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做人(九)

  第九节 做人就做这样的人(二)

  四、有容乃大,做一个有胸怀的人

  “有容乃大”,最早见之于明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袁可立的自勉联“受益惟谦,有容乃大”。不过使其名声更大、传播更广的,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曾亲笔题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民间流传甚广,并作为其任两广总督时的堂联。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旨在教导人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这是以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细流的无限容量,来形容人的非凡胸襟和超常气度。为什么要强调包容、宽容呢?原因很简单,对集体而言,这是团结奋进的重要基础;对个人来说,是增加阅历、历练成熟的必然过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缺憾。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以包容之心、宽容之量来对待他人,包括那些与自己意见相悖、有过误会甚至是冒犯自己的人,不但有益于大家更好相处、携手共进,而且对于团结协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具备容人容事的气量,能容人所难容,故能成人所难成。著名的管鲍之交的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传奇、“六尺巷”的佳话,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我们都知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赵国老将廉颇不服气文官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对方发生冲突。有人认为蔺相如是畏惧廉颇,蔺相如却表示,自己之所以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公利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这个故事生动体现了胸襟宽广、以大局为重的观念。宽容是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宽容是心理养生的润滑剂,宽容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容人容事容己,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更宽阔更美妙。从古至今,宽容就被视为是一种气度、一种胸襟、一种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正因为有广阔的胸怀才能容纳万千河流,成浩瀚之势,人,一定要像大海一样,拥有宽广的胸怀才能成就大事;做人,胸怀就要像大海一样宽广,那么他才能容得下人和事,才能拥有大的格局高的境界,才能吸纳团结人,才能凝聚磅礴力量,开创伟大的事业。人生活在社会中,同人接触、交流,难免会发生矛盾,我们要忍得一时之气,方能免得白日之忧。法国著名诗人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较好道德修养的人,他一定也是一个懂得宽容、胸襟开阔的人。世界上最广阔的不是大海,不是高山,不是天空,而一个人的胸怀、胸襟。真正具有大胸怀的人把是非看得淡若云烟,恩怨情愁皆“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宽容意味着谅解别人、尊重别人。莎士比亚曾说过;“宽恕别人所不能宽恕,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有一次,美国总统林肯和儿子罗波特上街,遇到一列军队,林肯便随口问了一位路人:“这是什么?”但没表达清楚,那人便以为他没见过军队,竟粗鲁地回答道:“这是联邦的军队,你真是太没见识了!”对此,林肯毫无怒容,只是说了声;“谢谢!”就走了。宽容是理解的体现,只有理解别人,才能宽容别人;宽容是友谊的开端,是真诚的始然,是快乐的源泉。做个宽容的人,靠的是宽容的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靠的是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为你的仇敌而怒火中烧,烧伤的只能是你自己。忍不下一口气,就恶言刀枪相向;忍受不了他人的春风得意,就嫉妒诬陷。这样的人生只能昏暗无光,路就会越走越窄。人间的是非、善恶、喜乐,世道的好坏、冷热、荣辱,要放宽肚皮,坦然接受,路才会越走越宽。拥有博大胸襟与恢宏气度的人,知道怎样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和别人沟通。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宽容不仅仅是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避免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宽恕曾经伤害我们的人,宽恕不只是慈悲,也是一种修养。宽容不是懦弱、退缩与无能,而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大智大勇,是不计较、敢担当、懂化解融通,为他人着想,也是为自己铺路,体现的是一种人性之美与善良仁慈。宽容不是纵容, 以容为大,有容乃大,一个人包容能成就其大。我们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人天资聪明,有才华、有能力,但是心胸狭窄、缺乏气度,结果事情做不好,还成了孤家寡人,有的还付出生命的代价。