一位是日本人。但他出家之后,说舍就舍。在普通人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可能非常绝情,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他是非常勇敢彪悍的。同时,他出家后在律宗的弘扬及研习上成就非常大,所以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律宗的中兴祖师,十分了不起。他在家时有福德,有智慧;他出家后,依然有很多人追随他。这就是具备了福德与智慧。为什么佛陀当初要以皇子身出家,而不以乞丐身出家呢?因为如果以乞丐身出家,就没有说服力。净饭王给悉达多太子修建了三座宫殿,为他安排婚事,还有无数美丽的宫女环绕太子左右,但依旧无法打动他。然而,世间的荣华富贵犹如瓦上霜。太阳一出来,霜就被晒化,什么都没有了。人间的乐事,不都是这样的吗?所以,他由此而出家,这是具有说服力的。所以菩萨度众生要有福德、有智慧、有慈悲。过去有些老和尚讲“要耐得”。什么叫耐得?就是面对众生,要能忍耐。众生有种种烦恼、不平、不欢喜,我们要忍耐得住;然后以种种方式方法,为他们做引导。这就是为什么菩萨要修“六度”:如果他没有钱财、衣食,就布施他衣食钱财,然后帮他找一个工作或教他技术,让他能够自食其力,之后再以佛法慢慢引导他。

  修慈悲心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再分享一个案例,叫“如母有情”。如母有情的意思就是,像自己母亲一样的有情,或者说要把所有众生都当成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要这么讲,这么做呢?因为我们在无数生的轮回当中,任何一位有情曾经都可能做过我们的父母。只不过在生死轮回当中,我们已经忘记了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想生起慈悲心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观察如母有情。比如说,我们应该以母亲为所缘对境,来念母亲的恩德。母亲究竟有什么样的恩德呢?母亲在怀胎的时候非常关心胎儿,担惊受怕,恐胎儿受到任何伤害。在我们出生之后,大都是在母亲的怀抱当中度过的;在成长的岁月中,也是母亲最为关注的焦点。母亲宁愿自己饿着,也要让我们填饱肚子;宁愿自己受冻,也要我们穿暖。当我们稍有不适或遭受痛苦的时候,母亲就会坐立不安,吃不香饭,睡不好觉;当我们出远门的时候,母亲总是牵挂我们,为我们担心。再要强的母亲,也能为了孩子低声下气地去求别人;甘愿顶受任何的骂名,也要为我们的未来而去造种种业……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叫刘愿愿的女子,她的男朋友要去杀她,她向室友求助。当她的室友把门打开之后,她把她的室友关在门外,结果导致室友身亡。但即便是这样,她的父母放弃她了吗?没有,甚至为了她不惜与众人为敌。这就是母亲的力量。所以,母亲对我们有这样的大恩大德,但她们的境遇又是什么样子呢?因为她们没有了解佛法,在轮回当中就像盲人一样,不知道因果的真理,盲目地跳入烦恼的火坑里;她们只会随着自己的欲望与烦恼而生死流转,在无形当中造下很多很多的恶业;由于没有佛法的引导,她们接下来的一生将面临无尽的痛苦。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置之不顾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修慈悲心,为什么要以自己母亲为所缘,为什么要把所有众生观察为自己母亲的原因。观察如母有情就是我们发慈悲心的方法。如何报答如母有情的恩德?由于所有众生在过去也许都做过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如何报答如母有情的恩德呢?第一种方式是以衣食来奉父母;第二种方式就是让父母光宗耀祖。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报答母恩一定要让父母获得佛果的安乐。这才是最究竟、最彻底的报恩方式。前两种报恩的方式虽然也至诚至孝,但却是不究竟的。虽然让他们光宗耀祖,衣食丰足,但人终究会死,死了之后怎么办?只会随着自己的业力在六道当中不停地轮回生死。我们怎么忍心看着他们轮回受苦呢?凭我们的一己之力,想要超度乃至救拔一切的有情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才要发起要成佛的心。只有佛的力量与福德,才能把众生从生死轮回当中救拔出来。

