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做人的法则与技巧(一)

  世界万事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和法则,人生亦不例外,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人活于世,若遵循法则跟着规律走,则顺,顺天应道,人必上道;若倒行逆施无视规律和法则,则逆,逆理违天,必上西天。每个社会人都要经历为人处世,但是并非每个人的人生际会都是相同的,要想让自己拥有良好人缘,做人成功,事业辉煌,我们就必须领会并遵循做人做事的规律和法则及技巧。做人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今天我以探讨方式帮助大家来厘清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和技巧,以便让大家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加分,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与成功助力。

  古今中外,人活于世,都在追求成功与幸福。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如愿以偿,而有的人事与愿违。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缘由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有外部的,也有内在的。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没有悟道,没有学会弄懂搞透做人的法则与技巧。做人最关键的是精准地拿捏人性,巧妙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做人的法则与技巧,以帮助大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

  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做事理由正当充分,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是法理、道德上的,理直气壮则是心理和观念上的。名正言顺最早是由圣人孔子提出来的,《论语·子路》中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大致意思是,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的君主‘辄’,让您去为政做官,您将先从何处着手?”孔子回答说:“我必须先正名!”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是否过于迂腐了?这名要如何能正?”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虎对待的”这段话强调了名分和名义的重要性,它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论没有正当的名分和理由,那么这些行为和言论就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受。 在现代法制社会,名正言顺的原则更为适用。无论是个人行为,企业运营,还是国家治理,都需要有明确而正当合法合规的理由来支撑其行动和作为。做人做事要名正言顺,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应该是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并要有充分充足的理由和依据。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推崇名正言顺的理念,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尊重名正言顺的原则,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名正言顺说到底就是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正当合法的名分、恰当合适的名义与合情合理的说法,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地把事情顺利地向前推进。比如明成祖朱棣,起兵夺他侄儿朱允炆的皇位,就是以“清君侧”名义,发动“靖难之役”,最后把建文皇帝赶下台。如果当时朱棣没有“清君侧”的名义,那就不是名正言顺,而是乱臣贼子造反,就不可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做人只有心正行正念正,才能通天彻地,福禄寿全,精气神足,诸事自然通达无碍,这是上等命运之源。当然,名正言顺并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否定个人的努力和创新精神,而是在寻求名利的过程中,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名正言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例如,在社会活动时,一个人名正言顺的行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在商业竞争中,一个名正言顺的策略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市场的推崇和认可。名正言顺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则。它帮助我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保持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从而促进和谐与进步。所以,我们不管在何时何地,也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懂得名正言顺的道理,都要让自己始终站在道德、法律和情理的制高点,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为人处事,别人就会顺从你,而不是违背你,这虽然显得很厚黑,但却非常的实用。一个运作良好的国家,组织部不会去插手宣传部的事,财政部不会去插手司法部的事,因为名不正时,想插手也插不进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唯有国家下发文件,专门授权,给了你名分,你才有名分去插手处理这个事。

  做人做事为什么要名正言顺?名正言顺意味着名义正当,合乎道理,这种正当性不仅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执行,还能确保事情的顺利进行;如果名义不正,说话就不顺当合理,事情也就难以成功。因此,名正言顺是确保事情成功的第一步‌。在古代社会,正名不仅仅是名字的正确使用,更重要的是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秩序。孔子认为,正名是恢复周礼权威、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秩序的关键。通过正名,可以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防止“邪说暴行”的流行。通过名正言顺,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只有当人们认为某件事情是正当的、合理的,他们才会更愿意去执行和参与,从而确保政令的顺利执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果没有明确的名义名分和正当合法性,人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行动。这种情况下,社会容易出现混乱和冲突。因此,名正言顺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手段‌。不论古今,做人做事要“名正言顺”这个观念是融入我们中国人骨血中的,有了这个观念在,人们也就有了规矩,不会随心所欲胡作非为。做人做事要名正言顺,不仅是为了确保事情的顺利进行和成功,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道德规范。

