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内容的要点梳理

第一单元内容的要点梳理: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时间:1949 年 9 月。

  - 地点:北平。

  - 内容:

  -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 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2. 开国大典

  - 时间:1949 年 10 月 1 日。

  - 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 意义:

  -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 西藏和平解放

  - 时间:1951 年。

  - 意义:

  -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抗美援朝

  1. 背景

  - 美国的侵略活动威胁中国安全:美国侵略朝鲜,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时间、司令员

  - 时间:1950 年 10 月。

  - 司令员:彭德怀。

  3. 抗美援朝的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等。

  4. 意义

  - 保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和独立。

  -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三、土地改革

  1. 背景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 结果: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5. 意义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内容的要点梳理:

  一、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第一个五年计划

  - 时间:1953 - 1957 年。

  - 任务: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 成就:

  -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30 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二、三大改造

  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形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目的:把个体农民、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形式:公私合营。

  - 特点: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3. 三大改造的完成及意义

  - 完成: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 中共八大的召开

  - 时间:1956 年。

  - 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评价: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原因:

  - 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 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表现:

  - “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在工业上,“以钢为纲”,大炼钢铁。

  -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 评价: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教训: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 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 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四、文化大革命

  1. 发动原因:

  - 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 开始标志:1966 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3. 口号:“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4. 斗争对象:所谓的“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

  5.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

  -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武装政变。

  - 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6.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6 年 10 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7. 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教训:

  - 危害: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挫折。

  - 教训:

  -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

  - 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防止个人专断和人治。
 

第三单元内容的要点梳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 时间:1978 年 12 月。

  2. 地点:北京。

  3. 内容:

  - 思想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 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 意义:

  -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的完成

  - 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三、经济体制改革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 内容: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 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 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四、对外开放

  1. 经济特区的建立: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 年设立。

  - 海南:1988 年设立。

  - 意义: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过程:

  -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 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1992 年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意义:指引中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提出:2000 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意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 科学发展观:

  - 提出:2003 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科学发展观。

  - 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意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四单元内容的要点梳理:

  一、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 原因:

  - 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 为了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 内容:

  -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 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 意义:

  - 对少数民族: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

  - 对国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对世界:为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例。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成就:

  -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整理和保护。

  -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进步。
 

  二、祖国统一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 人物:邓小平。

  2. 内涵:

  - “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两种制度”,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 意义:

  - “一国两制”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 时间:

  - 香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归祖国。

  - 澳门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回归祖国。

  2. 意义:

  - 对中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对世界: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 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 民间交流不断扩大,人员往来日益频繁。

  - 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贸易额不断增长。

  - 两岸直航、通邮、通商“三通”实现。

  2. “九二共识”:

  - 1992 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五单元内容的要点梳理:

  一、国防建设

   (一)人民海军

  1. 建立

  - 时间:1949 年 4 月 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

  2. 发展

  -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陆续组建了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体系。

  - 改革开放以来: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协同作战能力不断增强。拥有航空母舰、新型核潜艇、大型驱逐舰等先进装备。

   (二)人民空军

  1. 建立

  - 时间:1949 年 11 月 1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2. 发展

  - 成立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空军取得辉煌战绩,打出了国威军威。

  -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逐步发展壮大,装备不断更新。

  - 改革开放以来:空军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装备了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等,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三)导弹部队

  1. 建立

  - 时间:1966 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 发展

  - 2015 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火箭军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拥有多种型号的导弹,包括洲际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等,具备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能力。

   (四)新时代强军之路

  1. 政治建军

  - 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 改革强军

  -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3. 科技强军

  - 加大国防科技创新力度,发展先进武器装备,提高军队信息化水平。

  4. 人才强军

  -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加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

  5. 依法治军

  - 加强军事法治建设,提高军队法治化水平。
 

  二、外交成就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提出: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求同存异”方针

  - 提出: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二)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成就

  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时间: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 过程:

  - 1971 年 7 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正式建交。

  - 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 中日建交

  - 时间:1972 年 9 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 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三)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 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

  - 内容: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表现: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举办重大国际活动

  - 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

  3. “一带一路”倡议

  - 提出:2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第六单元内容的要点梳理:

  一、科技文化成就

   (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1. 原子弹

  -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导弹

  - 1966 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 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 人造地球卫星

  - 1970 年 4 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

  1. 培育者:袁隆平。

  2. 时间: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3. 意义: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

   (三)青蒿素的发现

  1. 发现者:屠呦呦。

  2. 时间:20 世纪 70 年代。

  3. 意义:青蒿素的发现为全球抗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因此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四)文化事业的发展

  1. 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 表现:

  - 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

  - 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前人们生活方式

  1. 衣

  - 色彩和样式单调,主要以蓝、灰、绿为主。

  2. 食

  - 食物匮乏,实行定量供应。

  3. 住

  - 住房条件差,面积小,设施简陋。

  4. 行

  - 交通不便,主要依靠自行车和公共交通。

   (二)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 衣

  - 服装款式多样化、个性化,色彩丰富。

  - 品牌意识增强。

  2. 食

  - 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均衡。

  - 餐饮业迅速发展。

  3. 住

  - 住房条件显著改善,面积增大,装修精美。

  - 商品房市场繁荣。

  4. 行

  - 交通便捷,私家车普及。

  -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快速发展。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