  那么怎样持有慈悲心?真正的慈悲心是指有情众生一律平等,诸如人、动物甚至昆虫等,其实都跟我们一样,当我们同看待自己一样看待世界万物,我们便拥有了慈悲心。好人需要善良和慈悲,善良是做一个好人的根本和标志,要产生慈悲心,首先内心要寂静、要喜悦。内心要有一种认识,自利利他,那么,如何转换成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呢?人烦恼是因为我们有种种的烦恼,内心有种种的问题,所以你去认识外在的事物,这些事物在我们的心里都成了妄想,有时候在人的心里都会成为烦恼的助伴。何谓“慈悲”?在佛教中,慈指愿与众生乐,悲指愿拔众生苦,它们属于佛教“四无量心”中的其中两个“无量心”,常合称慈悲。佛教的慈悲之所以被称为“无量心”,乃是因为这种慈悲普被无量众生,能引无量福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的慈悲又常被称为“大慈大悲”,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前面也讲了,佛教将人类具有的慈悲分为三种,即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和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即是凡夫的慈悲,我们一般人都具有此种慈悲,比如我们看见乞丐衣衫褴褛很可怜,遂生慈悲心……如此慈悲,日所常见,不一而足;法缘慈悲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的慈悲,他们看见处于烦恼苦海中的众生,遂生慈悲心,这种慈悲的本质乃是对众生生存状态的关怀和怜爱,希望能改变众生的世俗“苦”的生存状态,使之归于佛法“悦”的生存状态。由此可见,法缘慈悲并不是人的心理本能,而是“三乘圣人”的超出一般人之上的人生觉悟;无缘慈悲,这是佛的慈悲,也是真正的佛教慈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的慈悲就是对这种无缘慈悲而言的,就是不需要任何因缘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慈悲。佛本身就是一个能向一切众生投射慈悲的“慈悲体”,就象一个发光体向其四周的物体投射光一样。佛的慈悲是无条件的无缘慈悲,佛看一切众生都会生起慈悲心。所谓“同体慈悲”,即“同体大悲”,是指佛看一切众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从而生起拔苦与乐、救渡众生的慈悲心,这时,佛看众生所看到的并不是众生相,而是真如佛相。《大乘起信论》中曰: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故?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这就是说,佛的“同体慈悲”是基于众生与佛在真如上的“平等无别”。可见,“同体慈悲”具有本体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众生与佛之间无二差别。而祖师大德们总结的转换(修行)基础,就是必须要做好这两件事情:勤修忏悔。这是针对过去,我们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忏悔改过,使业的势力慢慢的沉淀下来。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彻底消除,但起码应该做到,不能再让它增长了。严持四重这是针对未来,忏悔以后,我们要对未来严加防护,这四条根本重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一定要遵守。我们通过人天乘的勤修忏悔、严持四重,身心世界就会产生变化。所以,把善业的势力慢慢的增长。能做到这一步,你只是可以被称为:一个世间好人。正式的,是你正式从一个好人,转换成了一个慈悲心的人,即一个修行人,而开始的。接下来,我们就要修学如何培养自己的正念,如何调伏我们无量劫来所留下的烦恼习气,令我们的修行,进入到解脱道!慈能予乐,只有慈悲心发起来,才能够给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如果我们内心没有慈悲,我们内心就没有快乐,内心只有痛苦、只有无明和烦躁。慈悲心的培养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最终免于痛苦,就不要伤害他人;如果我们想快乐,就创造条件让他人快乐。慈悲心首先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排斥,愿意分享和分担。在佛教中,关于慈悲心,有一套系统而翔实的训练方法,教人如何一步一步去培养巩固慈悲心。并不是说不经过这个训练,就没有慈悲心。人自然就有慈悲心,愿意见到人家高兴,不愿意见人痛苦。只是不同的人,这个慈悲心有强有弱。既然是不用教就会的,为什么佛教中还要专门用一套方法去训练慈悲心呢?因为一般情况下自发的慈悲心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退失,而佛法却是教我们如何呵护那脆弱的一念慈悲,令它坚韧、壮大。有时候避免负能量干扰的有效方法,恰恰是慈悲心,因为它的开怀柔韧会让我们跳出眼前的一时一事,看到事件更大的背景,看到在这个背景里众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成。慈心即是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包含我们不喜欢的众生在内,都能体验到我们自己所渴望的喜乐和自由,换句话说,也就是深刻体会到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需求和渴望:都想要安居乐业,都能免于对痛苦与伤害的恐惧。以佛教名相而言,悲心就是能够完全同情他人的感受,而且随时随地积极准备好以各种方法来帮助他人。