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怎样度过美好人生(十六)

  第四章 树立四个理念

  理念是指看法、思想和信念,是思维活动的成果,是存于意识形态的一系列意识外化为比较固定的态度和行为反映。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一个人要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履好职、尽好责,必须牢固树立一些思想理念。人是有思想理念的,这也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一个人之所以坚强,之所以能坚持,并义无反顾,就是因为有坚定的信仰理念,人若无理念就如同没有灵魂,就是一具行尸走肉。我认为人要成为一个坚强、高尚而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牢固树立如下四个理念:一是心存敬畏、人民至上;二是无私忘我、天下为公;三是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四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第一节 心存敬畏 人民至上

  今天我们先来谈谈谈心存敬畏,敬畏是人们对待人和事物的一种态度,对神圣和崇拜之人之物的一种心理感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人必须有所敬畏。古人云,常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常怀敬畏之心,一言一行才能有所克制。否则,一旦失去敬畏之心,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许多人为了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做出逾越法律的行为,就是由于缺乏敬畏之心。举头三尺有神明,切勿怀侥幸心理,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坏事做得多,终有一天会自食其果。用真诚之心做人,怀敬畏之心处事,学会谦卑,尊重身边的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才是进步的基础。我们民族的传统,缺乏一种真正的敬畏之心,而拥有的仅仅是惧怕之心:怕鬼神报应、怕因果轮回、怕良心谴责……记得小时候,长辈们常常在教育小孩时唠叨的一句话:“为人不能做恶事,恶行天地鬼皆知。今生不报来世报,死入油锅生凌迟。”我们知道,这些关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说法,是数千年来的统治者们用以约束社会成员而编撰出来的,由于可行有效,逐渐的成了一种说教,一种信仰,成了一个民族不可逾越的一条道德底线。由此,我理解了那个时代里的人们为什么夜不闭户,不用防盗门和铁栅栏把自己禁锢起来,理解了那个时代为什么很少有损人利己、伤天害理、道德沦丧之事。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人们知道天理存在,知道什么叫做天理不容,心中有敬畏、有惧怕。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人们的价值观严重扭曲,利欲熏心,敬畏全无,变得什么都不怕了,使得传统的伦理、道德彻底的颠覆、沦丧,我们民族那些最原始的劣根性赤裸裸地暴露出来……贪赃枉法、男盗女娼、坑蒙拐骗、言而无信、破坏生态等等,不胜枚举,不一而足,令人触目惊心。尤为可怕的是,竟连人们敬畏的法律,很多时候,由于公权力的滥用,都变成了一张废纸……威严的法律形同虚无。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敬畏的东西吗?我们还应该敬畏什么呢?可以说,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里,不要说敬畏,人们连起码的惧怕之心也几乎没有了。一个没有了敬畏和惧怕、什么事情都敢去做的人是多么的可怕啊!所以在做人应该树立的理念中,我首先提出人要有敬畏之心、人民至上的理念。古人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尊敬、敬重。畏是一种畏惧,这里的“畏”与其说是畏惧对方的强大,怕伤害自己,不如说是由于敬重或珍爱唯恐损害、亵渎了对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必须有所敬畏。有所敬畏,才表明这个社会、国家、民族精神里有神圣的东西;有所敬畏,才说明这个社会、国家、民族有原则、有坚守。我国传统社会缺乏真正的敬畏之心,充其量只有惧怕之心,怕鬼神报应、怕强权欺压、怕良心谴责。如今,在一部分人那里几乎是连惧怕之心也没有了。没有了敬畏、惧怕,便无所顾忌,这样的社会是最可怕的。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国民的敬畏心,使我们能守住健康安宁、守住精神和信仰、守住民心良知,并最终守住尊严和希望。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也就无所成。那敬畏什么呢?敬畏自然,敬畏人民,敬畏父母,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英雄等等。

  一、敬畏自然、守住家园。敬畏自然,自然给了我们温暖的家园,给了我们生存的栖息地;敬畏自然,摒弃自私和贪婪,自然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敬畏自然,摒弃狂妄,自然的奥秘我们永远不能完全揭开,自然的力量我们永远不能真正战胜,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必然招致自然严厉的报复惩罚。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守住我们美好的家园,美化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了子孙后代,也为了我们自己。

