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做人必须知道的常识 (五)

  十、为人处世尽量不要做的事

  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风和日丽时,而是心浮气躁凄风苦雨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平安无事时,而是风起云涌众声喧哗时。

  (一)不要自视清高。在我们的生命中,正确认识自己是最重要的,自视清高是最要命的。自视清高令人漂浮让人膨胀,它就像一堵墙一样,使我们与外界隔离,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站在比别人更高的位置。这不仅阻碍我们与他人的真诚交流,也让我们在困难面前失去谦卑和学习的机会。自视清高的人常常把自己看得过高,而对他人产生轻视。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也不需要听取他人的意见。然而,这种态度不仅让他们失去朋友和机会,也会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变得孤立无援。这就是自视清高的后果。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自视甚高,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现实中,也总有些人自命不凡,把别人视作蝼蚁。他认为自己有高傲的资本,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是否也有同样的本钱。人家不和他计较,他认为这是人家不敢与他抗衡的表现,人家不理会他,他认为是因为自己气场太强的缘故。这是多么的愚蠢!一个人自信没有错,可是从来没有一种真正的自信,是要以鄙视他人为前提;一个人也可以骄傲,但千万不要拿别人的缺陷来嘲笑。人可以欣赏自己的优点,但千万不要拿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比,并以此来贬低别人,人可以完美自己但不要去压制别人。要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你有你无法取代的优点,他也有他不可小觑的特色;各有各的世界,各有各的春天,你又何必咄咄逼人,偏要自命清高。与人相处:要懂得,不随便抬高自己,要认清自己,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需要改进;更要学会,不要随意低估他人。人各有志,也各有所长,谁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值得别人去学习。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每个灵魂都是平等的。当别人看得起你的时候,你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当别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不要不把自己当回事。荣耀是短暂的,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不要自视清高。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做人要谦虚,要低调,不要自恃清高。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看;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看。要始终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人生之大忌:不要自视清高。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尊重他人,并愿意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二)不要盲目承诺。盲目承诺是指在没有充分考虑和评估自己能力的情况下,轻易地答应别人的要求或期望。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我们感到压力和焦虑,甚至会让我们感到无法自拔。我们生活在一个互帮互助充满人情的社会中,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和人际关系,我们总是被要求做出一些承诺。当承诺没有私利的时候,承诺就不会失重;当承诺裹挟着功利时,承诺一定苍白。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承诺,都饱含着责任与担当,俗话说,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作出就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就给人一份应承和期许,人家就对我们有指望有期待。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在做出承诺时往往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可行性,导致无法兑现承诺或者承诺无法实现。这不仅会损害自己的信誉,也会影响他人的信任和对自己的看法,严重的还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后果。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遙飘逸;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飘游而不定;承诺不是夜幕中的一束昙花,转瞬即逝;承诺代表着一个人的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份爱,承诺是无形的,是无声的,一诺值千金。因此,我们必须在做出承诺之前认真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兑现承诺的可行性,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知道自己的能量和局限性,还要分析研究承诺的事项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无法实现承诺,那么最好不要做出承诺。如果我们确实需要做出某种承诺,那么我们一定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确保自己能够实现承诺。我们不要盲目承诺,而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可行性后再做出承诺。我们一旦做出了承诺,那么就需要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承诺。如果我们确实无法兑现承诺,那么必须尽早告诉对方,并尽最大可能地弥补损失。这样不仅能够维护自己的信誉,也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还能避免损失和影响扩大。盲目承诺是人生的一大忌讳,我们只有通过充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以及勇敢地说“不”,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力做好,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千万不要勉强。很多人为了自己的面子,总是盲目给别人承诺,最终的结果却是言而无信。有时候,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智慧。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承诺说出口容易,做到却很难,所以靠谱的人从不轻易承诺,只是用行动表示。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失去别人的信任很容易,但取得别人的信任很难。“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旦失去别人的信任,危险就会来临。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守好自己的信用度,不要盲目承诺别人,答应别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三思,要谨慎。避免盲目承诺的关键在于要充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在做出任何承诺之前,我们应该认真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实现承诺所需的能力和资源,以及这个承诺的事项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时间来兑现承诺,那么我们就应该坦诚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勉强自己接受。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说“不”。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但要知道,如果我们勉强自己接受,那么我们就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孰大孰小孰轻孰重,难道还不清楚吗?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就不要向别人作出任何承诺,要知道诚信比面子更重要。一个成熟稳重优秀值得信赖的人,一定不会轻易许下任何承诺。

