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君:做人必须把握好的几个要点(十一)

  三、要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它涉及不计较他人的过失,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有度量去原谅或忽视别人的错误。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他人的宽恕上,还包括对自己的宽恕。宽容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种宽广的胸怀。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比天空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宽广的胸怀。只有大的胸怀,才有高的境界;有高的境界,才能干大的事业。宽容是我们自爱、自信的表现。拿得起,放得下,是一份从容,是力量的标志。当然,能真正做到宽容的,是那些心地善良、富有爱心、胸怀豁达、志趣高远的人,是那些有良好修养的人。而对那些心胸狭窄、鼠目寸光、惟利是图、唯我独尊的人谈宽容,便没多大作用。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文明社会,文明社会包括丰富的物资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只要我们大家加强道德学习,加强人格修养,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建立和谐社会便不是一件难事。在现代社会,广阔的生活舞台上,宽容成为人们心灵的必需品。人们总是忙忙碌碌,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常常会产生诸多烦恼与不快。然而,宽容的胸怀,能让我们在纷扰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宽容是一种美德,不仅是对他人行为的宽厚,也是一种自我救赎。想想那些在生活中经历的磨难与不快,与其斤斤计较,不如放下负担,让心灵轻松。宽容不仅是一种对待他人的态度,更是我们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解脱。当我们选择宽恕往事,那些曾经的伤痕便在不知不觉中愈合。宽容的真谛,就是让苦痛真正成为过去。宽容的力量在于,它让我们从仇恨与不快的牢笼中逃离。在生活中,面对那些让人头疼的事,我们是否能做到不再琢磨、反复咀嚼,或是把过去的苦涩一笔勾销?每个人都有被误解的时刻,能否选择理解与包容,就是对自我素养的考量。这不仅能增强内心的力量,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生活的哲学在于放下。我们常常会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高墙,保护自己不再受伤。然而,这反而让我们在无形中被困住。心灵的宽容意味着放下执念,让过去的悲伤随风而去。时光如书,积累的不只是岁月,还有智慧。只有在宽容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想象一下,当我们宽容地对待失意的时刻,反而能在其中发现生活隐藏的美好。面对失去,淡然处之;面对得到,心存感激。宽容让我们的内心视野更加开阔,也让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链接。宽容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胸襟情怀。宽容代表了一种宽广、广博的胸襟和情怀,能够包容和容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行为。2,和谐共处。宽容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因为它减少了冲突和敌意,促进了理解和合作。3,心理成熟。宽容象征着心理成熟,能够理解并接受人性的缺陷和不完美。4,爱心与坚强。宽容背后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是一种善待生活和他人的境界。宽容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质,也是一种社会美德,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一个人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就容易生气,闷闷不乐,斤斤计较。而当我们胸怀宽广时,我们就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宽容别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保持乐观,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仁者无敌”。我想伟人们之所以伟大,首先在于他们有宽广的胸怀。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才有了“刎颈之交”和赵国之强;诸葛亮宽容了周瑜,才有了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中国共产党发动组织了全国统一战线,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老师只有宽容了学生,才能想出更好的教育方法,才会享受到“桃李满天下”的芳香;父母宽容善待每个孩子,使孩子有了好的成长氛围,才有了最终成才成长,才有了国家和世界的未来。我们要深切地理解每个人,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立足本岗,着眼全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样,我们就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为人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总之,要能容人。特别要对误解和伤害过自己的人表示谅解,学会把对手看作朋友,这是最高境界的宽容。美国的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他一直努力把敌人变成朋友,他曾非常幽默地说:“将对手和敌人变成我的朋友,难道不正是消灭我的敌人吗?”这是何等的境界!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会成为我们潜在的朋友甚至是帮手,为此作为一名领导要有包容的雅量,古往今来,有多少贤君明主怀着一颗包容的心,成就了千秋伟业,在历史上传为佳话。正如美国林肯所言,只有包容政敌曾经对自己的伤害,不计前嫌,才能成就一番伟业,公子小白作为齐国国君不计一箭之仇,任用曾经射杀过自己的管仲为相,最终富国强兵。正是他有包容之心的表现,正是齐桓公有包容的雅量,不计前嫌,才会听取鲍叔牙的建议,才会得到管仲这一贤才,才赢得民心,才成就了齐国伟业。不仅齐桓公如此,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帝王因有包容雅量而造就伟业。唐太宗包容魏征的直言进谏,武则天包容了骆宾王的无端指责,才有了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他们之所以流芳百世彪柄千秋都是因为他们的包容雅量。包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与指责,才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兴旺,造就盛世,走向成功。萧寒在他的《领导要有容人的雅量》一文中指出了六大容人之处:即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个性、容人之过、容人之功和容己之仇。容人在于容己,俗话说:心有多宽,路有多广。他还说:“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容忍的人数越多,获得的尊重和爱戴就越广,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其实,岂只是当领导干部的应该做到这样,这容人的六个方面,我们平头百姓不也应该做到吗?那种总是不能容人却要求别人容己的想法能是不现实的。我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怒气,心平气和地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这样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别人的错误大发雷霆,实际上是我们的错误。成功需要宽容,在赢的道路上不需要仇恨,只有理解才能带来更多机会;要着眼于未来,放下烦恼。曾经发生的许许多多不快乐的事就不要重提,重要的是未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我们打算用忿恨去实现或解决时,我们不妨用宽容去试一下,或许它能帮我们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切忌得理不让人,而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把退让、迁就也当作是一种宽容,当作是与人相处的最好方法。于是,我们就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退让、迁就,把自己的地位与做人标准都放弃了,那样,我们就对别人的错误一味地迁就,导致更大的错误发生,同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主宰自己的能力。在宽容别人的同时,我们还要宽容自己。人非圣贤,总会出现一些失误与差错的。只要能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并不断地去克服或纠正之,使自己的德行符合规范,我们就不必对自己太苛刻、太自责。否则,就会给自己增加心理上的压力和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所以,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当可以宽容时,就多一些宽容吧,为了他人,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相信在更多的宽容中,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宽容的核心在于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性格、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多样化共处与合作。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而是在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同时,容纳别人合理的意见,维护个人创造性并保持集体合作。‌宽容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建议提出的基础与依据,使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消除阻碍和对抗,提高效率。在社会交往中,宽容能够缓和冲突,化解矛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宽容的实践需要技巧和原则。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容忍,而是在理解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积极防御和退让。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体现了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的策略。宽容也需要技巧,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而是为了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或说宽恕别人的冲动给人留存空间和余地。