  二、敬畏人民、守住良知。人民是天,人民是地,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也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天下是人民的天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人民赐予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民心是执政之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的支持是个人威信和国家政权存在最坚实的基础。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守护民心,赢得民心,敬畏人民、顺应民心,唯恐人民不满,唯恐失去民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个意识和认识,一个国家、一个人若无敬畏人民、人民至上的意识和理念,那就真正走到了尽头。

  三、敬畏父母、守住人性。父母是我们的长辈和至尊至亲之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两辈子都报答不完他们的恩情。我们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身份如何,我们都始终是父母的孩子,我们一直是父母的惦念与记挂,父母也永远是我们的想念与思念。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从何而来?世界为什么会有我们?我们要永远感恩父母!敬畏父母让我们懂得感恩、保持善良、守住人性、守住良知,守住良知就是守住人性的最后底线。每个人都会经受善与恶的考验,在善念与恶念交叠闪现的那一刹那,保持自己的理智和恻隐之心,选择遵从善良的心,人性所散发的力量便会震撼世界。善与恶就像铜钱的两面,在许多人生场合交替出现,让我们时刻擦亮心灵的眼睛,看清事物的真相,分清善恶的痕迹,在善良被蒙蔽的瞬间,毫不犹豫地服从内心真正的召唤,去选择良知与人性中善的光亮。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狗狗,深深地爱上了狐狸,可他们却遇到了死神。死神说:“你们两个只能活一个,你们猜拳吧,输的就得死。”最后,狐狸输了......狗抱着死去的狐狸说:“说好一起出石头的,为什么我出了剪刀,你却出了布.........”故事简短,哲理深邃。狗狗是在双方商量的情况下,出了剪刀,讨输认死,想保住狐狸的命。当然,狐狸也是在互相通气的情况下,出了布,想赢狗狗,保住自己的命。这是善良与邪恶的游戏,也是人性真伪的命题。忠诚与伪忠诚就在挥手一瞬间啊!生活中,身边狗狗式的人多而有之,事事愿意吃亏,明知上当,甘愿去上,可谓厚道之人。有的忠诚如磐,咬定青山跟定你,刀山火海都敢闯,是领导最想重用之人,因为他不管领导是顺势还是逆势都始终如一。有的善良如水,看不得别人受委曲,容不下别人有困难,慷慨解囊没怨言,舍命帮君子,借钱送温暖……。当然,他们的结局有的不一定有狗狗这么幸运了。忠诚于人,但要看他是不是人,善良帮人,但要看他值不值得解囊。忠诚是品质,善良是本性。有时真的要看清对象,狗狗碰到了狡猾的狐狸,坚守善良战胜了邪恶。如果狗狗碰到了弱智的狐狸,也就只能自取其辱了。跟对了人,就跟对了人生;跟错了人,就跟错了命运。帮对了人,就积善成德名垂千古;帮错了人,就成了帮凶遗臭万年。生活的本质告诉我们:愿意吃亏的人,总有厚报;爱占便宜的人,总失大利。其实生活的本真也告诫我们:吃亏乐意,要看给谁?忠诚铁心,要看是谁?用善良回报善良,人生才处处充满善良。用善良忠诚正义打击邪恶,世界才能彻底消除邪恶。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控制了动物的本性。人能够成为“人”,并且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猛的野兽包围中突围出来,由弱到强,由少到多,发展成为群体、部落、民族而至国家,靠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抱团取暖;讲的不是索取,而是奉献;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集体,进而才能生存与发展,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先进,造就今天的人类文明。如果,人性本恶,抢夺、占用,伤害、侵略,与动物本性没有区别,人类不可能成为动物中的高级群体,不可能成就今天的社会。