不得不承认的是,慈悲心如上的要求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尤其是有些要求与我们的本性会有一些冲突,我们要做到慈悲心,就得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所以,慈悲心是需要修炼的,而且修炼的过程漫长且充满挑战,但我们仍然要坚持去做,为了有情众生,也为了自己。我们的人性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利己,人类天生就是利己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我们看待世界万物的出发点是是否利于自己,这就与慈悲心完全背离。我们之所以感到生气、失望、厌恶某人,都是因为我们将自己与别人分离开来,我们的情绪都来自于某种本能的反应:他惹到我了,我就该生气;他说了我不爱听的话,我就该讨厌他。修炼慈悲心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将自己分离于世界万物之外,不要将自己与其他有情众生对立起来,而要联结起来,我们是一个整体,这个世界不是我和其他,而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冲突都来自对彼此动机的误解。”任何生物的所作所为都有他们的理由,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的理由,就会减轻其中的误会,就会因为理解了对方而放弃了自己的本能反应,于是彼此之间的冲突就会减轻很多。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一种认识:知道所有生物都想得到快乐、远离痛苦。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离苦得乐而已,至于忽然惹到了我们,那可能并不是他们的本意,当我们这样觉得的时候,我们就会慢慢领悟,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对他人或者事物产生不好的情绪。即使真的遇到了让我们极为恼火的事情,那么也请冷静几秒,以开放的心胸想一想正在发生的事情,不要任由情绪主导我们的本能。长此以往,就会发现我们可以更有效率地处理冲突事件,也能更加心平气和地应对让我们感到不舒适的问题。比如,当别人对我们大吼大叫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可能是“这个人真讨厌,我要反驳回去”,假若我们冷静地看待问题本身,我们会发现“他声音很大,他在生气”这些现象,当我们以慈悲心看待这个现象的时候,我们就觉得他只是同我们一样在追求某种快乐而已,我们有什么好责怪他们的呢?通过慈悲心的修炼,我们就会更加理解其他生物,会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别人的境遇能够感同身受。自此,我们愿意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哪怕在我们能力有限的时候,也愿意倾己所有帮别人共渡难关。最后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我们为帮助别人而做的努力,不论程度多少,都会以一种意料不到的方式回报到自己身上。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会被婆媳关系所困扰,总觉得与婆婆无法和平共处,欠不妨从这一点开始修持,我们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做一些对婆婆好的事情,哪怕一两件事情无法缓和与婆婆的关系,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婆婆态度大有改观,我们也因此而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放松心情。其实,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我们宽容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尝到了内心欢愉的结果。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呢?学诚法师说:修学有次第、有步骤,达到一个程度,再上一个台阶,初学者当以敦伦尽分、孝亲尊师、观功念恩、待人着想为切近下手之处;从知恩、念恩、感恩、报恩开始,从对待父母开始。慈心是一种内在的善良和同情之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取得。首先,培养正念和觉察,意味着时刻关注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要。其次,通过实践友善和善意的行为来培养慈心。这可以包括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捐助慈善事业等。