  (三)不要轻易求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难关和挑战,而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往往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但我们要认识到,求助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它不仅涉及到我们自身的尊严和自尊,也关系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特别当人处于低俗时,更不要去轻易求人,正如稻盛和夫所言:“当你落魄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求人,因为没人会帮你的,这就是人性,一个人没有了价值,就像掉了牙齿的老虎,狗都嫌。”为此,我们不要轻易求人。当然,并不是说要大家不要去求人,而是要我们尽量依靠自己,不轻易去求人。俗话说,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求人很难,也很苦,我们能不求人就尽量不要求人,频繁求人会让人瞧不起,也会让人厌烦; 时间一长,还会让人对我们失去耐心和好感,并敬而远之。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整天吵着要我们帮忙,我们也会感到厌烦。轻易求人会削弱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会让自己失去奋斗和战胜困难的能力。遇到大问题,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为此我们必须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否则,永远很难堪当大任。轻易求人会让人看轻我们,别人会认为我们太懦弱、太无能,什么都不行 ,只会依赖别人。这种看法会损害我们的自尊和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人性复杂,向人求助还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真心帮助,甚至可能遭遇背叛和欺骗。人情关系往往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我们没有足够的筹码,单纯依赖他人是不稳固的,也是靠不住的。说实在的,很少有人,愿意去帮助一个对自己毫无价值的人。我们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就尽量自己解决,求人不如求己,依靠自己解决问题,能够培养我们的自信和独立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会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先尝试自己寻找解决方案,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当然,若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要心怀感激感恩,并尽力回报。正常情况下,我们尽量不要轻易求人,不仅是因为这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依赖他人会导致我们的能力退化,也会让我们欠下人情债,人情债一旦欠下,往往难以还清。如果所托非人,不仅浪费时间精力,也可能带来心理负担‌;还会影响我们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感。并且人际关系是脆弱的,会随着时间、环境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没有利用价值时,别人可能会对我们冷淡甚至疏远,我们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困境中更加坚韧和自信。人生路上,我们最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长和突破,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依赖他人‌。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滑倒自己爬,人生一世靠自己,千难万险不求人。人前都有泥泞路,心中都有万般苦,不必逢人就去倾诉,自己的事,自己去扛;自己的路,自己走好。在生命中,我们首先要把自己当别人,这是换一个角度的自我认知,意味着我们需要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理解自己的痛苦和快乐,从而减少自己的痛苦,平淡自己的狂喜。这种自我认知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其次我们要把别人当自己。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具有同情心,理解他人的不幸和需要,从而更好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如果我们能够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感受,那么我们就会更加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渡过难关。再次我们要把别人当别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不侵犯他人的隐私和权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间,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不强制他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最后我们要把自己当自己。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珍惜自己,理解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追求,我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对于工作,对于爱情,与其不得不花时间讨好别人,不如多花些讨好自己,让自己不必在社会上卑躬屈膝,也不必在爱情里委曲求全。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不要轻易求人是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准则。通过自我认知和理解他人,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和矛盾,实现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同时,珍惜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人生价值。客观来说,人生路途上需要一些外界的援助,互帮互助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德。但面对生活的风浪,与之对抗的主体还是在于自己,因为每一次的风雨都是一场磨练,玉不琢不成器,人也是如此。能自己解决的困难就不要求之于人,这应该作为一个人生原则去践行。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即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找人帮忙,那也要时刻记住外界的援助只是辅助,能否走出困境永远都在于自己。