  四、敬畏生命、守住健康。世上最珍贵的是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生命给予人只有一次,我们要倍加珍惜。以前我们征服改造自然、获得物资资料的能力低下,人的生命时常受到各种自然力量的威胁,这是一种无奈。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改善提高了,我们的生存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但人们的生命却仍然受到各种威胁,如环境污染、有毒食品、假酒劣药等等,这都是由人为造成的,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病态,更是一种变态。这样的悲哀、病态与变态,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呵护。敬畏生命,因为生命最宝贵。世界上人最宝贵,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万物之灵之主,人首先要活着,要健康地活着,然后才能正常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才会有个人和社会的其他一切。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生命、健康都是最为重要的。世上最有价值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个人、社会最应敬畏的首先是人的生命。当然,应敬畏的不只是人的生命,也包括动物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无疑是最宝贵的,二者冲突,动物的生命要让位于人的生命。但相对人的欲望和贪婪而言,动物的生命应该更为宝贵,应被人敬畏。敬畏生命,树立生命价值观,把生命和健康作为社会的最高价值。敬畏生命,就要呵护生命。敬畏生命,不仅因为生命的珍贵,更因为生命的脆弱。敬畏生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敬重生命;二是畏惧死亡,而人们对死亡的畏惧往往通过对生命的敬重表达出来。现代社会,人的生命脆弱主要缘于人对生命的忽视,缘于人的行为。首先,人的物质欲望和社会竞争,让人常常逐本求末,忘却了什么是最宝贵的,使得人们沉迷于欲望的追逐和满足,不惜为此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其次,见利忘义、道德沦丧驱使无良商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并大肆污染环境,也使得一些监管部门不负责任、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助纣为虐,使得我们危机四伏,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必须对生命敬畏,珍爱生命,呵护健康。

  五、敬畏法律、守住公正。法律是国家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我们要敬畏法律,时刻坚守底线,以法律作为行为的准绳,心存敬畏之心,在利益面前不贪心,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永远走在法治的道路上。

  六、敬畏英雄,守住信仰。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没有英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一群可怜的生物群体,而有了英雄人物却不知崇拜和爱戴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现在我们的社会对待英雄的态度令人寒心,英雄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对英雄的各种不敬之行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上出现。对待自己英雄的态度,验证着一个社会对精神信仰的态度,拷问着这个社会的良知。一个有良知和高尚精神信仰的社会才会被尊重,才会有希望。所以,我们必须对英雄有敬畏之心,敬重英雄,维护英雄,歌颂英雄,铭记英雄,使全社会敬仰英雄、永远缅怀英雄,如此才能守住我们圣洁的精神和信仰,从而也才能守住尊严,走向未来。

  我们敬畏自然,敬畏人民,敬畏父母,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英雄等都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特别要切实落实到人民至上上来,而要真正做到人民至上。

