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7月1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新媒体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雩都寻迹队,奔赴长征源头,深入革命老区,走向乡村田野,领悟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实践队聆听时代新声,追寻新长征之路;拜访革命老党员,感受长征故事中的历史新篇;探寻红色场馆,学习长征精神。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新媒体学院雩都寻迹队的队员们,用自己的方式领悟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将青春本色融绘进革命红色。
红色场馆内的长征故事
瞻仰先辈伟业,感悟长征精神。于1996年建造的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静静地矗立在于都河畔,向世人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实践队员们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博物馆纪念园管理办主任钟敏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这是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楼大厅前言中的一句话。在随后的参观中,实践队员们仿佛亲身走进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对写在前言中的这句话也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实践队参观长征出发纪念馆
那时,“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的感人场面时刻都在上演。于都县先后有六万八千多人参加红军,十万人次支前参战,随军长征的也有一万多人,然而,解放后于都活下来的长征老干部只剩下了二百余人。这才有了“于都处处都是红色旧址,家家都是红军后代”的俗语。
随着钟敏主任的讲解,实践队来到了一个展示柜前,在摆放着众多枪支的展示柜里,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突兀地摆在角落。
这盏马灯的主人是于都县银坑镇窑前村的一位母亲,名叫钟招子,1934年10月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她毅然把自己的八个儿子都送过了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儿子们走后,每当夜幕降临,她就坐在老屋门前,点起一盏马灯,等着儿子回家。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位母亲守候在解放军队伍的必经之路上,她一次次地询问,一次次地失望,却始终没有放弃心底微弱的希望。在等待了26年后,钟招子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离开时她也叮嘱家人,要将她埋在儿子们的身边。
实践队在长征出发纪念馆内合影
而今,于都人民对长征的深厚情怀也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大街小巷中带有“长征”二字的商铺、自发组织的长征源演艺团、长征源宣讲团、长征源“小红星”演讲团队、长征源合唱团等,“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弘扬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钟敏主任如是说道。
长征序曲中的人民赞歌
于都,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地标,在长征的历史中涌现了许多“军民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实践队去到了毛泽东旧居——何屋。1934年9月16日至10月18日,毛泽东在于都期间,深入调查研究,检查与部署各项工作。在深入群众、了解当地情况后毛泽东做出“长征大部队在于都集结”的决策。这一重大决策不仅为长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于都人民的深厚信任。
实践队参观毛泽东旧居
时至今日,实践队队员们依旧能从旧居中的简朴家具和生活用具中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艰苦朴素和坚定信念。这些物品虽然简陋,却见证了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和革命工作。实践队员们不禁感叹道,正是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支撑着革命先辈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毛泽东旧居
跟随着毛泽东的脚步,实践队来到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红军烈士后代梁建权老师带领队员们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向长征中牺牲的红军们鞠躬、致敬、献花。
实践队在长征出发纪念碑前鞠躬
走到写有“长征渡口”的石碑旁,梁建权老师向队员们介绍了浮桥搭建时发生的感人故事。1934年,红军面临严峻的形势,长征的号角即将吹响,在这一关键时刻,于都人民展现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顺利渡过贡水河(即于都河),于都人民纷纷赶来支援,成千上万的木料、门板被奉献出来供红军架设浮桥,甚至有老人贡献出了自己的寿材以支持红军,这才有了周恩来总理“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的感慨。
听着梁建权老师深情地讲述,队员们的脸上都浮现出了对那段历史的敬畏和感动。他们默默地站在石碑旁,想象着当年那壮烈的场景:江水翻腾,红旗招展,成千上万的于都人民齐心协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惧艰难困苦,只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于都的红色故事和于都人民对长征的深厚情谊,激励着实践队继续前进,开启时代新征程。
红色旋律中的时代新声
聆听红色歌声,探寻长征源头。长征源合唱团,是一支由百余名长征红军后代组成的特殊的业余合唱团,自2010年成立以来,长征源合唱团一直用他们的歌声和表演传承着伟大的长征精神。
实践队在于都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邹伟民的带领下参观了长征源合唱团陈列馆。
邹馆长向实践队员讲解合唱团的演出经历
场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记录了合唱团自成立以来的义务演出历程。参观途中,一幅标注了合唱团演出足迹的中国地图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每一颗红星都代表着合唱团的一次演出,展现了合唱团将长征歌曲传遍全国的坚定决心,为传承红色文化做出的积极贡献。
邹馆长向实践队讲解长征源合唱团演出足迹图
在参观时,邹馆长说道,合唱团于7月3日奔赴河南洛阳进行演出,借此机会实践队有幸观看了长征源合唱团的排练表演。
当排练现场响起《长征组歌》的旋律,队员们仿佛看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从《长征组歌》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一首首经典曲目在合唱团成员们的演绎下,传递出革命先辈们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实践队与长征源合唱团合影
到目前为止,合唱团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公益巡演已经超过500场,并计划到2035年时,以完成1000场《长征组歌》公益巡演,致敬红军长征百年。长征源合唱团正践行着属于他们的新长征之路,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他们的歌声不仅响彻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也穿透了乡村的田野山岗,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红色记忆,激励着人们为新时代的伟大事业继续奋斗。
梓山潭头中的振兴篇章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乡村振兴。坐落于贡水河畔旁梓山镇潭头村,是中央红军长征红一军团跨越于都河所到达的第一站,原先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下的小山村,曾经一直流传着“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的顺口溜。如今,潭头村依靠“红色旅游+富硒产业”,实现了由贫困走向富强的伟大转变。
实践队来到了梓山镇潭头村。在潭头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心灵感受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在潭头村,实践队采访到了一名具有54年党龄的当地村民孙观发,在孙观发爷爷说道:“那时因为老伴生病,到处借钱,我们家在2014年被政府确立为精准扶贫对象。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2018年,我家年总收入7万元,实现脱贫。潭头村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旅游,老百姓的收入都增加了,我家也在2023年总收入达到了20多万。”,孙观发爷爷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
实践队与孙观发爷爷交谈
孙观发爷爷还对实践队提出希望:“希望你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爱党爱国爱人民,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此外,实践队还到中国·于都硒博馆内参观了潭头村的富硒产业,对“硒”资源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还认识到于都十大“硒”望分别为“一带二核七大产业”。
最后,实践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进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体验了蔬菜的采摘过程。队员们穿梭在蔬菜大棚间,摘下已经成熟的蔬菜,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还向负责人学习到了有关富硒蔬菜的丰富知识。
实践队员体验蔬菜的采摘过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小康村”到“富强村”,梓山镇潭头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致富梦。梓山潭头中的振兴篇章仍在继续书写,实践队员们也将继续前行。
虽然三下乡的活动已经落幕,但实践队队员们的心灵仍在长征的征途上不断前行。在于都停留的短短四天,为实践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队员们通过探寻长征的起点,回顾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不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寄语中再次强调,广大青年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九十年前,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九十年后,长征精神依旧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宝贵财富。经过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也纷纷表示:他们将传承并发扬这一不朽的精神,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将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踏上属于自己的新时代长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