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理念,它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互惠互助精神。在我国,这一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无论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中,都强调了这个理念的重要性。家长们教育孩子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孩子们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分享、互助和关爱;在学校,老师们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社会上,人们相互给力,彼此借势,共同应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不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原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早出现在法国十九世纪作家大仲马1844年出版的小说LesTriosMousquetaires中,翻译为《三个火枪手》又译作《三剑客》或《三铳士》英文原文是:All for one, one for all. 翻译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1919年列宁在一次关于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演说中使用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作为引语。期六义务劳动,1919年4月12日是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另外2名工人经过一夜义务劳动,修复了三台机车。消息传开后产生了巨大反响。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的共产党员决定组织群众性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5月10日,共有200多名共产党员参加义务劳动。继共产党员之后,非共产党员、各地工人也纷纷用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从1919年5月起在全国展开。列宁高度评价了这一运动,认为它是“伟大的创举”。这一运动体现了伟大的奉献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是:别人把美好的东西给我,我就把美好的东西给予别人。我认为应该把“我为人人”放在前面,因为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人人为我,我为人”的理念,实质上是强调社会的互惠与共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际交换,更是一种基于尊重、理解和合作的社会价值观。它倡导在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贡献者和受益者。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依存的世界,每个人的行动都会影响他人。因此,倡导“我为人人”的行为,意味着我们以积极的态度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贡献可以是知识的分享、资源的提供、时间的投入,甚至是情感的支持。通过这些行动,我们为他人创造了价值,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添上了色彩。然而,真正的“人人为我”不仅仅是指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帮助,更是一种主动回应的机制。当一个人感受到他人为自己的付出时,内心自然会产生感恩之情,从而激发起想要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的意愿。这种正向的循环,让社会充满了爱与互助的氛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互惠关系中的付出与接受,应是无条件的。纯粹为了自我利益而付出的行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促进社会的运转,但却缺乏真正的意义。只有当付出是为了他人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福祉时,这种行为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互动模式,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它鼓励我们以积极、无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通过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包容和充满爱的世界。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和理念?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缘由:一是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导致。这一理念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个人也能从中受益。这种相互帮助、互帮互爱的传统美德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二是集体主义和整体利益使然。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通过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个人也能从中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增进整体的利益。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致。这一原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关爱,有助于公民权利的顺利实现和社会和谐。四是互利双赢和良性循环驱使。通过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个人也能从中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系统。这种互利双赢的关系有助于友善社会风气的形成。五是历史背景和理论支持的结果。列宁曾提倡这一原则,指出要通过努力消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常规,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灌输到群众的思想中,成为他们的习惯和生活常规。六是人格影响人格。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同样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同时也能从他人那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七是互相依靠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一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单打独斗难以成气候,独学而无友会导致孤陋寡闻。只有通过互助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八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一理念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使人们更加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九是奉献主义和思想觉悟高的象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默默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不求回报。这种精神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也可增强人们的团结和互助意识。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而这种互助奉献精神则强调了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是一种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是思想觉悟高的象征。十是互惠互利和谐共赢的追求。这种理念和精神构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系统,不仅有益于友善社会风气的形成,还能在各个领域中实现互利共赢。每个人心中都有社会责任感,都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如此才能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并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只有这样通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作为与义举,我们才可以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总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仅是一种道德原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通过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个人也能从中获得帮助和支持,形成互利双赢的社会关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一种社会互助的理念,它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发扬和传承这一理念与精神,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强调了社会中的互助与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秉持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通过实际行动来关心他人,这样我们才能期待一个互相帮助、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实际上,“我为人人”是“人人为我”的基石,只有当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履行义务,才能期待他人同样的回馈。人是社会性生物,我们的能力有限,需要互相依赖。帮助他人并非基于交换,而是一种出于自愿的互助精神。如果过于计较回报,那么互助就会变得功利,不利于形成积极的互助氛围。因此,理解和实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二者不能分割。只有先做到我为人人,才能实现人人为我。这种价值取向就是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充满责任感,这是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我为人人是付出,人人为我是收获,有付出就必有收获,这是永恒的因果法则。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七章中提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处世箴言,意思是说:得道之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领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始终奉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理念。