  名正言顺既然这么重要,那我们如何来做到名正言顺?‌要做到名正言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1,‌明确名分‌。名正言顺的前提是名分正当。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身份和职责的要求。例如,在孔子看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强调每个人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2,明确目标与定位。确定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并明确你的立场和定位。3,‌言行一致‌。言行得当是名正言顺的重要体现,我们说话要讲究分寸,做事要把准定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达到高效和谐的管理效果‌。4,借助舆论。我们要充分利用公众舆论的力量,通过正当途径争取支持和认可,要在公众面前展示我们的正当性和价值,以获得更多支持。5,‌注重礼乐‌。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礼乐的兴盛与否直接影响到刑罚的公正性和民众的安定。因此,注重礼乐的兴盛也是名正言顺的重要方面‌。6,团结合作相互借力。在社会活动中,我们要寻求与他人的互利合作,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当他人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也要伸出援手,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7,‌谨慎言行‌。谨言慎行是名正言顺的基本要求,我们做人要谨慎,做事要严谨,避免因言行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8,坚持坚守持续改进。在做人做事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坚守正当合法合规的,要根据反馈和结果不断调整策略,确保始终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保持学习和适应,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9,‌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名正言顺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对待上级、同事还是下属,我们都要保持礼貌和尊重,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10,‌保持诚信‌。诚信是名正言顺的核心。言行要忠信笃实,行胜于言,这样才能让人信服。我们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一定能更好地做到名正言顺,不仅在事业中能够取得成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知己知彼

  做人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知己是指对自己的了解,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局限等。知彼是指对别人的理解,包括他人的性格、需求、动机和可能的反应。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特别是在与竞争对手博弈时,我们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百事亨通百战不殆。知己知彼最早出自于春秋·孙武《孙子·谋攻》中,《孙子兵法》中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指作战时,对敌方与我方的情况全面把握,才能百战不败,突出强调了熟悉彼此情况的重要性。而在与人相处时,“知己知彼”是要做到认清自己的特点,又熟悉对方的性格和需求,这样才能相处得长久。知彼不易,知己尤难。《老子》第三十三章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王弼注云:“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由此可见,自知比知人更需要智慧。《韩非子·喻老》说:“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看清别人,而在于看清自己。所以,能彻底认清自己才叫明察。知己知彼就是要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也适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是一种智慧和谦逊的态度。它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要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差异,以达到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更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做人做事为什么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意味着了解自己和对手的优势和劣势。通过了解自己,可以明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制定策略和目标。同时,了解对手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行为和反应,从而做出更有利的决策‌。 ‌我们在行动之前,了解自身和对手的情况可以避免盲目行动。如果只凭感觉或冲动行事,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而导致失败。通过知己知彼,可以更好地评估风险和机会,做出更明智的抉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知己知彼能够显著提高成功的几率,无论是商业竞争,还是个人发展,我们了解对手的动态和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和优势‌。在人际交往中,知己知彼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通过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期望,可以更好地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知己知彼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和修养,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提升个人修养和情商‌。知己知彼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各种情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还能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如何来做到知己知彼?要做到知己知彼,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知己知彼的基础,这包括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以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2,了解他人深入交流。我们要通过长时间相处和深入交流,了解他人的想法、品行、喜好和厌恶;观察他人的行为模式,分析其优缺点,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动机和情境;通过共同的经历和相互的理解,建立信任,从而更好地了解对方。3,‌倾听和观察‌。在与他人交流时,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并观察他们的身体语言和表情。细节常常能揭示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情感状态。4,不同场合进行了解。在与他人交往时,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喜好调整自己的言行,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场合,我们要了解同事和领导的性格,调整工作策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看对方言谈举止和价值取向及一些细节上来观察了解。5,‌练习换位思考‌。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动机。这有助于培养共情能力,更好地与他人协作和沟通‌。6,‌注意语言和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使用类似的词汇和语气,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7,‌尊重对方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尊重对方的独特性,并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对方的行为和决策‌。8,‌寻找共同点‌。与他人建立共鸣是构建良好关系的重要一环。寻找与对方的共同点,可以加强你们之间的联系,并丰富彼此的互动‌。9,‌通过观察来调整沟通方式‌。在与对方交流时,细致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对你的说话方式不太积极回应,可以尝试调整沟通方式,以获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10,‌持续学习交流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可通过不断学习交流和发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见解‌。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未完待续)

  2024年12月4日作于差旅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