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那头的牵挂,化作千里奔赴的暖光

  4月9日午后三时的阳光,慵懒地洒在九江的街巷。一通来自都昌县中馆镇养老院的视频通话,如春日惊雷,叩响了女婿心底最柔软的弦。屏幕那端,80余岁的岳母满头银丝,五年前那场脑梗的病痛,让她的眼眸添了几分浑浊,却依旧闪烁着对儿孙的期盼。

  "亚华和细妹都来了,你……来不来?"岳母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每一个字都像细密的针脚,缝补着老人对团圆的渴望。女婿望着视频里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仿佛看见岳母在养老院的长椅上,日复一日地数着归期,将思念熬成白粥般的寡淡日子。

  没有片刻迟疑,他抓起车钥匙奔向九江站。高铁呼啸着割裂暮色,窗外的霓虹化作流动的星河,而他的心早已飞向都昌那方承载着往昔欢笑的庭院。不到两小时,当都昌站的晚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时,他已站在养老院斑驳的铁门前,仿佛看见时光长河里,无数个相似的黄昏里,岳母总在院门口翘首以盼的身影。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暖黄的灯光下,岳母浑浊的眼眸突然迸发出孩童般的光彩。她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女婿的衣角,仿佛怕这团聚的梦境转瞬即逝。大舅哥詹亚华的爽朗笑声、嫂子王细妹温婉的吴侬软语,在暮色中织就一张温柔的网,将五年的光阴轻轻抚平。

  莹莹准备的八仙桌上,糖醋排骨泛着琥珀色的光泽,清蒸鲈鱼的鲜香里飘着浙江的烟雨,都昌的腊肉与杭州的笋干在舌尖共舞。女婿与连襟詹华林碰杯时,琥珀色的酒液里晃动着三十年前那个夏夜——少年们在老宅天井里偷尝米酒,被岳父用竹枝追着满院跑的欢声笑语。

  夜色渐浓时,莹莹的车灯如萤火虫般掠过养老院的篱笆墙。女婿站在站台上,手机屏幕的蓝光映着泛红的眼眶,指尖划过那些未说出口的牵挂:岳父詹陆军在视频那头举着老花镜,执意要看看每道菜的模样;养老院墙角的野蔷薇,是否还记着去年春天孩子们围坐的场景?

  当高铁再次划破夜空,女婿忽然懂得,这世间最动人的风景,从来不是山川湖海,而是亲人眼角的皱纹里,那些被岁月酿成蜜糖的牵挂。那些跨越时空的视频连线,那些争分夺秒的奔赴,那些围坐一桌的家长里短,终将在时光长河里沉淀成永恒的琥珀,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忽然照亮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这,或许就是亲情最本真的模样——不必惊天动地,却在平凡日子里,将思念熬煮成永恒的暖阳。(詹亚华 王细妹)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