第三,修炼冥想和内观,使自己能够深入思考、平静心绪,并培养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最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慈悲心态,通过阅读、聆听故事和亲近有慈悲心的人来启发自己。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慈心,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宇宙是一个整体,人和万物跟宇宙就是一整体,所以有天人合一之说。佛教说,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既然宇宙和万物,也包括人,是一个整体,那么我们和万物,和其他人乃至宇宙就是一体。既然万物和我一体,那么别人和别的动物的痛苦,就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对他们都要爱惜、救护。包括植物都不能无故践踏和毁坏。对他们的爱护和救助,没有任何先决条件。 在持戒方面不但要杜绝杀生,还要随缘放生。饮食方面要素食,尽量还要少吃动物,各种饮食都有生命,过去憎人一天只吃一顿饭。只有珍惜生命,爱惜万物,才能培养和增长慈悲心和清净心。慈悲大爱,无私无我,清净无染才能入静入定,才能天人合一,跟宇宙的高能信息勾通交流,宇宙的高能量才能把我们激活,定能生慧,成就圆满的智慧。慈悲心注意从身边、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积累,去培养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把慈悲心在身国之中树立起来。身体实际就像一个国家,要善于治理自己的这个身国呀!就用这个德、这个慈悲心来规范统一它们,使它们符合最高的自然法则——道和德,归到这个“一”里面。虽然,心肝脾肾肺是五个分支,又称之为仁德、礼德、土德、义德、智德,分成了五。但是,它可以归结成为“一”——淳德。当我们不是有心地去做好事的时候,自然就得去做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进入了“一”的境界。就像宋朝有一位大德赵康靖,他每天都坚持自己培养自己的德性,他用一个瓶子来每天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作为是不是符合道德。他用黑豆、白豆来检查自己:每天有一个坏的念头、坏的行为,他就丢一颗黑色的豆子在瓶子当中;每帮助一个人,每当有一个善的念头、想法和主意的时候,他就丢一颗白色的豆子。刚开始几个月的时候,白豆子很少很少,黑豆子占瓶子的一大部分。但是一年以后,因为他注重了用慈悲心一心一意地去修身养性,一年后他就发现瓶子里面黑豆子很少了。通过三年的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校正,最后瓶子里面全部都是白色的豆子,没有一点坏心思了。这个时候,他就把瓶子砸碎,进入了一种自然的道德状态。这个故事的启迪非常深,看起来这个道德修养似乎很难,但是真正下定决心去做的时候,这个上德并不困难,都是可以实现的,就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志向,有没有这个信念。这个启迪,是否可以激励我们所有人养成一个习惯,每天睡觉,躺在床上就要反思一下:一天当中,自己哪些话是对,哪些话是错的;哪些事做得是对的,哪些事做得是错的;对别人是否包容,是否宽容;对正面来的意见、反面来的意见,是否采用了“中气以为和”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能还有哪些失误和判断。每当晚上,在静静的深夜的时候,这样一分析,自己的心变得清明,眼前也感觉到凉爽;第二天清晨,仍然精神饱满地去干自己的事情。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难,修养道德至简至易,就看愿不愿意去实践!一旦实践,就一定会有所成就。为了完美的人生,也应当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去坚持修好自己的德性,这就是对道德的简要的解析。 “慈悲心”要让它建立起来,就需要清理障碍。需要清理心理当中、心身当中的杀盗邪淫、冷漠轻贱、落井下石、残忍冷酷的负面心态、心理,才能把这个“慈悲心”真正地确立起来。如果我们心中隐藏着杀盗邪淫、冷漠轻贱、落井下石、残忍冷酷的心态,那么“慈悲心”就难以真正地确立起来。只有边清理边确立、边清理边树立、边清理边扶生,那么“慈悲心”才能真实完整地建立起来。

  慈悲心也属于人生智慧,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修成了慈悲心,我们的人生智慧也就会增长很大一截。希望我们都宽容一些、大度一些、善爱一些、怜悯一些,对于世界上的所有生物抱持同等的态度看待,我们都一样,都希望得到关爱和快乐,愿我们一起努力,努力修持一颗慈悲的心,为了全世界所有生物共同的快乐而努力!(未完待续)

  2024年9月2日作于江西南昌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上一篇:熊绍君:同道须同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