  (四)不要强加于人。不管什么时候,也无论什么事,强加于人是不道德,不文明的。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于是就会试图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然而,这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行为往往会给人带来不好的结果。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已成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格言,其含义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自己做的事情,也不要对他人做。这句话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并体现了仁爱的精神。这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遵循的为人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人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去强加于人,孔子所强调的“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原则之一。孔子认为,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首先,我们要尽量避免伤害他人。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甚至受到伤害。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还可能使事情变得不可收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这些因素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我们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忽视了对方的独特性和感受,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会导致矛盾和冲突‌,我们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往往会引发对方的反抗和不满,长期下去,这种反抗心理会越来越强烈,最终可能导致矛盾升级,甚至反目成仇。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矛盾,破坏人际关系‌。强加于人还缺乏对他人感受和需求的尊重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行改变他人的选择和行为,往往会遭到抵制和反感。真正的沟通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永远一致,但可以通过理解和尊重他人来追求和谐共处。固执己见、强行改变他人,只会让周围的人选择沉默或隐怒,最终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协调彼此,而健康的沟通方式应该是开放和尊重的,我们要倾听他人的观点,而不是仅仅等待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稳固和谐的人际关系。现实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认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是最合理、最正确的。这种思维模式限制了我们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接受。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应该将己所不欲施于人来奉行,而应该施行推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平等对待的态度,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也是现代社会中应该倡导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它提醒我们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避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从而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思想和观点。这些不同的看法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然而,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这种行为不仅可能伤害他人,还可能阻碍我们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还可能导致关系破裂。当我们坚持己见,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时,很容易让对方感到被冒犯和不被尊重。这种紧张氛围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可能导致双方关系的疏远。为了避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我们要切实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学会倾听。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他人的想法和需求。当我们真诚地倾听他人时,我们更有可能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从而为建立共识打下基础;二是尊重他人的观点。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即使我们不同意对方的看法,也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意味着我们愿意理解并接纳不同的声音;三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策略,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减少冲突、促进合作。通过换位思考,我们能够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自如,从而建立起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当时刻牢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避免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以实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四是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我们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在交流中,我们要把自己和对方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避免使用命令或强制的语气。通过平等的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总之,尊重他人、不要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通过倾听、尊重和平等的交流,我们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因为这是非道德的、非法的,并会破坏人际关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意愿,并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充满关爱和包容,建立和谐和信任的人际关系,共同实现共赢。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不应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别人。相反,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权利,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发展和成长。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期望是基于自己个人的看法和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他人。我们可以与人共享自己的一些价值和理念,也可以给别人提供一些支持和鼓励,但我们千万不要试图左右他人的决策和生活轨迹。我们只有在相互尊重和保持开放的基础上,每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之路。我们在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也要做到“己所甚欲,勿施于人”。“己所甚欲,勿施于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它体现了一种尊重他人的态度和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对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的认识和理解,并将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不强加于人,才能切实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优化自己的道德品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不要封闭自己。封闭自己是指人刻意地将自己的人身和思想封闭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减少或不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交流,经常一个人独自行动。长此以往,有可能引发导致孤僻、懒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自我成就感和价值感低、自信心不足或自卑、免疫力低下、精力不足、容易疲劳、胆怯、适应能力下降、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后退、被动、没主见、容易轻信别人、挫折感高、幸福感低、容易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人是社会性高级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一个整体,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开放交友,才能广聚能量、多得助力。有言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你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让别人怎么走进你的生活?怎么和你沟通交流?我们需要交友,与人坦诚相待,简易的表露一些自己的心境,吸引一些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与你齐头并进。如果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别人不了解我们,会认为我们讨厌他们,这样关系自然不会太深,慢慢的,我们周围的人都不敢与我们靠近,自然就没办法走进我们的心,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封闭。人不能封闭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无法逃脱墒增定律,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人的能量一直在流失,不只是衰老,要对抗这种能量流失,就必须要引入其他能量。所以,我们不能封闭自己,而要与他人、自然和社会交流,我们只有不断地吸收周围的能量,才能使得自己能量旺盛,也就是精力充沛,不会憔悴沧桑。这个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们要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亲戚、要走进他人、走进大自然、走进爱社会。不要因为怕别人议论而封闭自己。要知道,有人议论你说明别人还知道你,要是没有任何人议论你,更没有人来关心你,那你就是自我封闭了,这是拒绝与别人的交往的结果。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当今社会,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我们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不以失为忧,不以得为喜,人生就可时时安乐。我们要努力顽强的生活,尽管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规律。没有人能免得了孤独,与其逃避它不如去面对它。孤独并不是一件那么糟糕的事,与嘈杂相比,孤独显得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自得。一个人的世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人生路上不可能时时阳光相伴,不可能处处风平浪静,如果改变不了事实,那就改变我们的心态吧。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但不管怎样,我们不能封闭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风雨是躲过去了,但阳光也照不进来。自我封闭的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面对挫折我们千万不能自我封闭,放纵自己,我们试着清空自己的心态,尝试走出去,人生只有走出去才会有路! 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圈子内,对自己、对社会都没有好处,封闭自己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1,导致孤独和孤立。封闭自己会使人失去与外界的联系,这不仅会让人感到孤独,还可能导致孤立无援的境地。2,拒绝帮助的机会。在困境中,封闭自己意味着拒绝外界可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这种态度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3,思维迟钝和决策失误。长期封闭自己会导致外界信息渠道变窄,消极情绪滋生,思维变得迟钝,从而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策。4,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封闭自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幸福感,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5,生活缺乏动力和进取心。长期封闭自己可能导致人失去上进心和进取心,生活变得懒散,缺乏自我成就感和价值感。6,人际关系恶化。封闭自己会导致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缺乏信任和沟通,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7,自我认知的局限。封闭自己会限制个人的视野和认知,使人难以接受新知识和经验,从而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8,导致身体和精神的健康问题。长期封闭自己可能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如免疫力下降、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由此可见,封闭自己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努力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与他人交往,接受外界的帮助和支持,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我们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注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并大胆表现它的美好和幸福。自我封闭是一种拒绝获取知识和适应变化的行为,它源于恐惧、自我怀疑和对新事物的不确定。而打破封闭,需要克服心理障碍,通过持续学习和拓展人脉来增强适应能力并开阔视野。保持开放态度和好奇心,才能适应社会流变并抓住机遇。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我们就要多交些朋友,多开展些社交活动。我们永远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始终保持好奇心,对新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渐渐的你会发现,在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新的机遇和乐趣。(未完待续)

  2025年元月2日作于调研途中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上一篇:熊绍君:努力不会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