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它并不是要求我们多么高尚,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奉献,它只是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理解多包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关心多帮助别人,做个有爱心有情怀的善良人,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并且受益的是我们每个人,大家想想,当我们奉行特立独行只为自己着想即自私自利时,我们得到的只是自己,最多加上家人的关心关照关爱,得到的关照关怀是非常有限的,也是很少的;而当我们每个人都树立奉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后,关心关照想着我们的人,那就不仅是自己和家人了,而是成千上万的人在关心关怀着我们,时时有人为我们着想,处处有人为我们排解,我们将被关心关爱包围着,我们将生活在没有烦恼而荡漾着爱的海洋里,这是多么幸福的事,谁不想生活在幸福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这些认识和理念后,做人就不再是艰难复杂的事了,人与人之间和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要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及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都会有大格局高境界,才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会有担当,才会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着想,才会站在国家人民的立场和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才会实实在在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平台。通过志愿服务,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三是要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包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种精神既包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表现出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将这种理念精神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四是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志愿服务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注入到志愿服务中。五是要营造和培育良好社会风尚。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文艺作品的感染作用以及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普及志愿服务常识,传播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人们争做志愿精神的践行者。六是要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志愿服务对象多是普通人,服务内容多是平常事,只有立足社区、着眼基层,才能将志愿精神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社区、街道和乡村应该是志愿服务的主要天地。七是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比如在家里帮忙洗碗、拖地等家务事。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帮助他人,无论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琐事,我们都要关怀备至。八是要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团队中,我们要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日常生活中,关心集体利益,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九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认识到“人人为我”的前提是“我为人人”,只有每个人都为他人着想,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更有活力、动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十是要当表率作楷模发挥榜样作用。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带动他人,率先垂范,作好表率,成为他人的榜样,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活动中来。在工作和学习中,争取成为优秀代表,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十一是要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社会氛围。我们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普及志愿服务常识,传播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通过文艺作品、先进典型等方式,让全社会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启迪,受到教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逐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友爱的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指南。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积极倡导和实践这一精神。无论是在灾难救助、扶贫攻坚,还是社区建设等方面,政府都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了全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斗争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的斗争中,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普通百姓也积极参与,严格遵守防疫措施,互相提醒,共同抗击疫情。正是这种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精神,让我们国家在疫情面前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不仅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认可和推崇。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更需要弘扬这一理念与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是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助力和具体实践。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一理念和精神发扬光大,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体现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给力,互助合作,彼此奉献的关系,强调互相帮助,资源共享,有无互补,彼此借势,共同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理念和精神,要认识到“人人为我”即关注个人利益,追求幸福,而“我为人人”指关心他人,为社会奉献。两者相辅相成,共促社会和谐发展,齐保每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最好的实现。实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需从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关爱社会、诚信为本、乐于奉献等方面着手。尊重他人,倾听声音,建立和谐关系;帮助他人,实现双赢;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实现自我价值;诚信待人,赢得信任;乐于奉献,实现人生价值。这不仅是道德观念,也是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追求。让我们积极实践共同努力,共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创世界美好未来。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教导要秉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这一理念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无尽的智慧。它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追求实现和谐美好社会的重要手段,更是我们服务大众、造福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柱。“人人为我”,这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成全的社会关系。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工作上的协作,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关怀,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当我们面临困境时,是同事的援手,让我们渡过难关;当我们感到孤独时,是朋友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温暖。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帮助,却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我们生活的海洋。然而,“人人为我”并非理所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期待他人的付出,而自己却坐享其成。真正的“人人为我”,需要我们学会感恩和回报。当我们接受了他人的帮助时,应该铭记在心,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馈,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人人为我”的链条不断延续,让社会充满更多的正能量。“我为人人”,则是一种主动付出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爱。当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时,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当我们有能力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时,就应该责无旁贷地付出。这种付出不附加任何条件,并不图任何回报,因为我们坚信,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为人人”的理念精神不仅体现在大事上,更体现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主动帮助邻居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关爱帮助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能够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不仅适用于个人之间的交往,更适合于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只有秉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才能实现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每个国家和所有人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需要我们摒弃自私自利的心理,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社会秩序和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可以通过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来培养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境界。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更要关注他人的利益和需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享受社会的成果和福祉,更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践行这一理念,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未完待续)
2024年11月7日作于差旅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