如,三国时期的周瑜,是十分有名的一员干将,他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可谓是当时的天下奇才,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他心胸狭隘,度量太小,对一些事情有的时候过于斤斤计较,而正是他的这个缺点使他最后丧失了生命。有的人天资、才华并不是很出众,但心胸开阔,能包容、善沟通、团结人,也能干成一番事业。天资、才华并不是很出众,但心胸开阔,能包容、善沟通、团结人,也能干成一番事业。自古以来,但凡成大事者,最可贵的优点之一就在于其胸襟广大,只有心胸开阔,才能够包容各类人才为我所用。如,汉高祖刘邦正是因为有了博大的胸怀,才将张良、韩信、萧何等有才之士收入自己的麾下,最终创立了汉朝,成就了一番伟业。过去我们总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拥有宽大的胸怀,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宽容的人。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还有这样两个故事:一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死后,蜀国由蒋琬主持朝政。有个叫杨敏的官吏,背后指责蒋琬:办事糊涂,比不上诸葛亮。有人把这话传给蒋琬,要求治杨敏的罪。可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任,杨敏说的没有错。后来杨敏因事被捕入了狱,有人猜想他这次活不成了。但蒋琬不计前嫌,秉公处理,免除了杨敏的重罪。蒋琬为人正直,气量宽宏,人们称赞他宰相肚里能撑船。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开国总理周恩来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宽容美德。这两个事例对我们应该是有很大的启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的人可能让我们感到不快,有的事可能会让我们心烦意乱。但如果我们能学会宽容,包容他人,那不仅能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还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和胸怀,从而营造出更加和谐友好的氛围和意境。总之,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它不仅能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还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乐观。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学会宽容,人会更从容,活得会更潇洒有气度。一个人的宽容心有多大,其世界就有多大。有位名人曾说,一个人能容纳多少人,他就能统治管理引领多少人,一个容量有多大,其舞台就有多大。让我们学会宽容,用一颗宽广的心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愿我们都能以宽容之心,迎接每一天的阳光。

  宽容有胸怀,体现在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有真挚朴素的感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人来讲,培养并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很难想像,一个缺乏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人工作会持续有动力、持续有热情、持续有干劲。心里真正装着人民群众,为人民的利益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我们的心胸就会开阔,工作的格局就会大,就能行稳致远。容,就是宽容与容纳,大器之材,都是宽宏大量之器;大气之才,皆是大肚能容之人。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做人:一要学会包容别人的不足。你可以不够优秀,但你可以学习,你只有容得下别人的不足,才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才会以此为借鉴,避免自身不足,真正做到扬长避短。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智者以他人作镜子,修自身之不足”;二要允许不同的意见与观点。人,要有胸怀,要容得下别人的不同之处。意见听得多了,耳朵也就顺了;眼睛看得多了,肚里也就容得下别人了。一个人总是看不别惯人,其实就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做人,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以自为我中心,要允许不同的意见与观点,更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唯有如此,方能博采众长,相得益彰,促进工作,提高水平;三要听得进“不好听的”,要看得下“不高兴的”,去除刚腹自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好听的话不一定是好话,不好听的话,未必是坏话;让你高兴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让你不高兴的人未必是坏人。别人的言行表现我们要仔细观察,认真甄别,从中辨别忠奸善恶,而不是从顺耳不顺耳、好听不好听、高兴不高兴来论处。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作神仙来看,刚腹自用夜郎自大,终将伤害到自己。不让别人开口,就是让自己寡闻;不让别人做事,就是让自己孤陋。没有一个开明宽容的心胸,终究是井底之蛙,没有见过蓝天,所以不知道也不相信天外有天;三要大肚大量,努力做到额头能跑马肚里能行船。能成大业者,皆是胸怀宽广者。因为容得下人和事,所以自己才会变得大气;因为能接受不同意见和建议,心胸才会像大海一样容得下千万条奔腾的大江大河和无数的涓涓小溪小流。永远要记住:做人如海,有容乃大!

