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一步优化中外人员往来 强调反对将疫情政治化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李纯)1月8日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来,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优化中外人员往来。新政实施后,出入境人数有何变化?新变异株会否引起新一轮疫情?采取对等入境限制措施又有何考量?在13日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回应与解读。

 

1月13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就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出入境人数增长近半

“乙类乙管”实施以来,中国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有序恢复的态势。据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1月8日至12日,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49万人次,较“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前上升48.9%,是2019年同期的26.2%。

刘海涛还表示,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135.1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29.4%。其中,普通护照申请35.3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89.8%。往来港澳台的证件签注申请99.8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47.6%。

国际航班近期也呈现增长态势。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孔繁伟表示,本周国际客运航班预先飞行计划数量为563班,通航国家63个,分别恢复至疫情前的6%和87.5%。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国际航空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预计国际航空运输生产将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孔繁伟说。

保留登机前48小时核酸检测等措施

实施“乙类乙管”后,中国对来华人员取消了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入境后集中隔离等要求,但仍保留登机前48小时核酸检测等措施。

为何保留相关措施?是否会对人员往来产生影响?回答中新社记者相关问题时,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表示,“乙类乙管”不是乙类“不管”,“我们要防的是病毒的跨境传播,我们要便利的是人员跨境流动”。

她指出,要求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是为了确定旅行者没有受到病毒感染,也是确保其旅途更加安全,防止病毒扩散。落地后,海关对有症状或申报异常人员进行抗原检测,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如果旅客本身没有什么症状或者没有被病毒感染,这些措施对他们的旅行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吴玺说。

XBB未引发中国本土疫情

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截至1月10日,全球已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重组体72种,其中主要流行的是XBB及其亚分支。

据他介绍,自去年10月至今,中国累计报告XBB本土病例16例,均为XBB.1进化分支。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12日,中国监测到本土XBB感染病例仅有1例。同期,XBB及其亚分支的输入病例有33例,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

陈操指出,中国面临XBB及其亚分支的输入、引起本土关联病例的风险较大。“但就目前我们国家监测的数据来看,XBB并没有形成本土流行。”

入境措施调整后,变异毒株一旦传入中国,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疫情?

陈操对此表示,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感染具有免疫记忆,即使出现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对于脆弱人群、高风险人群,可能出现因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而造成的感染甚至二次感染。

反对将疫情政治化

中国宣布实施“乙类乙管”后,许多国家对此表示欢迎,对中国的抗疫政策抱有信心。也有少数国家罔顾科学与事实,单独对中国采取入境限制政策。中方对此采取了相关对等措施。

吴玺指出,没有哪个国家会允许其他国家对自己实施歧视性政策。中方对这些国家采取的对等措施,是为了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之间人员的正常往来。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尽早取消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确保两国关系积极发展。

刘海涛也表示,少数国家针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过度和歧视性限制措施,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已采取对等措施。“各国的防疫管理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有歧视性做法,不应影响国际间正常的人员流动和交流合作。”

“我们理解各个国家采取合理的防疫措施,”吴玺说,“我们反对的是采取歧视性的做法或者是把疫情政治化。”(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欧联华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eztchdzx@163.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