  我们如何来做到宽容大度?要做到宽容大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自己开始。宽容自己,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爱和关注。2,‌理解与接纳‌。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接纳对方的观点。理解是宽容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对方的立场和想法,才能释然心情,从容应对‌。3,学会放下。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当下,专注于未来。4,‌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差异。在人际交往中碰到摩擦时,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将心比心,这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关爱‌。5,‌尊重差异,学会倾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存在方式,不强求他人,不强加观点。学会倾听,发现他人的优点,摘掉有色眼镜,宽容对待他人的不完美。倾听长辈的教诲,感受友谊的珍贵,汲取经验共同进步。同时要宽容对待他人的不完美‌。6,‌自我认知与反思‌。了解自己的情绪触发点,反思过往计较的经历,从这些经历中吸取教训,提醒自己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换一种更宽容的方式应对‌。7,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比如不计较一些琐碎的事情,慢慢地扩展到更重要的场合和事情上。 8,保持内心的平静。保持平静的内心状态,不轻易被情绪左右,这有助于更理智地看待问题。9,寻求帮助。如果感到困难或者无法做到宽容大度,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师或导师。10,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他人的错误和伤害时,学会冷静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理性的方式去处理问题。11,培养爱心。爱心可以让我们更加关心和关注别人,从而减少对别人的冷漠和忽视。12,学会沟通。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13,保持乐观。乐观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14,学会感恩。感恩可以让你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从而减少对别人的嫉妒和不满。15,‌正确区分宽容与纵容‌。宽容不等于纵容,保持对事物的认知和底线,不过分迁就,也不过分退让。保持对自我的热爱和尊重‌。16,‌改变思维方式‌。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不要总是聚焦于别人的错误,而是把这些经历当作成长的机会。尝试用宽容的方式处理问题,比如微笑、谅解的话语等‌。17,‌实践与锻炼‌。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给自己创造锻炼的机会,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帮助不同的人过程中,学会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及其行为。经过多次实践,逐渐形成宽容豁达的心态‌。18,学会主动疏导愤怒。愤怒时,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放松一下,如听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等。这些都能帮我们忘掉愤怒,学会宽容。 19,放松身心多运动,多休息,让身体和精神处于一种积极的健康状态。减少压力,放平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和多变的环境。20,面对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时调整心态。当内心被负面情绪占据时,尝试消解转化这些情绪。否则不仅内心世界灰暗无光,还会影响容貌和身体健康。通过以上二十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逐步学会宽容大度,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宽容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温暖着自己。生活的曲调中,宽容是那首动听的旋律,让我们的生命奏出和谐的乐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如意时,记得微笑着面对,在心底默念宽容二字。每一步的释然,都是对生活状态的一次升华。宽容让我们在生活的大海中乘风破浪,让我们的内心始终保持一份和煦的气息。人活于世,唯有学习如何宽容,才能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保持镇定与平和。生活如同大海,波浪翻滚起伏,但只要我们用宽容这艘小舟去航行,便能跨越无数的波涛,看到更广阔的天空。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痛苦和快乐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我们内心的一时执念。当我们过于执着于某种想法或结果时,就会感受到痛苦;而当我们放下执念,内心就会变得平静和自在。这种执念往往让我们看不见自己的真实需求,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觉得美好,从而陷入无尽的追求和痛苦中。南怀瑾先生也曾指出,正确的执着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但错误的执着则是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因此,学佛本是一件好事,但不应过度执着,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如果我们能够放宽心态,顺其自然,保持一颗安闲自在的心,就能够摆脱执念的束缚,活得更加轻松和自在。让我们学会放下,让内心的宽容,如泉水般滋润彼此的生命。这不仅是对他人的爱,也是对自己的爱。生活中,宽容与释然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那份淡然,从而拥抱更加光明的未来。