  一言以蔽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海纳百川,是厚德载物,宽容是恢弘,是宁静致远。曹操不计私仇,和张绣重归于好;蔺相如的大度,使“将相和”成为千古美谈。他们不都是“论人之善,忘人之过”的先例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拥有宽容,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五、知恩图报,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人知感恩,义薄云天。做人,什么最要紧?知恩图报最要紧,人品良心最要紧,善良本分最要紧,真心实意最要紧!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做一个有良心的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知道知恩图报。一个有良心的人, 一定不会忘记帮他的人,一定不会抛弃陪他的人,一定不会欺骗信他的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知恩、记恩、感恩、报恩。我们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恩惠以后要铭记于心,更要懂得去感恩报恩。人和人之间,互助,才能共赢;互帮,才能成功。困难之时,谁拉你?风光之后,你帮谁?别做忘恩负义的小人!用得上人家,就对人嘘寒问暖;用完了人家,就对人爱理不理。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心怀感恩之情,别人的恩德要永远铭记于心,有条件有机会一定要重重报答人家。人,贵在知恩、感恩和报恩。知恩图报是做人做事的不可违背的原则和底线。是底线、是原则就得去遵守,不可有丝毫的逾越。人,只有懂得报恩,才会有好人缘好福气。人,知恩、感恩、报恩,其实就是在积善缘,积福报。报恩,就是在不断结下善缘。懂得报恩的人,容易遇到贵人。哪个人一生中没有遇到困难,哪个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知恩图报,是一种修行,在修炼培养我们的慈悲和善良之心。感恩报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假如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无论我们历经了多少磨难,生命中总会有束光,足以穿透黑暗,这束光就是感恩之心;人活一世,靠品行安身立命,凭良心为人处事。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好品;人,可以一事无成,但不能不懂感恩。做人,一定要有感恩的心,贫穷时,不要忘记借钱给你的人;富裕时,不要忘记陪你患难的人;落魄时,不要忘记帮你一把的人;成功时,不要忘记曾经助你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做出恩将仇报的事。人活着,与人相处时,少盯着别人的短处,多去看他人的长处。不要总记别人的坏处,要多想想他人的好处。心怀感恩,才能减少矛盾;待人宽容,才能远离是非。人生在世,最不能毁的就是品行,最不能缺的就是良心。我们只有一直做个知恩图报的人,才能让好名留存,才能让良心不黑;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轻松的走向成功。做人,一定要有感恩的心,忘恩负义的事,宁死别做;恩将仇报的事,永远别干;背信弃义的事,绝对不为;卸磨杀驴的事,坚决不干。我们要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铭记别人的帮助,回报他人的恩情。做人,没钱不怕,只要品行好;貌丑没事,只要懂感恩。把感恩放在心里,把回报变成行动,千万别做忘恩负义的小人。用爱心回报帮你的人,用真心对待陪你的人,用孝心孝敬生你的人,才能身后无骂名,一生得安宁!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要牢记在心,有机会要报答别人。报恩,其实是在培福。做人,有恩于你的人不能忘,俗话说,一饭之恩没齿难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才能广结良缘,左右逢源,天照应成大业。秦汉时期著名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困苦,生活无着,常常没处吃饭,只好到城下淮水边钓鱼,钓到了可以卖些钱,钓不到就饿肚子。淮水边上有一群漂洗旧衣的老婆婆,各自带着饭篮在这里做活。其中有一位漂母见韩信十分饥饿,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韩信非常感激,对大娘说“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你。”大娘听了却生气他说:“一个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吃饭的,你不努力,拿什么报答?”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楚王,就任后设法找到了当年那位漂衣大娘,赏赐黄金千两作为报答。俗话说:“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常怀感恩之心,也就拥有了人类最不能丢失的美德,也就拥有了成功的基础,象韩信一样,最终成就伟业。知恩图报不只是一种处世之道,更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学会感恩,生活将赐予我们灿烂的阳光,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爱与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帮助,就是最大的情分,也是最幸福的事情;别人帮你,说明你有福气,懂得知恩图报,才能积累更多的福气。知恩图报,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不仅能得到好人缘,而且人生路也会越走越宽,因为大家都认可他的人品,所以大家都愿意帮他助他成就他,韩信就是这样。不管是大恩小恩,都要懂得感恩;不管是大忙小忙,都不要忘记人家的帮忙。懂得做人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大凡人们在很小时候,从父母、老师那接受的教育,都是做人就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有用的人。做人其实就是做良心,如果一个人,不好好地时刻摸着自己的良心去说话,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做事,那么,此人就肯定不是一个好人,或说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人一定要知恩感恩报恩,帮你的人,你要记在心上;陪你的人,你要好好珍惜。感恩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一种风范。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大度量,重修炼、重修养,拓宽胸襟、提升境界,努力成为一个知敬重、懂感恩、有情怀的人。知敬重,就是要心有所尊、心有所服、心有所仰。一个人如果自视其高,膨胀到不知敬重的地步,那是非常可怕可悲的。革命先烈难道不值得敬仰吗?先进模范难道不值得敬服吗?