  首先,要搞清什么是人民: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特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而公民或国民是个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它反映一定的法律关系。人民是个集体概念,是众多人的集合体,任何个人都不能称为人民,而公民或国民则可用于称单个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世界发展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也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其次,要搞清什么是人民至上:人民至上就是我们思想和行动上时时处处以人民为中心,脑中想着人民,心中装着人民,把人民利益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关心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冷暖疾苦,以人民的幸福美满为终极目标。其实,人民至上的理念自古有之。民本观念是中国古代倡导的根本从政价值理念。价值观是思想的灵魂,民本观念是中国廉政思想的基石。夏启废禅让建立家天下,宣扬“有夏服天命”的天命观。但是,夏启的儿子太康即位后就沉迷游乐,不理朝政,结果被放逐。是时,《五子之歌》讽之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关于民本思想的第一次呐喊。夏商继亡,西周汲取前两朝政治教训,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所谓“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其中“德”包括敬天、 敬宗、保民三方面,尤其要“怀保小民”,舍此难保天祚。春秋战国的动荡,彰显了民心向背的力量。“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于是,孔子提出了庶民、富民、教民的仁政思想。孟子继而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政治秩序理论,要求统治者要有“忧民之忧”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要有解民于“倒悬”的政治作为,要建立“恒产”的产权制度保障民生。荀子则更进一步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 ;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立君为民权力观,先秦民本思想基本形成。先秦民本思想具有通过制民巩固君权的政治立场。孔子讲仁政,要富民、教民,归根到底是为了使民。孔子说:“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民众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孔子又说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把民众看做是国家的军事基础。孔子还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政治基础。儒家讲教化,但是它极其明确的立场却在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这都是讲君主是为治主体,民众是治理客体,客体是基础,搞得不好客体就要颠覆主体。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封建专制制度在全国最终确立起来。应该说,封建君主政治正是植根于民本思想,上述政治立场才把它作为治国的策略思想。董仲舒发现了这一奥妙所在,指出“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受命于君”,“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汉武帝欣赏君权天授原则基础上的民本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本思想进入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君主集权制民的基石,也派生出天子与官僚都要“爱民如子”的廉政蕴含。民本思想也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治理的转型,它的产生恰好伴随着世卿世禄制度到封建官僚制度的转变。世卿世禄制度的终结,统治主体代之以官僚集团。当然,这其中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最突出、最明确、最具代表性的。“民为贵”,是说人民是第一位的,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得到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信任,才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信任,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 在古代,对于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物品没有欠缺,祭祀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却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或谷神不灵了。那就应当砸了它们的庙,毁了它们的神像和灵位,重新改造、撤换。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主义、某种理论、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那也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乃至撤换。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孟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减轻剥削,从而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民本”思想。但“民本”思想不能说成“民主意识”,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其“民贵”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统治,压迫人民,“君轻”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对孟子的主张要辨证分析,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认识到其历史局限性。