  四、学会放松

  做人的放松,主要指的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从容,以及身心的舒缓与自在。这种状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放松是一种向内的生命整体状态,表现为松静自然、灵明通透。在高度放松的时候,内在的生命力量会自动呈现出来,并沟通自然的能量,与之融为一体。放松能使人心灵更为清晰,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去应对问题。这种状态不是懈怠,而是将重心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让内心的海洋波澜不惊。放松意味着放下和松弛,可以通过慢下来、停下来,聆听自己的心声,享受生命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使自己的身心的舒缓又自在。这种状态有助于认知自己,达到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放松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松弛,如肌肉的放松,还包括心理上的释放,比如放下担忧和执着,减少对某些生活标准或道德标准的过度要求。当感到过分紧张、烦恼、害怕时,我们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或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的身心放松,追求平淡生活。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在工作中,都应该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应该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更应该去向往那种平淡的生活,这样的心态才真正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而且,我们要坚信,并不会因为我们追求平淡就让生活变得平庸。我们对自己不能过分地苛求,但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且抱负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目标过高,实现不了就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使自己终日忧郁;我们也不能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近乎吹毛求疵,这样受害的也是自己。我们要学会放松,不为抱负所累,为了消除挫折感,则应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稍有提前量,不努力达不到,尽心尽力能够超,心情自然就会舒畅了。

  为什么要学会放松?学会放松到底有什么好处即重要性。学会放松是对身心的保养,是一个人快乐和健康的保证。通过放松,可以减轻身体的重负和无形的压力,获得身体的轻松和心灵的愉悦。在生活中,放松能够帮助人们保持淡定的心态,力戒紧张焦虑,力戒慌里慌张,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放松的具体表现和好处:1,‌心理调节‌。放松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焦虑。通过放松,人们可以重新收集力量,避免因为当下的困难而耗尽所有力气,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2,‌情绪管理‌。放松有助于管理情绪,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导致情绪波动过大。保持松弛的状态,可以让人们更加淡定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避免内耗,达到内心的平衡‌。3,‌提高效率‌。适当的放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松弛感能够让人们在处理事情时更加从容不迫,找到自己的节奏,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导致的效率下降‌。4,放松有助于身心健康‌。适度的放松可以有效降低减轻压力和焦虑,提升注意力,并增强创造力。同时,放松也有助于减轻身体紧张程度,降低身体的应激反应,从而缓解由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身体和心理更加健康。通过冥想、瑜伽、散步等放松方式,可以降低身体的紧张感,促进身心健康‌。此外,放松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帮助大脑充分休息,提高睡眠质量,进而促进整体健康‌。5,‌放松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它能够有效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为大脑提供更佳的信息整合和创造性思考的环境,减少负面情绪的困扰。放松还会刺激身体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提升愉悦感和幸福感‌。6,‌放松能够提升生活质量‌。通过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可以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使人们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此外,放松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7,增强内心力量。放松能够让人更加接纳和疗愈自我,从而开启强大的内心。这种内心的力量有助于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8,提高生命能量。放松不仅对身体有益,还能迅速聚集“精气神”,使生命更有能量。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内心深处,充分的放松都能让人保持最佳状态。9,改善心情和减轻压力。放松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使心情变得平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人在交往中更加从容和自信。10,增强个人魅力。当一个人内心放松时,他的举止会显得更加落落大方,神情也会更加慈祥愉悦,从而增加个人魅力和亲和力。11,应对逆境。在面对痛苦和折磨时,放松心情可以帮助人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去应对,从而突破逆境。心性成熟的人会在大事前放松自己,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12,享受生活。放松是一种自在惬意的生活方式,能够让人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而不是被压力和焦虑所困扰。由此可见,做人放松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更在于对心理健康的提升和内心力量的增强。通过适当的放松,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享受更加美好和从容的生活。