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事业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敬重吗?正者,敬人也,亦被敬也。懂感恩,就是受到关心帮助,要知恩、感恩、谢恩。狮子凶猛,幼时受伤被人收养照料,长大后回归森林,多年后和收养的人相见,亲热无比。动物如此,何况人乎?父母养育,不应该感恩吗?老师教育,不应该感恩吗?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向你伸出援手,不应该感恩吗?一个懂感恩的人,是一个有良知、有善根的人,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差不到哪里去。当然,懂感恩贵在有心,做多少当力所能及。三峡夔门有一副对联,其中一联写到“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间无孝子”(下联: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天下少完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亲近有良心的善人,远离无良心的恶棍。这也是人类遵守社会合法生存的守则之一。只要坚信人间的一个生命轮回哲理和自然规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就一定能将“人有好心,必有好报;善恶有报,终将全报”的自然界优胜劣汰的不变轮回进行到底。人可以不优秀,但不能不善良;人可以没成就,但不能不感恩。人这辈子,始终要记住良知二字,良知就是自己的良心,良知就是感恩,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才是最有福气的人。人间正道是沧桑,做一个有良心有爱心、善良厚道、诚实守信的人,才是光明大道,才是做人的王道,才是走向成功的通天之路。

  六、尊老崇贤,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尊老崇贤,孝道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与尊老崇贤紧密联系在一起,孝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美德。孝到底是什么?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一定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感天动地的大爱。从古至今,孝的故事从没落幕,孝的传承永不间断,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有良知的人,一定会尊老崇贤,孝敬长辈;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灵魂,人无灵魂犹如行尸走肉,不可能有所作为。人生最不能等待的就孝敬父母,大爱金孝创始人金马克先生倡导设立并向全社会推行中华“行孝节”。尊老崇贤,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 “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孝心故事一直广为流传。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有孝心的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孝现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的首要标志。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孝敬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孝顺不是泛泛而谈,孝敬父母不只是在心里想着,口里念着,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不要以工作忙碌为借口,而忽视了父母的存在,而冷落了父母的情感,孝顺是从心底发出的真心真意,人要懂得孝道、孝敬和孝悌,这三种是需要慢慢悟透它真正的意义,并且要做得到,这样才算是一个尊老崇贤,尊师重道的孝子。明代大儒方孝孺说:“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孝善是我们修身最好的方法,是处世最好的法门。《道德经》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道、天地的法则都是这样:没有亲疏,总把善果酬善人。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人生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英雄豪杰,但必须人人都要善良孝顺、忠厚仁慈。善良是和谐、美好之道,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没有善良孝顺,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就不可能有世界的祥和与美好。爱是基本的善良情感,遇到乞讨者,我们就施舍他点钱;遇到老弱病残、孕妇,我们就主动让个座;遇到迷路的小孩,我们就把他送回家,为他指点方向。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这对我们并不难做到,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予他人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实质是在伤害自己。所谓善良,无非就是拥有一颗大爱心、同情心,不害人、不吭人、不骗人。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边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所以,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孝顺善良真诚。

  尊老有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每个人都有家庭,都有长辈,尊敬长辈是起码的道德规范要求,尤其是对父母一定要孝敬。关爱老人既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是人类进步科学发展的前提,只有人类的思想纯正了社会才能健康的发展,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所谓“百善孝为先”,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子女孝顺、家庭和睦是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化表现。尊老爱老并不单单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事,而是需要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共同努力!所以,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共识。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尽孝心。