  再次,人民至上关键看给予了人民群众多少的实惠和利益。富不富,看农户;好不好,看老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就是好的印证与体现。中国的老百姓很实在、特朴实,他们不看你怎么想、怎么说,就看你怎么做,看你是不是真的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不看国外,也不看中国其他朝代,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历史与现实,我们只看给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和人民对领袖拥戴程度这点。第一代领袖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他给人民谋的利益和幸福是:1,让人民扬眉吐气,昂起了头,挺起了胸,不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2,他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让亿万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梦想和愿望,终于实现了;3,让城镇劳动者有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岗位;4,实行了全国福利制度,人民看病、小孩读书、住房基本免费,医疗这块在农村搞合作医疗,在城里搞公费、半公费医疗,基本免费,即使自己个人花钱也是很少很少的钱。联合国把中国医疗福利方案作为全人类典范,被认为是最好方案向全世界推广;中小学小孩读书基本不要钱,有的地方要交钱,也是很少很少的一点点钱,上大学全免费,包括吃住都是国家负担,大学中专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居民住房也基本不要钱,只需每个月交几角、几分钱或很少很少的一点点租金,居民住房不需、也没有卖买,整个国家和人民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全国上下充满吉祥幸福安稳;5,社会风气很好,人民生活稳定而安全,全社会人们的思想品德基本都好,没有黄赌毒,没有假冒伪劣,没有坑蒙拐骗,基本没有或很少有贪官污吏和自私自利现象,各级组织和领导基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社会很公平,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和贫富悬殊,办事不需要也不存在求人;7,尽管当时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国家很困难,人民很贫穷,社会方方面面也不宽裕,但大家生活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感觉很轻松愉快,国家没有内外债,人民群众之间很单纯,没有经济和债务纠纷,人民的幸福指数很高。毛泽东主席逝世时,他没有任何个人财产资产和现金,自己个人存款和几亿元的稿费全部捐献给国家和人民,连自己的家人和亲人都没有留给一分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毛泽东几个小孩家都买不起电视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指示中央办公厅给三个小孩每家拨付了五仟元人民币购电视机和改善生活。人民对他十分的拥护和爱戴,把他比作红太阳、大救星。他逝世时全国人民都很伤心悲哀,基本都哭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他给中国人民谋的利益与幸福有:1,他搞农村生产责任的制,分田到户,让亿万农民有了自己真正的耕地,有着独立的经营权,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尽管从长远来看不是很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但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2,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引进国外资金和人才及先进技术,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3,让农民和城里工人可自愿自由流动,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工作生活,把人民从固定的地方和终生的岗位上解放出来,给了他们自由和自主择业及创新创业发展的机会;4,农村农田搞责任承包,城里国营企业搞经营承包,允许自由经商办企业,让经济搞活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并明确要求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5,人民看病、住房、养老、读书还是继续执行毛泽东时代政策,基本免费;6,恢复高考,重视人才,让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农家子弟脱颖而出,得到了很多发展机会,为国家多出了人才、快出了人才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人民对他尊重爱戴,组织评价很高,其思想成果“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和宪法。他逝世时,由于离开工作岗位多年,多少有些影响,但人民总体对他是敬重怀念的!中国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给人民带来的福利与好处主要有:1,在城镇实行住房制度改革,让职工们得到了一套价格非常低廉的私有住宅,这是一个很大的福利;2,老百姓衣食住价格稳定,特别是住房和食品价格非常稳定,尤其是商品房价格稳定,一线城市每平米基本不超过万元,二三线城市每平米基本不超过千元,县城每平米基本不超过500元,人民都买得起房,大家都能安居;3,实行公开选拨领导干部,让一大批无背景没关系,但有实力、有能力、有水平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使一大批人才得到提拔重用。该制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胡耀邦、赵紫阳在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任上曾经做过试点,但没有成型,也没有形成规则和制度。1992年江泽民任上开始正式形成制度,至1998年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开展了公开选拨领导干部工作;4,实行了每周五天工作制,让上班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时间休息;5,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资源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使广大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机会。6,在任期间几乎年年为付出心血的国家公职人员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人民群众总体评价不错,2002年半退、2004年全退,2022年11月30日逝世时,国家和人民对其评价是很高。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给人民带来的福利和实惠主要有:1,确立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要求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广大干部以为群众干实事,谋利益为自己最大职责和使命;3,全面倡导“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扩大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4,在全国上下真正倡导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务实创新的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5,实质性启动医疗体制改革,让人民群众享受了改革的红利。2003年提出:医改应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品属性;2005年1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重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2007年1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四大基本制度,即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卫生医疗领域的“四大体系”,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2008年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1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并提出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实现“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2010年1月要求各地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让人民医院真正成了人民的医院,救死扶伤再次回归到医院的第一天职,因曾经一度出现不付钱不救治的不仁道现象;2010年11月推出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的“安徽模式”,要求医疗机构以"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5,免除了中国农民交了几千年的农业税费,并且每亩田还给予补贴,让亿万农民得了前所未有的很大福利;6,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休假日,给了人民传统节日家庭团圆的机会,也增加人民群众的休息时间。人民对他和其搭档温家宝总理的人格人品评价很高,人民非常敬重他们,他们退下来的时候组织上评价颇高,民间评价非常好。现任总书记习近平给人民和人类带来的福利:1,大力整顿吏治,全面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提高了效率,端正了风气。一个政党是否廉洁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兴亡,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反腐热潮,目的是要惩治腐败,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反腐倡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是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有利于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廉洁性,对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的清正廉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2,全面推行八项规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条条项项切中时弊,直指当前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中央八项规定可谓是一场“改变中国”的作风之变,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重塑了政治生态,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可以说“八项规定”既医治了领导干部的“作风病”,也疗治了领导干部的“文风病”,还诊治了领导干部的“学风病”,更调治了领导干部的“亚健康”。推行十多年来,犹如阵阵清风荡涤着神州大地。中央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了中国,已成为载入史册的大事;3,实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让占人口绝对少数的贫困户获得了好处和实惠。从2013年至2020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8年间,全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989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8年底的1.7%、2019年的0.6%,直至2020年全面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一个震动世界的了不起的伟大壮举。全面脱贫后,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显著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生动证明,是“四个自信”的最生动呈现,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有力宣示;4,全国实现了脱贫致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脱贫不是为脱贫而脱贫,而是为了让贫困户致富,过上幸福日子,让全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脱贫致富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5,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愿景正在变为现实;6,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拓展了经济合作空间,增强了政治互信,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了区域合作水平,深化了国际合作,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繁荣,极大促进带动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全面扩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7,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和理念,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论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8,组织核心科学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成就,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十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任务高质量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创新的成绩单令人瞩目:“嫦娥”探月、“神舟”飞天、“夸父”逐日、中国空间站圆梦;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登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中国国家基因库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库;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第二次青藏科考在水、生态、人类活动的变化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宽带移动通信实现了部分领域的国际领先;我国研发的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斗”号潜深达到10767米,首次进入万米时代,深海技术装备形成功能化、谱系化布局;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化运营;在高铁建设、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都实现了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目前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特高压输电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深海一号”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更让人振奋的是,科技创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活力。2022年12月27日13时21分,中国东航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抵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终于成真。等一系列科技新成果;9,全面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影响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更是事关党执政兴国的重大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不仅是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使我国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主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在推动绿色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这既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又为发展中国家改变传统发展路径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他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的新思想新理念,先后提出生态文明的“八大观念”:1,“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4,“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5,“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6,“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7,“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8,“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全球观和“三个论断 ”:关键期: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保护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越往后越是难啃的骨头,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越大。攻坚期:要求我们持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短板。窗口期:充分彰显了我国具备了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条件和能力。“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战略判断客观、精准、全面,是确定污染防治攻坚战“大仗、硬仗、苦仗”性质的基础。他还提出了生态文明“五个体系建设”:1,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2,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3,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4,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5,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他提出的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从根本上建立了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体系。他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环保理念,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非常好的影响;他的这些理念思想,不仅解决了中国当下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了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及影响;10,首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福及全人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中华文明深厚土壤,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思想,实现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一重大理念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在国际交往格局、全球治理、文明交流等方面提出鲜明主张,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重大实践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了中国方案,指明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正确方向,擘画了人类进步事业的蓝图,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深远的世界意义、强大的实践伟力!十多年来,已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成为引领世界前进的光辉旗帜。由于他尚在任中,一切还是进行时,效果结果还没完全显露出来,有待后续评说。总之,世界和中国,特别是中国人民对他充满期待。