  实现放松也要讲究方法,放松可以通过日常的实践来维持身心的健康状态,如通过锻炼八段锦、太极拳等回到先天去,放下后天的所有概念性的东西,进入一个清晰的感知状态。放松技巧如想象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可以帮助人们从紧张的工作或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恢复身心的平衡和活力。做人的放松是一种综合性的内在修炼,涉及内心的平和、身心的舒缓以及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提升。通过学会放松,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实现身心的健康与和谐。

  如何来做到放松?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放松自己,包括深呼吸、听音乐、运动、冥想和旅行等。‌1,‌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可以通过腹式呼吸、完全呼吸法、478呼吸法和交替鼻孔呼吸法等方式进行。腹式呼吸是用鼻子慢慢吸气,感受腹部逐渐隆起,然后用嘴巴慢慢呼出气。完全呼吸法是用鼻子吸气,使空气先后进入腹部和胸部,稍作停顿后用嘴巴慢慢呼出。478呼吸法是吸气时默数到4,屏息默数到7,呼气时默数到8。交替鼻孔呼吸法是利用手指交替按住一个鼻孔,用另一个鼻孔呼吸,交替进行有利于提高注意力‌。2,‌听音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平复心情。可以选择一些自然声音或轻音乐,闭上眼睛,专注于音乐的旋律,让自己的心情逐渐放松‌。3,‌运动‌。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释放压力,促进心肺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焦虑。我们可以选择瑜伽、慢跑、游泳等低强度的运动方式,这些运动不仅能放松身体,还能缓解心理压力‌。4,‌冥想和静坐‌。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冥想,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什么也不想,让大脑放空。可以想象一些舒适的画面,如蓝天、白云、飞鸟等,帮助大脑放松‌。5,‌旅行‌。外出旅行可以改变环境,享受自然风光和新鲜事物,帮助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悦。可以选择与朋友一起旅行,避免独自前往偏远的地方‌。6,‌深呼吸和冥想‌。通过深呼吸和冥想来放松身体和心灵。每天只需几分钟的深呼吸练习,就能有效缓解压力‌。7,‌培养兴趣爱好‌。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绘画、读书、写作、园艺等,有助于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听音乐、阅读、运动等,可以帮助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8,‌保持适度的休息‌。不要让自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适时休息和放松,避免身体和心理的过度消耗‌。9,‌专注于当下‌。不要过于关注过去或未来的事情,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和感受,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事情上‌。10,良好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创建安静、黑暗和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情绪稳定。11,减少压力。通过制定优先事项、规划时间表、寻求支持等方式来减轻压力,避免过度工作和过度焦虑。12,有意识地放松思维。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避免陷入紧张和焦虑的状态。13,社交互动。与朋友和家人交流,分享快乐和支持,减轻孤独感。14,芳香疗法。使用薰衣草等香味的空气清新剂或香草剂,帮助身心放松。15,照明选择。使用柔和的黄色灯光或蜡烛,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16,穿着舒适。选择宽松、舒适、柔软的衣物,减少身体紧张感。17,倾诉与倾听。找个人倾诉,即使不能感同身受,也能在倾诉过程中舒缓情绪。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有效地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五、学会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是指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当前的情境、任务或情绪中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这种心理过程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分散他人的注意力。一定的情绪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的。当感到情绪糟糕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在生活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睡眠或看电视等,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转移注意力是一种心理技巧,是有意识地将我们的思维和关注点从某事物转向另一事物。当我们需要减少对焦虑源的关注,或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在某一任务上时,转移注意力尤为有用。例如,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时,他可能会选择做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或绘画,以此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紧张感。需要注意的是,转移注意力并不意味着逃避问题,而是通过短暂的分散注意力,来调整心态和情绪,以便更有效地面对挑战。