老年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年人曾为家庭和社会辛勤耕耘,理应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得到社会的尊敬和关爱。虽然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那样精力充沛,但他们拥有年轻人不具备的经验和智慧,仍然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袁隆平耄耋之年依然坚持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钟南山年逾八旬还奋战在抗疫一线,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离休后担任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一直在倾情倾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老年人退休不退色不退责,依然在为社会为大众贡献着经验和智慧、奉献着光和热,我们没有理由不关心关爱老人,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理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与爱护。我们每个人一方面要孝敬父母长辈,履行孝老责任,做“孝老敬老爱老养老”践行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是常回家看望老人,做到生活零用上宽待老人,不要吝啬老人;二是开展给老人洗一次脚、理一次发等活动,从衣食起居上照顾老人,不要淡忘老人;三是陪老人吃一顿饭、拉一次家常,做到思想行动上尊敬老人,不要淡漠老人,用真心去体会老人们的甘苦,用真情去化解老人们的烦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要弘扬孝道美德,倡导文明风尚,做“孝老敬老爱老养老”倡议者、劝导者。“孝为德之本”,孝老、敬老、爱老、养老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真正的大孝之人,不只是在孝敬父母上得体大方,而且在社会上对每一位遇见的老人都能以礼相待,尊重有加。古有岳飞“精忠报国”,今有无数孝老爱亲的好人为了人民的利益舍小家顾大家。这些忠就是大义的忠,是大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一个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所以,孝道中要分清利害关系。对于父母言听计从是一种愚孝愚顺,对父母全盘否定是大不孝。这两者都不能称为孝,真正的孝敬是保障父母衣食无忧,照顾父母情绪,给父母合理的建议,温柔对待父母的需求。对于父母不合理的要求要保持清醒,会智慧的处理,不生硬不顶撞。只做到这些还不能称之为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应该爱之。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和生活一塌糊涂,让父母操心也是不孝。有种孝顺叫“儿女幸福美满”。所以,把自己的小家庭和身体照顾好,不让父母挂怀也是孝心的体现。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展示“理解和尊重老年人、关怀和爱护老年人”的时代新风尚,用自己的言语影响人,以自己的行动感召人。同时,针对身边一些不赡养老人、不尊敬老人的不文明现象及时进行劝导,传播孝道文化,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家庭和谐,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让德孝之风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独到的魅力,但是中华民族,以深厚真挚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国十四亿人口,以及海外的广大同胞、侨胞,那些传统美德,特别是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没的,尊老敬老爱老,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孝敬父母,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发扬这一美德。我们尊老有孝心,不是为了尊敬而尊敬,而是为了表达孝心而孝敬,为了让父母生活得更加幸福,让父母有归依感、存在感、价值感的同时,更让父母对儿女放心,安心。父母与子女彼此成就,即便父母不能成就子女,子女也应该感念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能因为父母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或者毛病而对父母指手划脚,吹毛求疵。尊敬和孝敬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推己及人,推而广之,尊老有孝心是对社会上的每一位长者都要尊敬和呵护,对祖国同样要有孝道之心,对宇宙也应怀有敬畏与感恩之情。尊老崇贤有孝心是对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检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高低的标尺之一。愿你我都能在社会大家庭中,学会尊老有孝心,学会温柔待世界。在尊敬老人的同时,享受我们自己的人生,幸福并不是因为获得了多少,而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了多少。从今天起习得幸福,从感恩和尊敬开始,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关爱家人,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尊老崇贤有责任心、懂得感恩有孝心的人。孝老爱亲作为文明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还能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树立新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积淀,更是社会和谐稳定、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基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敬老爱亲的践行者,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时刻关注身边的老人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孝老爱亲的理念,让孝老爱亲尊老崇贤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传承和发扬这一美德,为构建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最大力量。(未完待续)

  2024年10月31日作于差旅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