  第四,人民至上要赋予人民更多更大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民主和权力,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一是要让社会各阶层的人民参与到对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中来,特别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优秀分子选拨到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来,恢复并扩大公开选拨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国家级层面,把各界人民群众中的精英分子启用起来,为国家、为广大人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要扩大人民权力,最重要的是扩大人民监督管理和在选拔、任用干部中的权力,让人民决定干部的升迁,让民意成为评价干部的准绳。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干部对人民、民心的敬畏与负责,从而保证干部忠实的为人民服务,为民执政不敢言私,为民执政不敢懈怠;促使干部深入群众,倾听人民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冷暖,努力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实现官为民所选,人民当家作主;三要有危机感、责任感,加快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使干部敬畏百姓、守护民心。第五、人民至上关键是要始终不渝地牢牢维护好、发展好、完善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全面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明白民生二字重千斤。当前中国人民亟待得到的福利和实惠是:1,全面实行免费公共医疗,不要让人民看不起病或一病返贫,中国现在有这个财力和实力;全国医保实行农村和城市一个政策,全国统筹,提高个人缴交比例,可让社会公益慈善机构和个人捐赠支持公共免费医疗实行,尽快把病不起、看不起病、一病返贫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掉。若实在一时解决不了,可先实行免费体检和对十万元以上的重大疾病实行全报全免,彻底解决一病返贫的问题;2,居民基本住宅由政府免费提供或低价租赁,不要让人民群众成房奴;从现在开始停止买卖居民基本住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买卖居民基本住宅盈利,今后只允许有豪宅和各类别墅可进行流通买卖;3,各类学校全部实行免学杂费、书费和住宿费制度,真正解决读不起书、上学难的问题;4,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彻底解决由于户口引起的一系列不公正、不平等及歧视等问题,把全国人民从户口上解放出来;5,市内公共交通全面免费,彻底解决交通堵、出行难问题。这样才是真正的人民至上,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赢得世界,永远无敌于天下!(未完待续)

  2024年9月24日作于差旅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