  为什么要转移注意力?人之所以要人转移注意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避免心理痛苦。当人们长时间专注于痛苦的事情而无法解脱时,可能会导致内心与现实生活脱节,进而产生心理疾病如心理超负荷、焦虑症、抑郁症等。转移注意力可以帮助人们放下心理包袱,淡化或忘却痛苦,从而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2,应对任务变化。任务的变化也会引起注意力的转移。例如,当人们完成一项任务或者任务出现变化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随之转移。3,适应场景变化。场景的变化同样会导致注意力的转移。例如,正在看书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喊叫,注意力就会从书本中转移到外面的声音上。4,调节情绪。情绪的变化也是导致注意力转移的原因之一。当人们感到焦虑或兴奋时,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通过转移注意力,可以改善情绪,使心理更加健康。5,提高效率。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当人们专注于某件事物时,往往会忽视旁边的事物。通过转移注意力,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注意力资源,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6,防止情绪泛化。当人们遇到逆境时,如果一味地沉溺于否定情绪中,可能会使身心受到伤害。转移注意力可以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帮助人们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7,增进积极情绪体验。通过参与新的活动,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人们感到快乐和满足。转移注意力不仅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还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节方法。

  如何来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找到能够吸引我们注意并能带来积极情绪的事物。转移注意力的主要方法有:1,改变注意焦点。通过分散注意力,例如听音乐、看电视或进行其他活动,来减轻对特定情境的关注。2,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如运动、旅游或阅读,以转移不良情绪。3,改变环境。如果感到无法集中注意力,可以尝试改变环境,去一个新的地方,到新的环境中去,或者在家中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如散步、旅行或更换工作场所,以减少外界刺激对注意力的影响。4,行动转移。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例如通过运动或从事积极的活动来释放压力。5,心理沟通和交流。多与朋友或家人进行心理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以减轻心理负担。6,有意识地转移。在做完一件事后,主动开始另一项任务,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高效。7,专注于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尝试慢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8,进行身体活动。运动如散步、跑步、瑜伽等,有助于释放压力,提高注意力。9,做一些有趣的事情。阅读、看电影、听音乐等,以转移注意力。10,规划任务。将待完成的任务列出来,逐一完成,以保持专注。11,采用番茄工作法。将工作时间分为25分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每完成一个周期后进行短暂休息。12,冥想。通过冥想练习,学会集中注意力,提高专注力。13,分心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做运动、听音乐、看书等。14,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15,目标设定。设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集中精力完成任务。16,积极思考。当感到分心或陷入消极情绪时,可以尝试积极地转变思维或设定目标。17,与他人共度时光。打电话问候或亲自拜访亲朋好友,陪宠物玩耍等,通过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18,兴趣法。将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活动上,如体育锻炼、写作绘画、烹饪或烘焙等。19,锚定法。通过放松心情,将注意力转移到某处或某种特定动作,如腹式呼吸。20,调换消遣方式。更换到较为放松的环境去消费消遣,如从嘈杂的办公室到安静的图书馆阅读,或到咖啡馆去喝咖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压力、焦虑或分心时,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练习和应用。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手段,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然而,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未完待续)

  2025年2月3日作于江西南昌市

  作者简介:熊绍君,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称,为中国当代知名媒体人、著名正面思考者、激昂深度评论员、正量社会活动家、迥邃预判观察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策划创意者、倡导主推者、操作践行者。早年在省直单位供职,历任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省直机关马列理论小组成员、省政府新闻网(报)社长兼总编,后至中直单位工作,先后供职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并担任总编、总监、主编等职,现为中央直属主流媒体频道(栏目)总监兼主编,国际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

  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及非常深重的家国情怀,还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多愁善感!他是个极富爱心怜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并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他已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今日帮扶”活动,现正在积极筹备“今日帮扶公益基金会”,他把自己有限工资和积蓄大都奉献给了弱势群体及需要帮扶的人,他要把人间大爱献给人类!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筑和乐,创造美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与追求,以“笔绘沧桑,文抨时弊;传播正量,讴歌美好;助力公平,维护权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为己任和使命,他才华横溢,能写善辩,公道正派,无私无畏,以直率敢言著称,为华夏真正脊梁与良心!他著述近六千万字,发表各类文章四千多篇,获奖一百多篇,作品散见或收录于国际国内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他现在非常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著述一万贰仟字和赋诗一至二首,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可敬可佩!他先后研读于六所知名高等学府及院所,学从三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论述深厚,观点鲜明,为国为民,已成一家之言,深受高层和网民读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